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璋
摘要:人們對于真、善、美的追求從未停歇過,毛主席一九五七年的《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們歷來不是講真善美嗎?真善美的反面是假惡丑。沒有假惡丑就沒有真善美?!蓖嘎冻鰧τ谡?、善、美這一理想的無限向往,并將其看作是生活、做學問、藝術創(chuàng)作等的終極追求。舞劇《白毛女》的產生距今已有半個多世紀,且是一個典型的文藝為政治服務的產物,但無論是歷史的向前推進,還是政治的無情改造,都沒有使作品中真、善、美的寶貴品質泯滅。
關鍵詞:芭蕾舞劇;《白毛女》;真;善;美
中圖分類號:J7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099-01
一、源于生活的“真”
芭蕾舞劇《白毛女》由編導胡蓉蓉、林泱泱等根據(jù)同名歌劇改編而成,由上海市舞蹈學校首演于1965年,即同名歌劇首演20年之際,經常被人們拿來與建國十五周年首演于北京的《紅色娘子軍》相提并論,并稱為新中國舞劇發(fā)展史上的“一紅一白”。歌劇《白毛女》是根據(jù)1940年流傳在晉察冀邊區(qū)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故事加工改編而成。舞劇在此基礎上,對劇中人物的性格有所改動,使全劇的故事情節(jié)更具張力:楊白勞之死由服鹵水自殺改為被地主黃世仁及管家穆仁智暴打致死;主人公喜兒,也不同于民間傳說中軟弱的形象,而是初而為父報仇,終而奔赴前線的有血有肉的貧苦女性。白毛女的故事家喻戶曉,編導以這一故事為藍本進行的舞劇創(chuàng)作,真實地反映出了那個黑暗的時代地主對于貧苦人民慘無人道的剝削與壓迫,以及農村地區(qū)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戰(zhàn)士“解放”后農民們的幸福生活,運用芭蕾舞的方式對那個年代底層人民的不幸與苦難作出正確而深刻的揭示。
二、亙古不變的“善”
舞劇《白毛女》將地主黃世仁與其管家的丑惡行徑暴露于舞臺之上,以“這一個”地主形象映射出那個時代普遍存在的階級壓迫與斗爭,揭露出地主階級對于貧苦人民的無情壓迫與剝削,及其慘無人道的行為所導致的悲劇一年方二八的喜兒美麗天真、勤勞純潔,與父親相依為命,但由于黃世仁的無情逼迫,父親慘死,純潔美好的喜兒遭到殘酷虐待,由人變成了“鬼”。舞劇雖然以地主階級的丑惡行徑所造成的悲劇為線索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但其目的并不僅限于此。編導并沒有讓觀眾停留在對舊社會地主階級惡行的深惡痛絕,對命運不公的憤憤不平,及對未來生活的絕望之中,而是旨在通過黃世仁這一惡的形象突出楊白勞一家以及大春等人的善良、正直與純真,通過喜兒由“鬼”變成人的美好結局,傳達出“善定勝惡”的價值觀。
劇中一個令筆者記憶十分深刻的畫面便是在全劇的尾聲部分:背景屏幕中一輪紅日緩緩升起,象征著美好的新生活與人民群眾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萬丈光芒照耀在大春與喜兒的臉上,灑落在中華民族人民群眾的心上,他們露出了善良、純真的笑容。
三、內外兼修的“美”
有道是,“構成舞蹈作品內容美的要素是真與善,是真與善的統(tǒng)一?!钡魏我徊克囆g作品要想成為億萬斯年的經典只有美的內容是不夠的,而舞蹈恰由于其以人體為物質載體的特殊性,使得它對于形式美的追求更甚。從動作本身來講,編導們在中國芭蕾“三化”(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思想指導下,大量吸收中國古典舞、民間舞的動作素材,將其與芭蕾舞的動作運動規(guī)律進行了較好的融合,由此產生了許多至今依然為人津津樂道的經典舞段,如序幕中表現(xiàn)農民被無情壓迫與剝削的群舞舞段“受壓迫舞”;喜兒在年關之夜于家中等候爹爹時與四位同齡姑娘共舞的“剪窗花舞”;喜兒由人變成鬼后在漆黑的深山老林中獨自進行的“四季轉換舞”等。從音樂的角度來講,作曲嚴金萱保留了歌劇中一些經典的、家喻戶曉的唱段,極大地緩解了舞劇在敘事方面所遇到的難題,且音樂的跌宕起伏、慷慨激昂極大地調動了觀眾的情緒,使觀眾沉浸于舞劇的表演中,隨著劇情的起承轉合與編導和演員一同感受屈辱、悲憤、喜悅等情緒。
舞劇《白毛女》的創(chuàng)作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是中國芭蕾在革命化、民族化、群眾化的探索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式的經典之作。
四、以今人之心度時代經典
誠然,即使是經典,也會有瑕疵,雖是大浪淘沙,卻也難免時代的印跡。站在半個多世紀后的今天來回顧這部舞劇,會發(fā)現(xiàn)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拋開為政治服務的出發(fā)點不論,單從舞劇的創(chuàng)作來講,劇中多次出現(xiàn)的暴力場面與啞劇動作乃其不足之處。序幕中管家鞭打長工的場面、第一場中黃世仁與穆仁智對楊白勞的暴力場面等觸目驚心,雖是劇情發(fā)展的需要,但是否可以進行更進一步的美化與藝術化?再說劇中為滿足敘事需要出現(xiàn)的大量啞劇化的舞蹈動作,也是我們今天的舞蹈編導們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應極力避免的。
五、結語
當然,對于經典作品我們還是應當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待,牢記它們的歷史地位與成就,并包容其不足之處。舞劇《白毛女》符合芭蕾舞劇中女性獨占半邊天的傳統(tǒng)編排方式,結構嚴謹,動作規(guī)范,情感真摯充沛,在政治方面達到歌功頌德目的的同時,在藝術方面亦有極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