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問題導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高中化學課堂,“問題導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不僅提升了高中化學課堂質(zhì)量,也為我國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動力,讓我國教育改革得到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
一、“問題導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的
意義
1.有利于規(guī)避應試教育弊端.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教育改革要求任何階段的教育都要以人為本,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給予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教師更加注重教,而學生只是被動地學,這種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弊端暴露越來越明顯,只注重知識的結(jié)論,而不重視知識汲取的過程,這并不是教育的真諦,也不是我國教育改革的要求.“問題導學”模式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種教學模式,問題導學更加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課堂中,教師更多的是充當引導的作用,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中,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化學課堂,由于有高考作為指揮棒,知識的學習更加偏重于理論和考點,而在學生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本身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來講是尤為重要的,“問題導學”模式通過不斷地提出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具有層次性、由淺入深地提問,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以后的人生影響深遠.
二、“問題導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
用
1.設計鋪墊性問題.
鋪墊性問題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基礎問題,通常這類問題也是教師需要準備的基礎性問題,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和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普遍了解程度.尤其是針對剛剛由初中升入高中的高一學生來講.通過鋪墊性問題的引入,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回憶起以前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做好準備,開始新的知識學習.
2.設計漸進性問題.
鋪墊性問題是“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基礎,在做好鋪墊后,就要開始由淺入深地進行提問,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逐漸感受到新鮮知識的注入,從而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問題的層層遞進.“問題導學”模式中切不可跳躍性提問或提出與所學知識無關(guān)的問題,要保證提問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例如,在講解“金屬鈉的性質(zhì)”時可以提問學生:鈉作為金屬能溶于水嗎?鈉在水中“消失”屬于什么反應?過量的鈉溶于水后會發(fā)生什么效果?讓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逐漸深入,能夠激發(fā)學生不斷探索的欲望,讓學生主動了解知識,從而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3.設計引導性問題.
化學作為一門高中基本學科,其具有實踐型強、抽象化的特點,在以往教學中存在學生學完理論知識后,不知道如何解題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設計引導性問題引導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轉(zhuǎn)化.例如,在解決化學應用題時,題目給出“固定容量的溶液,然后問用另外一種容積的瓶子如何配制”的時候,學生就容易犯錯誤,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該容量容器的規(guī)格和特點是什么?在溶液配制中,所得的體積究竟是誰的體積?”來引導學生解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實踐思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根本性辦法.
4.設計探究性問題.
探究性問題屬于“問題導學”的高級階段,不僅在于教材知識的理解,更加注重實踐技能以及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旨在通過所學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教師在講授“鈉的氧化物”時,可以提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發(fā)生火災,你會用什么來滅火?在學生的回答中會迅速找到切入點,將本節(jié)課知識點“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可以滅火,但今天就要用二氧化碳點火!”拋出,引起學生興趣,帶領學生逐步了解知識,探究其中奧秘.
“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僅僅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縮影,更多更新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應用到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領域當中,雖然其中發(fā)展還不甚完善,但相信在未來,我國教育必將領先于世界,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事業(yè)的建設培養(yǎng)更多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