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
摘 要:教師專業(yè)成長是指教師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fā)展。文章從三個方面探討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認真?zhèn)湔n,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公開教學,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自我反思,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專業(yè)成長;備課;公開課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0-0093-01
時下,社會與教育背景的變化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精心備課,不斷探究,主動反思,積極參加課題實驗,教學水平和業(yè)務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從而實現專業(yè)成長。本文從三個方面具體闡述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有效途徑。
一、認真?zhèn)湔n,不斷提高專業(yè)能力
有效備課能不斷深化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使教師能更好地運用教材并有效地調控課堂,促進專業(yè)成長。首先,認真分析教材。教師只有認真地分析教材,才能知道這節(jié)課該教什么,學生該學什么。教材中的學習材料該如何使用,如何充分挖掘學習材料的價值,這些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思考的問題。因此,教師一定要認真分析教材,要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整合教材資源,使教材中的精華內容和現實資源進行有效的融合,不斷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益。其次,重視了解學情。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和知識水平出發(fā),在充分了解學生“認知前提”的基礎上進行備課,組織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關鍵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學生自己已經解決了什么?學生還想知道什么?學生想了解的問題能否通過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小組合作來解決?哪些問題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哪些問題還需要拓展與延伸?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也就明確了本節(jié)課教學的真正起點和主要目標。同時還要了解學生對每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接受情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預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在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最后,精心預設教案。教案是課堂教學的實施方案,沒有切實可行的教學預案,就像打仗沒有作戰(zhàn)計劃、表演沒有劇本、建筑沒有圖紙一樣,必然會影響教學的效果。預設教案是教師在課前對課堂教學流程與教學內容的粗線條勾勒,教師可以用框架式備課引領課堂教學活動的走向,但同時又要給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活動空間。這樣的預設看似簡單,實際很花心思。它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需要以及認知規(guī)律有足夠的了解,對課堂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在保證課堂教學 效果的前提下,為學生預留出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間。
二、公開課教學,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公開課對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作用,相信許多教師都深有體會。公開課前的試教、磨課、研討等往往能讓上公開課的教師在教學能力上獲得更多的進步。對于新教師來說,一定要重視公開課的教學,新教師可以自行設計教學活動,也可由老教師幫忙把關。在設計教學活動及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新教師可以選擇自己覺得適宜的內容,或是針對自己的特長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在每次公開課結束后,參與聽課的骨干教師等會與新教師一起進行教學活動的評課及反饋,新教師首先會對自己教學活動的設計進行一個簡要的說課,然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骨干教師會針對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評課,幫助新教師修正活動設計的不足或是幫助新教師提升教學中的掌控能力。例如怎樣的提問更合理,教師的肢體語言如何表達,示范時采用什么方法更有效等等。同時,這樣的研討氛圍也有助于大家互相借鑒。另外,為了公開課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往往還要經歷一個磨課的過程,對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過程都要多次地打磨,并接受骨干教師的指導。這個磨課的過程同時也是教師深度思考、集思廣益、反復推敲并不斷改進的過程。它給教師的專業(yè)體驗是平時常態(tài)課不能實現的。教師打造公開課的同時,也是公開課在打造教師,公開課的磨礪能使教師迅速成長。
三、自我反思,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有學者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這也揭示了教學反思在教師職業(yè)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離不開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的過程。 其一,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行為合理與否。教師應經常審視和檢討自己的教學行為,并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其二,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解決某一個實際問題的帶有規(guī)律性的教學方法。抓住教學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論如何聯系實際的反思,抓住了教學方法運用如何適應實際課堂教學的反思。其三,反思學生的學習過程。素質教育要以“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實現這個目標,教師就要思考學生的學習過程,即思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得如何,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是否得到了發(fā)展,還存在什么問題,從而在今后的教學中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星.論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內在機制[J].中國成人教育,2018(18).
[2]施會華,鄒秀麗.教師專業(yè)成長依靠規(guī)范課堂教學實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