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鄭垂章
參加干校學習,刻苦鉆研原著,大膽解放思想,改革事業(yè)興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 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chuàng)造?!?0 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元年,我們在石油化學工業(yè)部太康干部學校系統(tǒng)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其后經歷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整個歷程,深感政治理論的掌握尤為重要,對邁開改革開放步伐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干部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可以工作而沒有分配工作的要盡快分配工作;年老體弱不能工作的要妥善安排;少數需要做出審查結論的應盡快做出。”1978 年1月,中組部召開中央和國家機關26 個部、委副部長座談會,討論盡快安排待分配干部工作的問題,胡耀邦在會上強調。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地的五七干校結束了學員以下放干部為主,內容以勞動、大批判為主的模式,開始恢復到以培養(yǎng)干部學習理論的軌道。
1978 年,正值粉碎“四人幫”后撥亂反正之年。甄別冤假錯案、右派摘帽、真理標準討論、天安門事件平反、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等重大事件都發(fā)生在這一年。2 月,石化部調集所屬各企業(yè)推薦的600 多人,在河南太康干校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理論學習。
干校地處豫東太康縣常營公社,距許昌80 千米,是1969 年中央國家機關學習黑龍江柳河五七干校經驗創(chuàng)辦的。建校10 年,其間共投資近7000 萬元,培訓了近7000名干部。其實那時主要是勞動、開展大批判,等待解放,重新分配工作。太康干校是地局級建制,設有政治部、理論教研室、生產、保衛(wèi)、后勤等機關處室,當時的校長是我們來校后不久即調任部教育司任司長的王者春。
我們這一期學員來自石油、煤炭、化工三個行業(yè),編為11 個學員隊。大慶油田是工業(yè)戰(zhàn)線的龍頭老大,學員最多,故單獨編為學員一隊。其余各隊是由幾個企業(yè)學員混編而成的。每個隊學員四五十人左右。
我們所在的學員八隊由來自克拉瑪依油田、河南油田、青海油田、北京石油勘探開發(fā)研究院、九化建、十三化建、大連石油七廠等單位學員組成。學員總隊設有黨總支,有專職的總支書記和干事負責學員各隊的學習、思想工作及后勤服務。各學員隊設有黨支部,負責全隊的學習、勞動組織,以及學員日常思想工作及組織發(fā)展。為便于討論,每隊又編了四五個學習小組。
干校學習環(huán)境十分簡陋,生活條件也很艱苦。從干校低矮的圍墻向外眺望,處處是周圍老鄉(xiāng)的田地和低洼水塘。校舍是三角屋頂、青磚墻面,一棟棟前后左右排列的平房,四人一間房舍,一人一個馬扎,行李鋪蓋是自己隨身帶去。講課是在露天,課堂就在高大的泡桐樹下,學員們一個個整齊地坐在馬扎上,腿上放著書本,手里攥著筆,一邊仔細聽講,一邊認真做記錄。風涼颼颼吹著,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著,學員們學習的勁頭十足。
這是粉碎“四人幫”不到一年半,全國各行各業(yè)百廢待興之時,石化部組織的第一個系統(tǒng)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班。課程設置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共產黨宣言》等原著和毛主席的《矛盾論》《實踐論》《論十大關系》等原著為主;學習方式,以自學原著為主,上大課和分組討論相結合,按照教學進度,每學完一篇原著或章節(jié),都要組織全隊或學員總隊進行專題交流。上大課或者大會交流是在露天進行。學員每人端坐馬扎,膝蓋當桌,耳聽手記,心無旁騖。夏日的蟬鳴伴著老師的講課聲此伏彼起,每個學員如饑似渴地認真聆聽中央黨校老師授課。
我們這一期學員都是由各二級廠處推薦、油田一級組織部門審核派出的,年齡在20到40 歲之間。那時學歷的概念還比較淡薄,故而學員的文化程度也參差不齊。雖然閱歷有別,理解能力各異,但是大家的精神狀態(tài)很好,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每次大課結束,大家不約而同都是互相比對、整理課堂筆記。每晚挑燈夜讀,放棄星期天休息,是學員們的家常事。
分組討論成為加深理解的有效形式,每逢討論大家都是爭先恐后,盡其理解,暢所欲言。“現實性在其展開過程中表現為必然性?!睂W習《費爾巴哈論》時,黑格爾的這句話,讓各個小組就現實性與必然性的異同,激烈爭論了整整一個上午。為掀起學習熱潮,各學員隊都辦了“學習園地”板報,并積極給干校廣播室投稿。
1978 年4月5日,中共中央批準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和公安部關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請示報告,決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4 月17 日,我們就已經聽到了傳達。半年之后,黨中央《關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決定的實施方案》才在黨內公布,7 個月之后的11 月18 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才向社會公布。我們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學員們見縫插針排練節(jié)目,活躍文化生活。
5月11 日,《光明日報》發(fā)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學校組織了關于真理標準的講座,講到中央黨校提出國民經濟崩潰的責任問題,劉少奇路線的具體內容問題,等等,令人振聾發(fā)聵,耳目一新。這種理論聯系實際,力圖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闡釋當前黨中央決策的做法,是我們這些長期工作在基層的青年干部以前不可能接觸到的。我們不但對中央的重大決策有了從理論上的深刻理解,而且深切地體會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于指導現實的重要性。
開學不久,學校就把教研室全體教學老師請來,和學員隊的干部們一起座談,面對面聽取意見,共同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由于干校缺少書本,做好課堂筆記極為重要,很多學員常常為筆記記不全而發(fā)愁。
崔晉新緊挨著學員八隊黨支部副書記張佩榮坐。張佩榮原是青海油田黨委秘書,理解能力特別強,又會速記。他邊聽老師講,邊不緊不慢在筆記本上做著各種速記符號,把基本原理和概念記得詳詳細細,下課后把老師講的內容按順序整理成一個相連的路線圖。這讓崔晉新佩服不已。每次課后崔晉新都要對照張佩榮的筆記整理好自己的筆記。一傳十、十傳百,張佩榮的絕活被大家奉為至寶。他還主動給大家輔導,幫助大家理解學習要點。
有一次,在干校的大食堂里聽時事報告。崔晉新馬扎左邊的宋道昌,邊聽報告邊打詩歌腹稿。他愛作詩,常常把自己作的詩念給崔晉新聽。今天他作的詩緊貼報告內容。休息時他把寫在一張稿紙上的一首詩讀給崔晉新聽:“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學馬列相聚干校,祖國昌盛催我奮進,國家興旺吾輩使命,爭先恐后學習理論,獻身石油無上榮光,青春無悔壯志凌云,春意盈然灑滿校園?!贝迺x新念了念,和干校學習目的完全吻合,宋道昌才是才思敏捷。
●當年學員宋道昌(左二)。
●當年學員張佩榮(右二)。
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每一學科的學習結束后,都要安排復習、考試??荚嚥⒉痪心嘤谒烙浻脖呈降淖非髽藴蚀鸢?,而是開卷考。這是引導大家理論聯系實際學風的最好形式。哲學課的開卷題目是《談認識對存在的關系》,張佩榮的答卷題目是《有時候樹的典型為什么叫不響?》主要觀點是:一、所樹立典型不是來源于客觀存在,不是事物本質的客觀反映,帶著觀點下去找例子。二、任意拔高,牽強附會,群眾接受不了。三、實用主義,典型是一團面,拿在手里隨便捏。實質是違背實事求是,是“四人幫”文風的產物。這個試卷后被推薦到全隊進行大會交流,拋磚引玉學習氣氛圍異?;钴S。
●●學員們瞻仰毛主席遺容后,在天安門前留影。
那時干校沒有糧食入庫機械設備,需要人將堆放麥場的糧食裝進麻袋里面,一袋袋搬運進糧庫,再由低到高碼放整齊,在恒溫下長期保存。這活可是一項繁重的體力勞動,必須身體強壯的人才能干得動。“扛糧入庫”前,校方領導專門做了大會動員,明確要求學員八隊在當晚搶運完成這項任務,并請了一位有經驗從事多年管理公糧糧倉的保管員現場指揮。干活前,他先從八隊48名學員中挑選了8 名膀大腰圓、身體強壯的學員參加夜間搬運糧食入庫任務。天剛擦黑,8名搬運員無比自豪地前往麥場集合。
趕到麥場,保管員先給大家講解了搬運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而后一場你追我趕的戰(zhàn)斗打響了。夜晚,天上的星星閃爍,麥場的涼風陣陣吹來,大家按照保管員的吩咐,每人扛起200 斤重的糧食,挺起腰桿,快步如飛從麥場扛到糧庫。麻包在糧倉一袋袋由低到高堆起,越往上堆越難走,前腿拱,后腿蹦,然后雙腿并攏,挺身轉腰擺好糧袋。然后再返回不停地搬運,一直干到午夜,渾身上下被汗水濕得水透。
干校要求每個學員隊除讀書學習和參加農業(yè)勞動外,每天必須出早操,并舉辦會操比賽。崔晉新愛晨練、嗓門大,被大家選為出操帶隊員。出操前他給大家提了幾點要求,引起全隊學員的哄堂大笑。正當他不知所措之時,站在隊列里的張佩榮嘿嘿一笑說:“新疆話太有意思了,你一通說了9個‘嗎’字,我們一定走好,爭取團體拿獎,對得起9 個‘嗎’字的要求?!痹捯粢宦洌犃欣餁夥樟⒓椿钴S起來,大家互相提醒,個個精神抖擻,隊列整齊劃一。我們學員八隊在會操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
學習是緊張的,但課余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三夏、三秋時節(jié),學校組織我們到附近農村收割或插秧,采摘干校種的梨和柿子等。夏季中原大地十分炎熱,大田里的麥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一片金黃色海洋。我們放下書本,拿起鐮刀,品嘗到了農民的艱辛勞苦和收獲的喜悅。
割麥一彎腰就是幾個小時。樊拯民穿件紅背心,不停地揮舞著鐮刀。麥芒劃在肌膚上他也不顧,很快就割到了地頭,累得他撲倒在田埂上大口喘氣??吹絼e人趕了上來,他趕緊爬了起來,繼續(xù)向前揮舞著鐮刀。女學員劉曉丹體質瘦弱,干著干著中暑暈倒在田間,大伙趕緊送她去了衛(wèi)生室。
當黎明的曙光初現,伴隨著清脆的雞叫聲,干校學員宿舍的門口“沙沙”的清掃院落聲音,如清風徐徐過耳。學員們在張勇等的帶領下陸續(xù)來到院子里打掃環(huán)境衛(wèi)生。300 多天每天如此從未間斷。不僅如此,他們在學習討論中積極發(fā)言,主動交流學習體會,成為學員們的表率。鑒于張勇等學員的突出表現,學員隊黨總支在結業(yè)前發(fā)展他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那個年代,沒有手機,全校也僅有幾部座機,電視尚未普及到豫東農村,按現在的說法,我們的學習環(huán)境是“全封閉”。但我們的課余生活并不單調也不枯燥。除每天晚飯后的各項球類活動外,學校隔10天左右都要放映電影,那些剛剛開禁的中外老影片,讓飽受八個樣板戲單調乏味之苦的人們大飽眼福。
雖然是露天放映,塵土飛揚,人聲嘈雜,附近十里八鄉(xiāng)的農民也聞訊趕來,和我們一樣,興高采烈,看得津津有味。為了緩解學習過于緊張的壓力,學校組織我們到附近的常營公社禮堂觀看地方傳統(tǒng)豫劇,請縣豫劇團來校演出,既活躍了文化生活,也增加了我們對地方文化的了解。
為了調劑課余生活,學校利用五一、七一、十一,分別組織了全校性的文藝匯演和歌詠晚會。同學們雖然不都是文藝骨干,但原本也是本單位各方面的活躍分子,學校一要求,不用動員,大家積極響應,邊學習邊排練,自編自導自演。
不參加演出的同學,也都忙前忙后,協(xié)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學校還組織我們到漯河開展游泳比賽,真是用心良苦。通過這些活動,同學們加深了相互了解,也增進了這個臨時集體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套用現在的流行語,就是整個校園充滿了溫馨和諧的氣氛。
那時候,我們生活在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的年代,但是,對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也僅停留在“三個組成部分”、“老三篇”的認知水平。太康干校的系統(tǒng)學習,從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常識開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了一個系統(tǒng)深入的了解。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的細胞商品入手,剖析資本主義,構建了至今無人企及的龐大科學體系,我們深為馬克思的科學論斷折服??梢哉f,干校是我們真正認識、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入門老師。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們對“把握理論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歷史意義”的提法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
理論聯系實際,是我黨一貫倡導的學風。理論之樹常青,在于它的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同學們運用掌握的知識在討論中大膽提出了“引進外資是不是修正主義”、“托拉斯是不是資本主義專有的”等問題。那時正值真理標準大討論之際,距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還有半年多,同學們的大膽思考,輔導老師及學校的寬容引導,使我們的學習沒有淺嘗輒止,而更具挑戰(zhàn)性和探索性—須知那時思想剛開始解放,政治氣候乍暖還寒,還是“口將言而囁嚅”的年代。
短短10 個月的學習,干校引導我們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更重要的是使我們初步掌握了學習理論的正確方法。工作40 年,參加的政治理論學習可謂多矣,唯獨這一次印象最為深刻。在以后幾十年的工作學習中,猶如老牛反芻,一直在咀嚼消化,汲取著豐富的營養(yǎng)。
點評
理論堅定 思想解放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政治上的堅定,來源于理論上的清醒。理論上成熟,才能為政治上成熟提供基礎。講政治,這是領導干部最重要最根本也是最起碼的素質。
船的力量在于帆槳,人的力量在于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思想一旦活潑起來,便能激發(fā)出無窮的動能。沒有不間斷的解放思想,就不會有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