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琳
摘要:作為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的詩歌受佛教思想影響頗深。仕途之路的不順, 加之友人的引導, 堅定了姚鼐的求佛之心。佛教思想反過來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了思想基礎,尤其體現在佛禪山水詩和古文創(chuàng)作理念中。
關鍵詞:姚鼐;詩歌;佛教思想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405
清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最為鼎盛的時代。清政府采用“多元化統治”,通過寬松的宗教環(huán)境來統治民眾,一時間儒釋道三教合流。作為桐城文派的代表人物,姚鼐受到佛教思想影響頗深,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產生了影響。
一、姚鼐的佛教思想
1、人生經歷的影響
姚鼐生于桐城官宦書香之家,自小便有超然之志,師從劉大櫆學習古文。但他的科舉之路并不順利,經歷了五次禮部會試的名落孫山,直至姚鼐三十歲時,才最終進士取第,授庶吉士。
為官后的姚鼐逐漸感到官場的腐敗、社會的不公和百姓的困苦。在他充任湖南鄉(xiāng)試副考官時,曾撰寫《乾隆庚寅科湖南鄉(xiāng)試策問五首》,認為科舉取士的目的在于“繼古道統,崇經術,獎德行,興起教化,勸示儒林者至矣?!盵1]130故而應選擇具有仁愛之心、正直之德,能夠真正經世致用、體察民情的人才。但正如姚鼐在《復汪孟慈書》中所言:“今世天下相率為漢學者,搜求瑣屑,征引猥雜,無研尋義理之味,多矜高自滿之氣?!盵1]295對于官場上的唯利是圖、輕浮自傲、不顧民情的風氣,姚鼐失望至極。最終,忠信質直的姚鼐決意棄官從文。
舍棄了奮斗良久的為官之路,姚鼐的心中自然苦悶。而迫于生計,姚鼐后半生一直在書院講學,生活異常清苦。與好友馬雨耕的書信中,姚鼐感慨:“八十老翁當坐受子孫奉養(yǎng)之時,而反尋錢以供子孫之用,能無為一笑乎?”[2]181精神的苦悶,生活的困苦,促使姚鼐轉求佛學,并在佛教中獲得心靈的平靜與痛苦的解脫。
2、友人思想的影響
在姚鼐的眾多友人中,王禹卿對他的學佛之路影響最大。姚鼐直言“客從茅山來,教我默自存。服氣至萬息,顧見天地根。多謝丈人意,求生固有門?!盵1]476在王禹卿的影響下,姚鼐學會了誦經念佛、默然打坐、戒除葷腥,并且勉力修心,通過不斷的內省,逐漸屏欲澄心,返求本性。同時,好友袁枚也頗好佛道,造詣頗高。姚鼐稱贊 “錢塘袁才子及禹卿,皆內耽禪悅,事佛甚精。”[1]347
如果說好友幫助姚鼐開啟了學佛之門,那么在學佛之路上,道士和尚才真正讓姚鼐擺脫塵擾,最終修成佛法。姚鼐曾拜妙德和尚為師,多次與他研討佛理。《酬釋妙德》一詩中,姚鼐感慨“愛師秉直心,啟予三昧門。”[1]503此外,寶光寺的皓清、四松庵的彌朗、慈濟寺的憨幢等僧人都和姚鼐往來頻繁,并對姚鼐的佛學思想產生了一定影響。
二、姚鼐詩歌中的佛教思想
1、山水詩中的禪意
姚鼐棄官后寄情山水,和友人訪遍名山古剎,并于其中參禪悟道。在欣賞自然山水的同時,姚鼐常將自己的禪心佛性融入其中,留下了一首首佛禪山水詩。
在這些詩歌中,姚鼐以佛家的視角看待自然山水,筆下的景象呈現出一幅幽然空明的意境。如《夜起岳陽樓見月》一詩,“高樓深夜靜秋空,蕩蕩江湖積氣通。萬頃波平天四面,九霄風定月當中。”[1]541深秋之夜,皎月當空,清風徐來,洞庭湖面一片靜寂。詩人登樓賞月,心情暢快。全詩意境清幽,含蘊豐富,可謂登臨岳陽、詠贊洞庭之佳作。
在姚鼐的詩歌中,以僧人禪師、莊嚴寶剎入題的詩歌數量眾多。此類詩歌多為游記,意境清幽閑寂,其中多有禪語,充滿禪意。如《惠照寺分韻得自字》《游攝山》《登報恩寺塔》等?!队螖z山宿綠云庵》一詩中的“披云過石徑,聽澗到僧房”[1]585頗有王維的詩風,去留無意,率性自然?!耳惙逅隆穼⒆匀恢昂头鸬乐撓嗳诤?,“寂寂青溪水,蕭蕭祇樹園。江潮春入郭,海月夜當門。銀杏風前活,金容世外尊。陳隋銷落后,來聽道人論?!盵1]599
2、坐禪禮佛的禪悟
姚鼐晚年,尤喜靜坐。無人共語、追求靜寂的姚鼐常在書房默坐終日,并打趣說書房好似僧房一般。打坐時,姚鼐常自我反省、勉力修心,體味空與靜的意趣。有時還會獲得思想上的頓悟,正所謂“若夫超然自得,不從門入,此非言說可喻,存乎妙悟?!盵2]35
在古文創(chuàng)作中,姚鼐也從坐禪中有所得,他認為寫作古文頗似參禪,需要勤心求學,在精意讀書的基礎上深入探究,最終獲得突如其來的自悟。但這種自悟并非朝夕可以實現,可以說和禪家的頓悟頗為相似。
三、結語
總之,不論是姚鼐的思想,還是詩歌創(chuàng)作,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思想使得姚鼐在惡劣的社會環(huán)境和極度的人生憂患中求得道德人格的建立,更讓其在詩文創(chuàng)作中獲得高潔雅韻的充盈之氣,以平淡自然之文風,流芳千古。
參考文獻
[1](清)姚鼐著.劉季高,標校. 惜抱軒詩文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姚鼐著.盧坡,點校. 惜抱軒尺牘[M]. 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4.
注:本文系[基金項目]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重點項目(SK2018A1004),姚鼐文學思想中的佛教因素研究。桐城師范高等??茖W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TcszSK2017B03),佛教信仰觀照下姚鼐晚年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質量工程(Tcsz2018JYS001)。桐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級質量工程項目精品線下開放課程(TCSZ2019kfk03)。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示范課“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