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煒
【摘要】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譯林版教材在高年級段引入文化板塊,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了解文化差異。小學生好奇心強,對西方文化充滿興趣,他們希望了解文化背后更深層次的東西。本文將以譯林版文化板塊教學為例,從探索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文化意識、體驗文化樂趣三個方面研究,探索如何挖掘教材語言素材,通過各種情景體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
【關鍵詞】文化板塊;文化品格;教材資源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英語教學應有利于學生理解外國文化,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進而拓展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教育部,2012)譯林版教材在五、六年級中編入了文化板塊,結(jié)合單元話題,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筆者在課堂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西方文化知識充滿了好奇和興趣。教師應基于對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了解,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資源,通過多種情境體驗活動,促成學生文化意識和品格的養(yǎng)成。
一、跨學科學習,多角度探索文化內(nèi)涵
文化內(nèi)涵豐富,意義深遠。文化的形成和宗教、地理、歷史、人文等因素相關密切。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相關學科知識介紹文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知識和內(nèi)涵?!队⒄Z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活動應有利于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與聯(lián)系。
在教授五年級上冊Unit7 At weekends的文化板塊,筆者聯(lián)系地理知識幫助學生理解運動文化,在學生了解了中、美、英三國的流行運動后,筆者拋出問題:
T: What about Australia and Canada? What sports are popular in these two countries?
Ss: ...(學生們面面相覷)
T: Look,this is the map of the world. Where is Australia? (打開世界地圖,但沒有學生知道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T: This is Australia. Whats around it? (引導學生觀察澳洲環(huán)海的特點)
S: Water.
T: Yes. There are oceans around Australia. So what sport is popular in Australia?
Ss: Swimming!
T: Great! Swimming is very popular in Australia. What about Canada?
Ss: ...(學生們再一次陷入沉默)
T: What animal lives in Canada? (第二單元文化板塊有介紹各國動物)
Ss: Polar bears.
T: Yes. Polar bears live in Canada. So is Canada is …
Ss: Cold.
T: Clever.! Look at the map. Here is Canada. What sport is popular in Canada?
S: Skating, skiing.
T: Yes. Skating and skiing are all very popular in Canada.
在這部分拓展教學中,筆者借助世界地圖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了解了英語國家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和運動文化的密切關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隱性文化知識,聯(lián)系相關學科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文化及其內(nèi)涵和外延。
二、挖教材資源,多維度培養(yǎng)文化意識
1.結(jié)合話題,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盡可能真實的跨文化交際情景,讓學生在體驗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譯林版的文化板塊密切聯(lián)系單元話題。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教學需要將文化板塊和其他板塊有機結(jié)合,幫助學生在話題情境中理解文化,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筆者參加了一次六年級上冊Unit7 Protect the Earth文化和卡通板塊同課異構(gòu)的聽課活動。在活動中,筆者觀察到老師們都采用將話題和文化有機整合的教學策略,文化在話題中延伸,話題在文化中拓展。
本單元話題是保護地球,交際語是We should/ shouldnt...該單元的文化部分是地球日和世界環(huán)境日的日期。一位老師在熱身環(huán)節(jié)復習了單元話題之后拋出: Human beings do some good things to protect the earth. So, we set some special days.自然過渡到文化板塊。隨后老師采用視、聽、讀的形式呈現(xiàn)兩個節(jié)日的時間、主題以及口號,最后輔以思維導圖梳理學生思路,為口語交際做準備。
拓展部分,教師出示一組其他紀念日的圖片,如世界森林日、世界節(jié)水日等讓學生了解更多文化知識,并鼓勵學生觀察圖片展開討論: Day is on . The theme/ slogan is .We should/ shouldnt .學生在情境討論中鞏固了文化知識,激活了知識儲備,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在這一板塊教學中,教師通過視、聽、說等多種感官體驗,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拓展文化知識,豐富話題交流,提升思維品質(zhì)。
2.比較異同,尊重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