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娟
摘要:本文將對《霧都孤兒》傳統(tǒng)解讀進行闡述,并詳細探究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體現(xiàn)出的浪漫主義文學情懷,希望可以為相關學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霧都孤兒》;狄更斯;浪漫主義
狄更斯被人們稱作現(xiàn)實主義小說家代表,其作品主要描述了貧苦人們悲慘生活,是對腐敗社會的揭示,但其作品中還潛藏著浪漫主義文學情懷,這在《霧都孤兒》中有著鮮明體現(xiàn)。因此,應該從人物塑造、故事情節(jié)、寫作手法等方面入手,對狄更斯浪漫現(xiàn)實主義文風進行有效體會。
一、《霧都孤兒》傳統(tǒng)解讀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在183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其結(jié)合自身實際經(jīng)歷,對當前倫敦貧民窟實際生活進行了闡述,這部作品的主要意圖就是抗議社會不公,救助處于悲慘生活中的貧民[1]。由于小說詳細描寫了英國社會各種黑暗與下層人民悲慘生活,并揭露了資本主義本質(zhì),因此,人們認為《霧都孤兒》屬于現(xiàn)實主義小說。這一觀點是無可非議的,但任何事物都不能絕對化,文學藝術也是一樣,不能任意主觀化作者客觀文字,從而忽視作者真正寫作意圖。實際上,作家創(chuàng)作方法是多樣化的,這與其性格特點、特殊氣質(zhì)等存在緊密聯(lián)系。狄更斯的創(chuàng)作并不屬于嚴格寫實,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霧都孤兒》中更是體現(xiàn)出了其浪漫主義文學情懷。
二、《霧都孤兒》中體現(xiàn)出的浪漫主義文學情懷
(一)人物塑造
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中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從整體上可以分為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兩種,而小說內(nèi)容就是圍繞著善惡交鋒開展的。
1.正面人物
奧利弗是《霧都孤兒》的主人公,其也是善良陣營的代表人物。狄更斯通過對浪漫筆觸的運用,把奧利弗描繪成立具有聰明、高尚道德品質(zhì)以及純真的極端善良人物,在出生后其面臨的就是貧苦、饑餓,沒有人告訴他何為仁愛、何為善良。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奧利弗依然擁有金子般心靈。例如,在賽克斯要求其當入室搶劫幫手時,奧利弗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將消息告訴這一家人。
在人物塑造方面,語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作品中任何人物的語言都與其身份相符,如盜賊、流氓等,甚至部分還運用了行業(yè)黑話。其中,奧利弗語言十分規(guī)范且文雅,但在救貧院中長大、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甚至接觸的都是墮落不堪的人,其又哪里來的規(guī)范語言?由此看來,這正是狄更斯浪漫主義文學情懷的體現(xiàn)。
同時,在奧利弗遇到危險時,梅麗太太、布朗勞先生以及露絲小姐等都會給予其幫助,這些人中并不具備資產(chǎn)階級貪婪、自私,是非常完美的人物。狄更斯將這些資產(chǎn)者塑造成了為弱小者脫離苦難提供幫助的神仙教母,而這一行為正是一種主觀幻想,也是對狄更斯浪漫主義文學情懷的鮮明體現(xiàn)。
2.反面人物
《霧都孤兒》中的反面人物都是極端邪惡的,例如,為獲得財產(chǎn),蒙克斯設計了各種圈套,想要害死奧利弗;費根為獲得交易錢財,想要使奧利弗變成賊;而賽克斯為發(fā)泄憤怒,甚至殺死了自己的戀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扁平人物基本是不存在,其是狄更斯主觀浪漫主義色彩的體現(xiàn)。同時,作品中不但有惡人遭到報應,還存在一些反面人物悔改的情況,其中,南希就是典型代表。這一人物的塑造表明,面對社會丑陋與罪惡,狄更斯雖然憤怒,但并沒有絕望,其將希望寄托在人性感化和復蘇上,而這種悔改正是其浪漫主義道德期待的體現(xiàn)。
(二)故事情節(jié)
在情節(jié)設置方面,《霧都孤兒》中的巧合也是狄更斯浪漫主義文學情懷的體現(xiàn)。例如,在奧利弗第一次與小偷上街時,被偷者是其亡父好友;而第二次入室搶劫的家庭則是其親姨媽家等。從邏輯角度分析,這些巧合是不可能存在的,但狄更斯通過巧妙結(jié)合,能夠讓讀者自然接受這些巧合,而這正是狄更斯藝術魅力所在。
善良終將戰(zhàn)勝邪惡,惡人必然獲得相應下場或者是悔過。在浪漫主義道德期待下,狄更斯將《霧都孤兒》的結(jié)局設計成團圓結(jié)局。在遭到各種苦難后,奧利弗依然保持純潔、善良心靈,并過上了幸福生活。在作品中,狄更斯對弱小者善良愿望進行了反映,并使黑暗勢力代表人物得到了相應懲罰,而這正是狄更斯富于幻想的、獨特的解決方法,如費根被判死刑、蒙克斯死于監(jiān)獄等。顯而易見,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完美結(jié)局發(fā)生的概率非常小,但善惡終有報的意義將狄更斯浪漫主義道德期待充分體現(xiàn)了出來。
(三)寫作手法
浪漫主義更加重視幻想、想象,在對事物進行描述時經(jīng)常運用夸張手法。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狄更斯經(jīng)常運用夸張、幻想以及想象等手法,這使得其作品具有較強的戲劇性與傳奇色彩。例如,在殺死戀人后,賽克斯經(jīng)常被自己想象出的鬼魂包圍,其想要從這種情況下逃脫,但幻影卻如影隨形,最后,賽克斯也因自身想象的鬼魅而失足被勒死。同時,奧利弗出生也運用了想象手法。故事開始是這樣的描述的:在某一鎮(zhèn)上存在著其他城鎮(zhèn)普遍設有的建筑,即貧民習藝所,但這一小鎮(zhèn)的名字卻無法提及。在作品中,狄更斯不愿意提及這一小鎮(zhèn)的名字主要是因為其是被想象出來的,而奧利弗出生時在兩個世界徘徊也正是因為這是虛幻世界,若其涉足其中,必然會開始悲慘生活[2]。
三、結(jié)論
綜上所述,《霧都孤兒》雖然反映了現(xiàn)實,但其仍然蘊含著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狄更斯作品有效融合了現(xiàn)實和浪漫,不能單憑現(xiàn)實主義來對其奇妙風格進行完整概括,而浪漫現(xiàn)實主義則是最佳詮釋。從《霧都孤兒》中可知,雖然存在罪惡與黑暗,但人們依然可以懷有期待。
參考文獻:
[1]李德義,韓儀.簡論《霧都孤兒》現(xiàn)實性和浪漫性的融合[J].理論觀察,2016(07):132-133.
[2]梁益建,李成勇.狄更斯小說中浪漫主義傾向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