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瑟瑟
90后詩人李柳楊剛剛長大成人,她有一首《親愛的孩子》:
“你的唇是柔軟而神秘的鴿子/在夜幕掩蓋的屋檐下/波動如清脆的鈴鐺/你的鼻翼似海浪/輕輕一呼/便溢滿了整個宇宙/你那熟睡時可愛的面龐/是一棵茂密的大樹上可以漏下的/少有的光。”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小小的星球?!彼f。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無與倫比的想象,就像一顆小小的星球,你擁有它便擁有了未來,在你脆弱時詩就是你的力量。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詩的想象會讓你變得與眾不同,你在想象的世界里無所不能,你有翅膀,你能飛翔,你有愛,你能抵抗憂傷,你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走動。
在我們的成長中,除了歡笑,也有困惑與煩惱,詩的介入讓你變得更加自信。你就像一個生活的觀察家,你把所知所感通過詩表達出來,詩就是你“熟睡時可愛的面龐”,詩就是“一棵茂密的大樹上可以漏下的少有的光”,親愛的孩子,你是世上最好的詩。
是詩教育了我,讓我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熱愛想象的人。是親愛的孩子教育了我,讓我成為一個敏感的人、一個人到中年還有童心的人。這就是詩的魔力。喪失童心是我最害怕的事。一個人為什么會變得毫無情趣?那是童心沒了。一個人為什么莫名痛苦?那是童心沒了。一個人為什么沒有了想象?那是童心沒了。保持童心,就是保持生命的活力。
活力體現(xiàn)在你對事物是否敏感,就像熱水流過,你感知到了熱,所以我要說孩子是最好的詩人。孩子與世界的關系,敏感又細膩,每一個細小的變化,孩子都能感知到。孩子有一顆詩心,這顆詩心依附在樹葉上,風一吹,詩心就會顫抖,這顆詩心慢慢張開,就像破土而出的幼苗。一切都是動人的,在詩的光芒里。
“你的鼻翼似海浪/輕輕一呼/便溢滿了整個宇宙”,詩又是強大的,似海浪涌向天邊,你生命的能量“便溢滿了整個宇宙”。所以我要說不是我在教孩子如何寫詩,而是孩子的生命告訴我什么是詩,什么是詩意的生命。
一個人傷痕累累回來時,只要看到孩子清澈的眼神,就會忘記傷痕;一個人面對孩子的純真時,就會把憂愁先放一邊。
向孩子學習詩的思維,孩子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對未知世界的渴望,成年人被世俗事務擠壓,沒有時間留給想象。也就是說,許多成年人根本感知不到詩,以為它只是課本上的一篇古詩文、一首在公司年會上朗誦的打油詩、一首在微信上群發(fā)的分行文字,甜蜜得像假的。其實那不是詩,因為它沒有真實的生活,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象,是經(jīng)過華麗詞語包裝、具備了心靈雞湯療效的被誤導了的語句。
所以我要告訴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詩,真正的詩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所思所想,你自己感知到的世界的每一絲變化,你寫下來這些真實的感受就是你的詩。
當然,我最想告訴孩子與家長,你的孩子才是世上最好的詩,孩子說的話,孩子的表情,孩子的動作,都是詩。你只要引導他寫下來就是,那些阻止孩子寫詩的人一定是生活的失敗者,一定是毫無詩意的人。
我們要尊重孩子身上每一個詩意的存在。
點評
寫詩需要想象、童心和敏感,寫作文也是一樣。你要像一個孩子一樣有一顆童心,會天真地幻想,能細膩地感知到這個世界的每一絲變化,再寫下自己的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