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慧
摘 要: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認可,獲得成功感。語文是生活的反映,而生活則是語文學習的廣闊背景。要在語文學習和生活之間架起一道彩橋,讓學生跨越時空,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學習;課外學習;成功體驗
新課程改革指出: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體驗成功,感受快樂,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并且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1]這一理念清晰地告訴我們: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體驗性”,要從學生體驗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享受成功的喜悅。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
一、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體驗成功
1.在朗讀訓練中體驗成功
心理學家蓋茲曾說:“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2]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多讓學生參與,讓所有學生在不同層次中體驗自己的成功,逐步發(fā)掘與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
例如,在《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學習中,我并不急于進入分析階段,而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從課文內容和課文形式上整體把握,對這篇故事的主人公有個整體印象,在朗讀中感受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之處,對故事的結果有獨特的體驗。
2.在對話交流中體驗成功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認可,獲得成功感。因此,教師只有蹲下來看兒童的世界,發(fā)自內心地欣賞學生的成長,學生才能在教師的賞識中擁有和體驗到做人的尊嚴,享受到被人尊重的快樂。
在《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識字教學中,我首先說:“這句話中有一個生字寶寶(出示字卡),誰來拼讀?”孩子們都十分積極踴躍地來和這個字“打招呼”。當第一個孩子讀正確的時候,我會及時告訴他:“你讀準了前鼻音,真棒!”緊接著我拋出第二個問題:“這些人在做什么呀?”“翻土?!睂W生很快就告訴了我答案。接著,我又做出翻手的動作?!艾F在請看老師做動作,我這是在干什么?”“翻手。”學生的聲音整齊而響亮,表情可愛而自信。我又趁熱打鐵,緊接著跟他們玩猜詞語的游戲,孩子們爭先恐后猜出了“翻土”“翻身”“翻跟頭”“翻車”這些詞語,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孩子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3.在合作探究中體驗成功
新課標要求課堂注重活動體驗,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從而使課堂成為學生舒展靈性的空間。我們應該樹立大語文觀,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受到熏陶感染,在與老師、同學的合作學習中體驗成功,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中,兩只兔子對老山羊的贈與有不同的回答。通過我扮演老山羊、女生扮演小白兔、男生扮演小白兔的師生合作朗讀形式,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在合作朗讀的時候,我引導他們通過“謝謝”“請”“您”等字詞,體會兔子們的禮貌。在實際體驗中,孩子們總能很準確地找到正確的答案,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積極性也大為提高。
二、引導學生在課外學習中體驗成功
1.在課外活動中體驗成功
常言道“天地大課堂”。將孩子們的學習融入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讓孩子們走進自然,用心去感受,要比把學生關在教室里,僅靠教師費盡口舌講解來得快樂、輕松、高效。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篇童話故事,它巧妙地寓熱愛勞動的教育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在課堂上的體驗,孩子們對于勞動的重要性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課后,我又布置學生回去做一件家務,并且要堅持做好這件家務,再通過后續(xù)的交流,一方面讓孩子體驗父母做家務時的辛苦,另一方面讓他們明白作為家庭中的一員,只有對這個家庭有所貢獻,才能讓自己的家變得更加美好。
2.在課外閱讀中體驗成功
開展課外閱讀是新課標的呼喚,新課標對小學生課外閱讀量有明確的要求。因此,必須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在學習《小白兔和小灰兔》之后,我會布置孩子們閱讀《格林童話》里的一篇故事——《懶惰的紡織夫人》,結合他們在家里做的家務來體驗勤勞和懶惰帶來的兩種結果,在總結的時候,我讓學生展示自己通過課外閱讀所獲得的新信息,并給予其積極的評價,學生就能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功的快感。
3.在課外實踐中體驗成功
語文課外實踐即小小課堂與大生活相結合。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關注社會的習慣和能力,幫助學生用敏銳的眼睛捕捉靈動的信息,從而填補課堂的空白。
學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后,我支持學生養(yǎng)一只小兔子,觀察它的生活習性,體現課本內容的生活化。當學生看到自己親手喂養(yǎng)的小白兔漸漸長大時,那種成功的喜悅簡直無法形容。再比如學了《小壁虎借尾巴》后,我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訪問親友,搞清松鼠、啄木鳥、袋鼠、狗等其他動物的尾巴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調動多種感官,以積極的心態(tài)關注生活,參與交際,積極合作。這比空洞的說教、單純的反復訓練效果更好。
總之,學生感興趣的課堂就是成功的課堂,學生積極行動的實踐就是成功的實踐,因為他們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都有了成功的獨特體驗。只要老師多鼓勵、多引導、多創(chuàng)新,改變教學方式,積極幫助學生處理學習過程中的困難,減少他們的挫敗感,他們一定會在一次次成功的體驗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清道.快樂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語文學刊,2011(16).
[2]鄒燕.細節(jié),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新的生命力[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3(1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