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李慕琰
南方周末記者 李慕琰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張佩奇 發(fā)自北京
參演的電視劇《都挺好》定檔播出時,正值楊祐寧放假。他許諾“盡量配合宣傳”,不過聊起天來,談沖浪的熱情還是大于演戲。從2017年底到2019年春節(jié),他連演四部戲,幾乎整年無休。
楊祐寧去了菲律賓沖浪。第一天大風,天氣不理想,沖到一半海上下起傾盆大雨。“你趴在板上,海面全都是雨珠打的水滴,很漂亮一片,場景跟在陸地上看到的不太一樣?;仡^又是一大片椰子林,好像在霧里面。大概沖一個多鐘頭以后,突然間天空放晴,有太陽,剛剛看到的景色全部變了。”
休假時,楊祐寧喜歡沖浪或滑雪?;┯袝r比拍戲更累,但他清晨六點自然醒,催促朋友們起床,趕最早的纜車上山,滑沒人踏過的新雪。
《都挺好》播出后,話題、熱搜不斷。如果工作找到休假中的楊祐寧——“叫你轉發(fā)的微博怎么樣?”“我這里現(xiàn)在訊號很不好,弱,發(fā)不出去。”
“讓觀眾看見男人 真正脆弱的時候”
在講述家庭矛盾的《都挺好》中,楊祐寧飾演料理店老板石天冬。女主角蘇明玉受到家庭的傷害時,他負責陪伴與安撫。
選角導演郭東岳曾對媒體說,選擇楊祐寧符合預期,“想讓他脫離一些生活,和家長里短做一些抽離”。他們不希望觀眾總是太壓抑,楊祐寧能讓觀眾暫時“和這個家庭稍稍拉開,松口氣”。
最初與導演簡川訸見面,楊祐寧感覺氣氛有些尷尬,“就是坐著”。簡川訸介紹完蘇家烏煙瘴氣的麻煩,發(fā)問:你家里狀況怎么樣,你演廚師怎么樣?“導演,其實我家開餐廳的?!睏畹v寧答得輕松。
如果不是在臺北西門町逛街時被星探發(fā)掘,楊祐寧可能早就成為廚師。他從小在家里的餐廳幫忙,和熟客打成一片,高中開始學餐飲,在各式各樣的餐廳實習。在臺北君悅飯店打工時,后廚如同戰(zhàn)場,一團忙亂,大聲謾罵,服務員楊祐寧跑來跑去。走出廚房門,餐廳是另一個世界,音樂靜謐,“所有事情非常優(yōu)雅”。
曾經有媒體問楊祐寧,廚藝會不會增加他的吸引力。他說,在學校里,有一千多個和自己一樣會做菜的男生,不會被人注意;而進入演藝圈,“好看的人就更多了,誰管你會不會做菜”。
《都挺好》里最激烈的一段,蘇明玉被哥哥毒打,身心俱疲地回到家。楊祐寧拿出雞蛋、火腿腸、速凍油條,為她下了一碗最簡單的面。兩個人面對面笑了:“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方便面?!边@碗面其實是楊祐寧父親的私房菜。
楊祐寧生長于和睦家庭,但事情還是復雜些?!翱赡苣阌幸粋€蘇明成這樣的哥哥,可能我有一個蘇大強這樣的爸爸。你懂嗎?你總會在每個角色上面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盡管朋友都羨慕他家庭幸福,他還是強調:“關起門來也有自己那本難念的經?!?/p>
讀劇本時,楊祐寧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有人愿意演蘇大強和蘇明成?他光看文字已經對這些人“極端厭惡”。見識倪大紅和郭京飛的表演,他明白了:“他們把以往男人的剛強跟獨自擔當全部收起來,反而讓觀眾看見男人真正脆弱的時候,他的軟肋,比較沒辦法給社會看見或者接受的那一面?!?/p>
資深演員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讓人又氣又愛。楊祐寧觀察他的表演,有時捕捉到一個眨眼的小動作?!澳隳芟氲揭粋€‘糟老頭會做這個動作嗎?”楊祐寧發(fā)現(xiàn),角色瞬間立體了,“這是演員最享受創(chuàng)作的一個過程:把很多不可能的或者沒有想到的創(chuàng)作方式放在你的表演上?!?/p>
“創(chuàng)造一個跟你 自己很不一樣的 人格”
表演到后期,隨著蘇家矛盾升級,楊祐寧忍不住問導演:石天冬真能這么“佛系”嗎?
作為劇中的旁觀者,石天冬確實不宜介入太多。楊祐寧本人也是如此,傾聽朋友的煩惱,耐心勸解,若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也容易情緒波動。
以前,遇到自己討厭的角色,楊祐寧演得渾身不適。在伊能靜導演的電影《我是女王》中,他演出軌“渣男”,實在不能理解這個人為什么“這么爛”。他和伊能靜有過不少爭執(zhí),她希望說服他,只有真正認為角色的行為是正確的,才能演得出來。
“我演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替這個角色有點可憐,我說不上來,但是我可以理解為什么他‘劈腿。我突然感受到他的壓力,他的那種束縛,我覺得我可以接受這個角色了?!睏畹v寧回憶道。
演到和甘當“第三者”的女友分手,楊祐寧哭著扇自己耳光,詰問對方:“你知道我他媽的有多討厭自己嗎?”在他演過的戲中,有時需要體會和接近角色,有時相反,需要角色貼近自己。石天冬就是后者,他想盡辦法讓這個角色“比較像正常人一點”。
楊祐寧問導演,如果石天冬僅僅會做菜,怎么能吸引想法獨立、事業(yè)有成的蘇明玉?他看了許多美食紀錄片,對一個片段印象深刻:廚師把甜點做成氣球,灌滿氫氣浮在空中,張嘴一吃就破了。他得到啟發(fā),廚師如同設計師,懂得特別的生活方式,石天冬應該“帶著蘇明玉去生活”。
這是楊祐寧和石天冬的共同點。他從小就愛玩,“很難乖乖在家看電視,連游戲都不打”。他總往外面跑,跟朋友上山騎自行車,摔得滿身是傷,一邊哭一邊騎回家。
入行最初是拍MV,楊祐寧只覺得好玩,可以認識一大幫朋友,還能賺零用錢。他那時不懂什么是表演,“就是鏡頭晃,反正MV導演都很會拍,怎么拍都漂亮”。
直到2003年,楊祐寧參演白先勇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孽子》。導演找表演老師給年輕演員們上課,楊祐寧受到表演啟蒙。他飾演的趙英充滿憂愁,關機后導演哭著過來抱他,稱贊“你很好”。那時他發(fā)現(xiàn),表演的樂趣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跟你自己很不一樣的人格”。
當然愛玩的天性沒有變。楊祐寧在《寒戰(zhàn)2》里演反派,知道可以開槍,馬上接下角色。他一直向往槍戰(zhàn)片,這次子彈無限,“愛怎么打怎么打”。
在“人設”盛行的年代,楊祐寧也被貼上市面流行的標簽,例如好身材、“男友力”。不過,公司建議的“人設”都被他逐漸破壞。最后大家決定,他的“人設”就是這樣,“你愛玩就專心地玩,你拍戲好好地拍戲”。
“好好地過你的生活,永遠都不知道你生活里面哪一件事情會被別人看見?!睏畹v寧說。
“我看你就是懵懂, 沒智慧”
2018年,楊祐寧被許多觀眾看見。他接連參演四部戲,包括于榮光導演的新版《天龍八部》。
楊祐寧回家告訴父親,自己要演《天龍八部》,扮演英雄喬峰。父親停頓兩秒,大笑起來:“喬峰啊,太好了!”拍戲這些年,父親從不去劇組,這次特意跑到麗江探班,現(xiàn)場看兒子演喬峰。
對父親來說,這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依照規(guī)矩,楊祐寧叮囑父親不能提前透露。終于等到新聞報道,父親特地去市場買菜,聽到有人驚嘆演喬峰的是他兒子,就小聲告誡:“噓,不能講。”
楊祐寧家世代做生意,他也養(yǎng)成敏感細膩的性格,十分在意他人的情緒。采訪時只要談及公司,他都時不時轉頭和工作人員開玩笑,請他們放松。
在《都挺好》劇組,楊祐寧年齡小,很多事都主動說“我來,我來”。到《天龍八部》劇組,他又變成一眾演員中最年長的,要照顧年輕人,什么都“沒事,我來”。
楊祐寧歸因于和睦家庭帶來的安全感。他不知從哪本書讀來,不在苦難中長大的孩子,更無法接受苦難的不公,愿意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他認為,這也是演員必需的同理心。
在外界看來,楊祐寧的演藝事業(yè)走得平順。他首次出演電影《十七歲的天空》,就獲得金馬獎最佳新演員;后來演電視劇,兩度入圍金鐘獎戲劇節(jié)目最佳男主角獎。
但是在楊祐寧眼里,自己總與影視業(yè)的流行風向擦肩而過。出道早期文藝片盛行,他受到影響,喜歡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白》《藍》三部曲,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霸娇床欢X得自己越厲害,我到現(xiàn)在還是看不懂。”他開始參演文藝片,不想演電視劇,不巧遇到商業(yè)大片崛起,文藝片市場受到巨大沖擊。
楊祐寧接拍偶像劇時,偶像劇剛剛興起,制作不夠精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的那個狀態(tài),那時候被偶像劇嚇到了”。等臺灣偶像劇蓬勃發(fā)展起來,他又過了最適合的年紀。
工作最少的時候,楊祐寧喜好沖浪,幾乎每周都去三四天。好友張孝全聲稱要教他沖浪,其實自己都不太熟練。兩人第一次去就遇上臺風,在海上拼命用手撥水,險些回不來。幾天后臺風離境,他們又忘記危險,再次啟程。
“那時候可能太沉迷沖浪了,覺得與世無爭,也不想跟別人爭什么。現(xiàn)在想一想,覺得自己特別挑剔,也不懂那時候在想什么?!睏畹v寧說,“但我覺得人總是會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只是有些人早有些人晚:這個不要,那個不要,這個看不上,那個不喜歡。但你幾斤幾兩自己也不知道?!?/p>
用奶奶的說法,這是一個“沒有智慧的階段”。奶奶常對楊祐寧說:我看你就是懵懂,沒智慧。他總是答:我知道,我知道。
現(xiàn)在楊祐寧早已沒有藝術或商業(yè),電影或電視的設限,重要的是劇本。至于爭取更多的工作機會,責任提供了大部分動力??紤]房東把家里餐廳的房子收回去,考慮新的租約,考慮父母到了退休年紀……這些都是他的責任。
“現(xiàn)在我還是在一個生產的年紀,所以不會與世無爭,不愛跟人家爭這倒是真的。如果是我的東西,我就會想把它做好?!睏畹v寧對南方周末記者自陳。
楊祐寧不知從哪本書讀來,不在苦難中長大的孩子,更無法接受苦難的不公,愿意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他認為,這也是演員必需的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