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標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注重閱讀教學,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來提升學生的分析、歸納、比較、質疑、鑒賞等語文能力。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寬松的教學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找準閱讀角度,切實優(yōu)化和提升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引導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閱讀策略
新課標要求教學活動要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和能力。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來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夯實學生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從廣泛閱讀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和汲取營養(yǎng)。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過于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采用灌輸性的教學方式,試圖讓學生逐詞逐句分析和認知閱讀內容,這不僅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整體成效,同時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诖耍谛抡n標下,教師應該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全面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轉變閱讀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與教材平等“對話”
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一直以來,教師都認為閱讀教學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無須投入較大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教師依托于教材內容,機械化地向學生灌輸閱讀技巧和捷徑,試圖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閱讀突破,獲得比較高的考試分數。事實上,閱讀能力是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基礎性能力。科學的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擴展學生的語文知識,同時也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育學生科學的語文觀。作為閱讀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教師應該結合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凸顯的問題,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全面優(yōu)化教學條件,積極引導學生與教材平等“對話”。一方面,教師在語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走進“文字”的世界,積極與課文開展“對話”??赡軐W生在初期階段,無法了解“對話”的目的或者內容是什么,教師應該發(fā)揮好引導作用,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來進行“對話”。如與課文內容開展“對話”,了解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運用了哪些敘事方式,課文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課文中哪些段落與句子是非常關鍵的,等等。再比如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與作者進行“對話”,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意圖。通過這樣“對話”的方式,學生能夠真正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作用,學生能夠站在平等視角下來進行分析與認知課文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自學和預習。
二、構建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人,若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積極調動自身的思維,積極投入自身的精力,勢必能夠全面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這就要求教師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快樂輕松的閱讀氛圍中積極學習、快樂學習。一方面,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有效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為快速提升他們的課堂注意力,教師應該做好教學導入。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背影》課文的正式開講前,教師可以播放筷子兄弟的《父親》,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父愛的偉大。當學生聆聽完歌曲后,教師可以利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表述,描繪自己的父親或者想說給父親的話。此時,教師再切入課文,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準確把握作者是如何敘述自己的父親的。再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蘇州園林》的課文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做好教學導入,引導學生觀看蘇州園林的視頻資料,再結合課文中描寫蘇州園林的優(yōu)美語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領略語言的魅力,進而熱愛文字、熱愛語言、熱愛閱讀。另一方面,有效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教師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實踐活動。初中生的表現欲較強,教師結合他們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積極表現自己,積極向其他學生分享閱讀體會。如在《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文講解完畢后,及時開展小型的討論會,鼓勵學生將課外閱讀中獲得的相關知識或內容積極分享出來。當然,教師還可以在詩歌鑒賞的講解過程中,開展形式多樣化的課堂活動,如讓學生自行準備詩歌進行課堂有感情的朗誦,或者讓學生就某一命題進行演講活動?;谶@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饒有興致地投身于語文閱讀實踐中,同時也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習慣,分享學生的閱讀心得。
三、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自主閱讀,不斷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思維
語文閱讀是一種科學性的活動,若學生盲目進行閱讀,那么很難提升閱讀成效?;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一方面,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應該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全面培育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課文閱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在課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的閱讀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自我隨想,不要拘泥于課文中的條條框框,而是結合自己的夢想來大膽暢想。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及時發(fā)表不同的看法。有的學生在閱讀時可能感覺課文太過空洞,不切實際,教師不要盲目制止,而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可能認為文章的某一段落可有可無,教師同樣要鼓勵學生。另一方面,教師要巧妙設疑來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思維。閱讀是一個開放性的活動,每一個學生在閱讀同一個內容時,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想法。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差異化的閱讀認知來發(fā)展他們的思維,比如有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于優(yōu)美語句的感受能力比較強,教師鼓勵他們積極摘錄這些優(yōu)美語句。有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于文章結構把握比較好,教師鼓勵他們積極分析作者為什么會選擇這種結構,可不可以采用另外的結構等。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師能夠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思維。
四、 結論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引導者,應該注重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積極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鼓勵學生與文本對話,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洪顏.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構建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8):91-92.
[2]王恒釗.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5):108.
[3]李會英.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神州,2013(5):90.
作者簡介:
雷明珠,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