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仕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面對目前我國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首先應該改變寫作課堂的教學模式,豐富寫作的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幫助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美。最后,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寫作,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同時,傳授寫作的技巧,提高文章的流暢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幾點思考;存在的問題;激發(fā)興趣
一、我國小學生寫作能力不足存在的問題
1.懼怕作文,排斥寫作。目前許多小學生表示對作文問題很是困擾。調(diào)查顯示:針對作文的重要性,高達93.1%的學生都能夠予以正確認知,但對于作文寫作“非常喜歡”的學生卻僅為7.6%;部分學生更坦言對于語文考試最擔心的題型就是作文;而在實際教學當中,作業(yè)布置一提及作文,課堂頓時唏噓一片的情況時有遇到?!罢勎纳儭?,比比皆是。
2.內(nèi)容不實,脫離生活。就目前學習壓力看來,28.1%的學生表示寫作時感到生活素材匱乏,許多學生表示“不知道寫什么,想不出詞語,不會開頭、結(jié)尾,感到頭痛難寫”。繁重課業(yè)與三點一線的校園生活掠奪了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與時間。學生缺少社會閱歷,缺乏對生活充沛的興趣與感悟,故而文章落實于紙面就顯得生硬蒼白,部分學生依靠想象勾勒場景,結(jié)果往往造成內(nèi)容不實、脫離生活。
3.詞匯缺乏,提筆嘆氣。一篇生動文章首先要求學生的詞匯量與文筆累積。要想做到文字的厚積薄發(fā),單純依靠課本很難實現(xiàn),而多數(shù)要通過課外閱讀與實踐來汲取。然而,目前學生課外實踐的機會十分有限,學生作文當中類似“今夜陽光明媚”的病句屢見不鮮,詞匯貧乏與生活經(jīng)驗淺薄造成學生在作文寫作中把腦中詞庫能想到的詞句生拼硬湊,造成寫作困難。
二、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學成功的向?q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以趣激趣。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內(nèi)容,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以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寫作欲望。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guān)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神情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后進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fā)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yōu)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
三、幫助學生積累素材,豐富文章內(nèi)容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τ谛W生的語文寫作來說,寫作素材就是學生寫好作文的保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礙于小學生寫作素材缺乏,談起寫作就頭痛等特點,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還應積極的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chǔ)上,在寫作中,有話可談、有事可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此,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1.注重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積累。新課程的改革,給小學語文教材注入了許多的優(yōu)美篇章,這些都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資料。新課程理念也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重視文本,使作文教學回歸教材。因此,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教材中提取有利的寫作素材,如,實用性的成語:春意盎然、秋高氣爽、白雪皚皚、和藹可親、風度翩翩、文質(zhì)彬彬等等,以及一些優(yōu)美的短文,一些名家的經(jīng)典語句等等,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把握好、運用好,逐步豐富學生的寫作基礎(chǔ)。
2.注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潑地流個不歇?!鄙畹姆e累是寫作的源泉,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獲得個性體驗的可能,是學生吸收寫作素材必不可少的途徑。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積累好教材中的佳句的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地引導學生實踐,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使其投身到社會生活、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美麗的大自然,記錄生活的點滴,記錄同類事物千差萬別的個性和特征,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去積累寫作素材。這樣,久而久之,學生的知識面就會逐步的得到拓寬,寫作素材就會越來越豐富,寫作能力就會得到實質(zhì)性的提高。
3.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蘇軾曾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和寫是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的。閱讀能吸收許多好的思想,獲得許多人生經(jīng)驗,不僅能調(diào)節(jié)學生的大腦,還成了學生思想、感情和內(nèi)心感受的源泉。學生在閱讀中,能通過學習別人的語言,不斷積累語言材料。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時,教師還應積極地注重學生的閱讀積累,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以課內(nèi)帶課外,以一篇帶多篇,以精讀帶博覽,把課內(nèi)閱讀與課外閱讀緊密結(jié)合起來,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涉獵課外知識,選擇閱讀內(nèi)容,使學生在課外閱讀時分清真善美與假惡丑,明辨是非,既吸收書中的精華又避免受到不良影響。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語言就會變的豐富精練,無話可寫的現(xiàn)象將不復存在。
小學的作文教學既是小學階段寫作教學的重點,又是寫作教學的難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要簡單處理,如在作文教學時,將作文題目一出,就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教師對作文教學還要上好引導課,教會學生怎么寫,學生才能提筆有寫的,同時更應該上好講評課,評價學生哪個地方寫得好,哪個地方寫得不詳細,哪個地方段落安排不恰當,這都是教會學生如何寫的問題,要一步一個腳印,抓好作文教學的三個階段。
參考文獻:
[1]田榮俊.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5
[2]張水榮.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幾點做法[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