劉霞
摘 要:師生情感源于師生間的相互了解、認識,是師生之間相互需要的關系的反映。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往往是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之上的。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師生情感優(yōu)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師生情感;優(yōu)化;溝通;情感交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地上。”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情感的巨大作用。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而產生的心理體驗。師生情感也就是指老師與學生相互之間對對方所持的態(tài)度的體驗。情感是一種強大的內驅力,積極的情感可以推動學生掌握知識,追求真理,成為學生克服困難的巨大動力。
從情感的起源看,認識過程是產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礎。師生情感源于師生間的相互了解、認識,是師生之間相互需要的關系的反映。如果教師能不斷地滿足學生的需要,符合學生的愿望,就能引起學生肯定性質的體驗,使他們產生“愛老師”“愛上他的課”等積極的情感,反之則產生相反的結果。
由此可見,學生對老師產生何種情感,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滿足學生的某種需要。那么,如何滿足學生的需要且優(yōu)化師生情感呢?
一、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教師要塑造人類的靈魂,就必須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見識的增多,學生的情感特別是高級的社會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他們已具有了初步鑒別真善美、假丑惡的能力。受學生監(jiān)督著的教師的一舉一動必須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符合學生的愿望。以德樹威,以才樹威。另外,作為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育人意識,面向全體學生,熱愛學生?!皼]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的至理名言。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滋潤學生心田的甘霖。在教師的教學能力、專業(yè)水平基本等同的前提下,學生更青睞于態(tài)度和藹可親、充滿師愛的教師。因為愛能溝通情感,它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需要。學生如果經常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對他個性的尊重,便會激發(fā)出積極健康的情感,從而使師生關系更融洽。當然,愛不是無原則的,它必須與嚴格的要求相結合。
二、充分利用教學活動溝通師生的情感
教學活動是師生最直接的共同的活動,也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的極好時機。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應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群體中的一員,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使教師和學生能在相互理解、相互溝通的心態(tài)下進行教和學。我們使用的教材,特別是語文教材中,有著動聽的故事、優(yōu)美的語言、進步的思想,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內容,運用豐富的情感、流利的語言、清晰的分析,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學得輕松。教師與學生的情感的琴弦為教學內容所撥動,引起情感的共鳴,最大可能地發(fā)揮情感的效用,師生情感也得到了細致入微的交流。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非言語性媒介來傳遞情感,如給學生送去親切的微笑,遞上贊許的眼神,作出肯定的手勢,將動作、語調和神態(tài)恰當配合。久而久之,必使學生的情感處于愛學習、要學習的良好心境狀態(tài),而良好的學習心境,將使學生精神振奮,發(fā)揮積極性,努力克服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增進師生的友情
師生情感的加深,在于相互間了解的深入。師生課外活動交往是課堂交往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補充,其效果也往往是師生課堂交往所難以替代的。課外活動交往中,師生具有大致相同的自由活動余地,克服了課堂上師生主從關系的地位差別,教師和學生在更加平等寬松的氣氛下接觸,這樣的接觸更充分、更自由,這是課堂上無法比擬的。在活動中,教師既是活動的領導者,又是活動中的普通一員。如在校運會上,教師到場助威,成為一名觀眾,一名拉拉隊員。獲勝時和學生一樣歡呼雀躍,擊掌擁抱;失利時和學生一樣捶胸頓足、吶喊鼓勁。讓學生明白,老師同他們一樣有喜怒哀樂,同他們一樣關心班集體的每一件事。這樣,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無拘無束且十分迅速,往往能形成情感的共鳴。
四、創(chuàng)設產生良好情感的情境
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和完成的,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創(chuàng)設或安排產生良好情感的情境,引導學生產生某種情感體驗,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的重要一環(huán)。例如,為了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美感,一方面進行美學知識的傳授,使學生掌握審美標準和審美技能,另一方面還必須布置符合美的要求的校園環(huán)境,讓他們身臨其境,耳濡目染,進行審視、欣賞和體驗。特級教師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法也正體現了這點。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產生了教師所預期的積極的情感,師生間的情感便會得到升華。
實踐證明,“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往往是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之上的。缺乏情感的教育就像離開“肥沃的土地”的“種子”,又怎能茁壯成長,結出豐碩的果實呢?
參考文獻:
[1]王坤.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小作家選刊,2017(2).
[2]班積桃.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J].中外交流,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