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苗 應佳夢 韓小梅
摘 要:近年來,各類非法資金盤迅猛發(fā)展,大眾媒體對于各種線上或線下的非法資金盤的曝光也從未停止。資金盤常披著“金融互助”、“愛心公益”、“高科技產品”等外衣,來誘惑參與者。由于非法資金盤的界限難以認定,難以用法律進行規(guī)制,發(fā)展至今,其受眾對象已經從老年人擴大至年輕人。本文在盤點打擊難點的基礎上,提出非法資金盤的防范方式,旨在防止人們掉入資金盤的陷阱。
關鍵詞:金融詐騙;刑法規(guī)制;非法資金盤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2-0090-02
作者簡介:林苗(1998-),女,漢族,浙江溫州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在校生;應佳夢(1997-),女,漢族,浙江寧波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在校生;指導老師:韓小梅,女,漢族,刑法學博士,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法律與政治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日本刑法,比較刑法。
一、引言
非法資金盤脫去傳銷的外衣,其本質在國外事實上就是“龐氏騙局”。龐氏騙局的泛濫將會擾亂金融市場秩序,人們對金融業(yè)的信任度降低。絕大多數(shù)的參與者利用手中閑置的資金進行“投資”,而這種閑置資金的流動給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帶來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國外對龐氏騙局法律授權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對龐氏騙局的研究更多的直接體現(xiàn)在執(zhí)法打擊上。我國近年與資金盤有關的案件頻頻發(fā)生,涉案值超過億元的集資案件屢見報端,非法資金盤的層出不窮引起政府及司法的高度關注。但是常常由于其界限難以認定,無法進行有效的規(guī)制,遏制其迅猛發(fā)展的勢頭。國內金融、法學學者對資金盤的運營模式以及法律規(guī)制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研究。2017年4月26日最新研究:有關部門對非法集資保持“高壓”態(tài)勢。正在研究起草《處置非法集資條例》,使非法集資法律界定清晰化、職責分工法定化、查處主體特定化,實現(xiàn)對非法集資全鏈條、穿透式綜合治理。
二、打擊非法資金盤的難點
(一)證據(jù)收取難、處置難
人們通常會在資金盤崩盤之后,選擇向公安機關報案。但是在這個時候對證據(jù)搜查的可能性相當小。做局者的“卷鋪蓋走人”往往發(fā)生在一時之間,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受害者幾乎很少能保留下有效的證據(jù)。而在騙局沒有揭穿的時候,人們沉浸在資金盤的游戲里,很少有主動報警的。向公安機關報警需要轉賬的銀行卡、核心人員名單和住址等有效證據(jù);然而,要取得這些證據(jù)難度相當大,作為金字塔下階層的人幾乎沒有機會接觸管理層,有就更加無法知悉其真正違法的核心內容。而處于中上階層的參與者,其實已經開始踏入違法的圈子里,并且更多的考慮在如何更早跨入高層上。
在非法資金盤的處置上更存有難題,隨著其加速蔓延的趨勢,越來越多全國性和全球性的非法資金盤進入公眾視野,監(jiān)督和處理的機構愈來愈力不從心。
(二)人性難
首先,人們受利益的驅使,在面對非法資金盤的時候,常常忘記思考,忘記如何辨別,忘記提出質疑。其次,參與者追求冒險的刺激,他們雖然也知道參與其中所面臨的風險之高,一旦參與騙局就難以預計結果,但是參與者總是會抱有自己不是擊鼓傳花最后一棒的期待,冒險相信倒霉的是別人,不會是自己。根據(jù)理論推知,越早參與的人風險越小。站在每個參與者的角度上來說,他們的參與行為并不是完全不理性或不合理的,因為至少在未崩盤之前,任何人都無法確定其違法性,而參與者也正是基于尚未看到崩盤的風險,或者對資金盤未來“大小”的分析而選擇冒險“投資”。但是事實上,在沒有發(fā)生質變的時候我們是很難看到其量變,任何人也無法預測什么時候崩盤。
(三)區(qū)分難
許多龐氏騙局很難與正常的商業(yè)行為相區(qū)分,不是與正常的商業(yè)交織在一起就是以正常的商業(yè)行為作掩護。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之前具有反周期性的資金盤,現(xiàn)在也和許多商業(yè)行為一樣具有周期性,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一次高潮或低潮,但是追求其本質,這種“潮起潮落”事實上并不是由市場來調控的,而是核心管理層在背后進行把控的。同時,現(xiàn)在的“龐氏騙局”也會通過創(chuàng)建網絡購物平臺和線下實體店來消除他們在資金盤平臺上所出現(xiàn)的經濟泡沫。
三、非法資金盤的識別和防范
(一)識別
非法資金盤除了承諾高回報率以外,還會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包裝來美化產品,先用“幫助每一個家人”的標簽來拔高項目目的,其次將其操作模式復雜化,經常讓參與者聽的暈頭轉向。一方面,他們讓參與者感受到這種模式的“高、大、上”,不是公眾所能理解的,基于此大家便會淺顯的認為其是充滿奧秘的。另一方面,也正是用這種方式來迷惑參與者的眼睛、大腦,然后心甘情愿地跳入他們的騙局中。
因此,在面對非法資金盤時,當你遇到傳銷者滔滔不絕地向你介紹他們的產品時,你不需要一句一句地去理解和分析。相反,面對無法理解的地方時,就直接選擇不關心、不在意便好。你只要堅持問兩點:一是如何確保高回報率?而是如果沒有獲得高回報率怎么辦?投資回報率越高,投資風險越大,所以,在追求高回報率的同時,一定要預測其風險是否在你能夠承受的范圍內。
參與者在初期會非常小心地先用小額進行試投。可是當經歷了2-3次都能兌現(xiàn)承諾之后,就會變得大膽。在成功實踐若干次后,幾乎會將自己所有能動員到的資金全部投入。同樣,一開始時,參與者的提款意向非常強烈,但是久而久之便不再要求提取利息,而是寄希望于利滾利。做局者表面上會表現(xiàn)淡定而無所謂的樣子,但是實際上會通過網絡平臺的操作來暗地里拖延你提款。根據(jù)相關推算,一般會在第18次時出現(xiàn)拐點,因為這時候資金流入的速度幾乎接近于0。做局者一般在這個時候考慮跑路,但由于一些因素,大約在32次的時候才做好全部的跑路準備。因此,如果參與者覺得自己資金投入能力已經達到限度、提款意愿也開始逐步增強,這時候很有可能離資金盤崩盤不遠了。
(二)防范
1.加大宣傳,提高防范意識
要對公眾提供正確地引導,遠離非法資金盤;倡導民眾不要時常抱有僥幸心理。金融機構發(fā)揮宣傳主力的作用,提高民眾的防范和識別能力,自覺抵制非法資金盤,這是從源頭上抵御非法資金盤的方法。
2.立法規(guī)制,完善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
在對非法資金盤的監(jiān)管過程中,政府首先應當消除貪富心理,加強監(jiān)管。其次,加強金融領域立法,構建完善的金融監(jiān)管體系。金融市場的繁榮發(fā)展,原有的監(jiān)管體系已遠遠不能滿足現(xiàn)實需求,特別是互聯(lián)網金融的推廣,使得監(jiān)管更成為必要。政府還應加強研究,頒布具體的規(guī)制實施細則,科學合理界定非法資金盤的界限,加強金融服務的正規(guī)性與合法性管理,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監(jiān)管體系。
3.刑事規(guī)制
首先,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認定,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如若不是資金盤的“高級”參與者,很難能夠接觸到資金盤的核心管理層,也就在證據(jù)的搜集上難以進行,在司法實踐中難以認定。非法資金盤的違法與否也無法僅僅通過其結果來認定。這也就導致法院處理非法資金盤案件上效率偏低,而由行為人也就是做局者本身來進行舉證,收集證據(jù)證明自己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明顯比公訴機關的舉證容易而又合理的多。這也是位于“高位”的做局者應該承擔的義務。因此,舉證責任倒置,由做局者來主張證明自己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能夠降低搜查證據(jù)的難度,提高訴訟的效率。
其次,提高犯罪成本。金融犯罪的重點在于懲治犯罪行為,而不是最后結果。在金融犯罪上嚴格追查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凡是涉嫌非法資金盤的,不論是否有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都應該被納入刑法嚴厲打擊地范圍,規(guī)制非法資金盤從結果犯轉為行為犯,對于嚴重擾亂社會金融秩序以及破壞社會信任度的的貪婪詐騙行為絕不容忍,司法提前介入將大大有利于規(guī)避非法資金盤造成的重大損失。
最后,加強對金融犯罪的偵查主體的專業(yè)化建設。在金融犯罪領域,它對偵查主體的金融領域以及法律領域的專業(yè)性知識要求坡高。建立一支專門的、高度專業(yè)化的金融偵查隊伍,是預防和打擊金融領域犯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會大大地提高偵查工作的效率,加大對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協(xié)助政府的監(jiān)管,強化市場監(jiān)管與刑事法制之間的聯(lián)系,及時發(fā)現(xiàn)并保留證據(jù),起到抑制金融犯罪的作用。
四、結論
非法資金盤的做局者常常用“互相幫助、互惠互利”等高標簽來鼓動參與者。他們在和參與者交談中,常常會熱切地表達自己之所以創(chuàng)辦這個平臺的理由,他們高榜“創(chuàng)新的模式讓我們意識到能夠幫助更多的人致富”,煽動性話語的不斷輸出,逐漸讓參與者迷失了自我,懷疑本該拒絕的理由是否是不理智的,是否是目光狹隘的。人們對金融市場不景氣的失望,更是讓參與者內心的杠桿發(fā)生偏移。龐氏騙局容易從互聯(lián)網金融下手,所以央視曝光的幾百個非法資金盤案例幾乎都是互聯(lián)網金融,人們把大量的閑置資金投入在互聯(lián)網金融的平臺里。但是事實上,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如果私募投資的規(guī)模超過200人就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具有隱蔽性的,面向少數(shù)人投資的理財產品,不能做廣告、不能見報紙、不能在朋友圈里發(fā)表任何信息,就連每一次微信群的交流內容也是相對嚴苛的。凡是能夠確保高回報率收益的,參與者一聽就應該知道是詐騙,而不該處于貪婪和僥幸選擇冒險嘗試。
人對金錢的貪婪程度讓非法資金盤的做局者看到了賺錢的機會。非法資金盤之所以源源不斷出現(xiàn)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上的灰色地帶——道德高地的淪陷。人們注重自己的利益,也常常出于像做局者一樣的目的,期待更多的人參與,只有非法資金盤的輪盤做的越大,已經參與的入局者才能有更多的財富來源。別人的錢與自己的利益相比微不足道、金融亂象導致人們對金融產業(yè)的不信任。在實際上,現(xiàn)在的多數(shù)非法資金盤的參與者都直接或間接的明白自己的“投資”是違法的。人們期待“天下掉餡餅”,行騙方會貪圖利益而故意實施詐騙;受騙方會基于受到利益的蠱惑而上當受騙。非法資金盤于是便在短時間內積累起大量的資金,但事實上卻始終沒有一種方式能夠讓它軟著陸。這種情況在資金進入量逐漸減少,資源枯竭,資金盤變得巨大而難以轉動,幾何增長無法不可繼續(xù),支付能力不足以支撐,再完美的資金盤也將會在頃刻之間崩盤。資金盤平臺做局者無論是想做長還是做短,最終都會資金周轉不靈,慢慢走向消亡。總而言之,人們要保持理智的頭腦去抵制非法資金盤的誘惑。
[ 參 考 文 獻 ]
[1]嚴行方.龐氏騙局(釣魚還是釣愚)[M].[專著]第一版,中國財富出版社,2017.
[2]毛玲玲.集資行為的刑事管制——金融危機背景下的考察[J].政治與法律,2009.
[3]陳瑩瑩,徐昭.多部門聯(lián)手重拳打擊非法集資[J].中國證券報,2017.
[4]趙敏.互聯(lián)網金融背景下“龐氏騙局”的識別與防范[J].特別聚焦·互聯(lián)網金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