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尹祏
【原文】
明者處事,莫尚於中,優(yōu)哉游哉,與道相從。首陽為拙;柳惠為工。飽食安步,在仕代農(nóng)。依隱玩世,詭時不逢。是故才盡者身危,好名者得華;有群者累生,孤貴者失和;遺馀者不匱,自盡者無多。圣人之道,一龍一蛇,形見神藏,與物變化,隨時之宜,無有常家。
【譯文】
明智的人,他的處世態(tài)度,沒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貴的了。看來從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齊這樣的君子雖然清高,卻顯得固執(zhí),拙於處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論治世亂世都不改常態(tài),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飽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隱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謙退,過隱者般悠然的生活,雖不迎合時勢,卻也不會遭到禍害。道理何在呢?鋒芒畢露,會有危險;有好的名聲,便能得到華彩。得到眾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馀地的,不會匱乏;凡事窮盡的,立見衰竭。因此圣人處世的道理,行、藏、動、靜因時制宜,有時華彩四射,神明奧妙;有時緘默蟄伏,莫測高深。他能隨著萬物、時機的變化,用最合宜的處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變,也絕不會拘泥不通。
【原文】
陰陽殊性,男女異行。陽以剛為德,陰能柔為用,男以強為貴,女以弱為美,故鄙諺有云:“生男如狼,猶恐其尪;生女如鼠,猶恐其虎?!比粍t修身莫若敬,避強莫若順。故曰敬順之道,婦人之大禮也。夫敬非他,持久之謂也;夫順非他,寬裕之謂也。持久者知止足也,寬裕者尚恭下也。夫婦之好,終身不離房室周旋,遂生褻瀆。媟黷既生,語言過矣。言語既過,縱恣必作,則侮夫之心遂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者也。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不能不爭,曲者不能不訟,訟爭既施,則有忿忿之事矣,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侮夫不節(jié),譴呵從之;忿怒不止,楚撻從之。夫為夫婦者,義以和親,恩以好合。楚撻之行,何義之有?譴呵既宣,何恩之有?恩義俱廢,夫婦離行。
【譯文】
陰和陽的特性各是不同的,男女的行為也應有別。陽性以剛強為品格,陰性以柔弱為表征,男人以強健為高貴,女人以柔弱為美麗。所以諺語說:“生兒子像狼一樣,還怕他軟弱不剛;生女兒像老鼠一樣,還怕她像老虎一樣兇猛。”然而女人修行沒有比恭敬更重要的了,避免過于剛強沒有比柔順更重要的了。所以說恭敬柔順是做女人的最大禮義了。恭敬不需要其它什么,就是要能持之以恒;柔順不需要其它什么,就是要寬恕裕如。長久保持恭敬的人,知道適可而止,寬恕裕如的人,善于恭敬居下。夫妻間過于親密,終生不分離,在室內(nèi)周旋,這樣時間越長,容易產(chǎn)生輕慢褻狎。輕褻的事一經(jīng)發(fā)生,話語就會超過一定分寸。話語過分了,放縱恣肆便會產(chǎn)生,這樣侮辱丈夫的想法就會滋生,這是因為不知道適可而止的緣故?。∈虑橛星兄?,言語有是有非,直的一方不可能不爭論,曲的一方不可能不辯駁,爭論辯駁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會有憤怒情緒,這是因為不知道恭順地處于低下地位的緣故??!侮辱丈夫不加節(jié)制,便會緊接有譴責呵斥隨后,憤怒的情緒不停止,就會緊接有鞭打杖擊隨后。作為夫妻,本應以禮義相互親善和睦,以恩愛相互親密合作。鞭打杖擊,哪里有什么禮義存在?譴責呵斥,哪里還有恩愛存在?禮義恩愛都沒有了,夫妻也就要離異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作為一個君子,應該用寧靜專一來修養(yǎng)自己,用節(jié)險來涵養(yǎng)品德;如果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有清明高尚的志向;如果不寧靜謙虛,就不能夠窮極遠大。為學一定要寧靜致志,除了有天生的稟賦之外,還必須努力學習。因此,不努力學習無法增廣才智,不立志無法成就所學。人若是怠惰了,就不能奮勉精進;若是兇險急躁,就不能化惡向善、成就德行。年華隨時光消逝,上進的意志也隨著時光遠去,終至一無所成,很可悲地守著敝陋的屋舍,那時后悔也來不及了。
劉仁常 第十二屆中國鋼筆書法大賽成人組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