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CNKI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期刊為數(shù)據(jù)來源,以話語標記語為關鍵詞檢索了1998-2018年刊載的期刊,得到文獻共1684篇。通過數(shù)據(jù)處理并導入CiteSpace V,繪制話語標記語研究的關鍵詞共現(xiàn)知識圖譜,并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語用功能、關聯(lián)理論、元語用意識、語篇功能、聽力理解、語料庫等是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研究的熱點主題;從突變詞反映的研究階段看,話語標記語研究分為了兩個階段。
【關鍵詞】話語標記語;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作者簡介】王瑞婷,女,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一、引言
話語標記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人類的日常語言中,掌握好這類詞可以促使我們的交流更加順利的進行,從而達到連貫的作用。學術界對話語標記詞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伴隨著對話語分析的研究。在這一階段,學者們開始對日常交際中的一些標記詞開始感興趣,如so、well、you know、OK等詞。但這一時期,對話語標記詞的研究并沒有劃到專門的領域,直到80年代后才形成了專門領域。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話語標記語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由此出現(xiàn)了兩種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方法:一種是以Schiffrin為代表人物的連貫理論,另一種是以Blakemore為代表的關聯(lián)理論(陳彧,焦嬌 2017)。
二、研究設計
1.數(shù)據(jù)來源。本研究以CNKI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期刊為數(shù)據(jù)來源,檢索標題為“話語標記語”,時間跨度為1998-2018年,進行高級檢索。在檢索結果中剔除不相關文獻后,共獲有效數(shù)據(jù)1684篇(檢索時間為2018年1月30號),并以Refworks格式導出。檢索文獻后,利用Excel和CiteSpace V對二語習得研究相關文獻進行處理分析。
2.數(shù)據(jù)分析及工具。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5.0以及Excel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首先將CNKI導出的Refworks文獻格式轉(zhuǎn)換為CiteSpace可用字段數(shù)據(jù),再進行具體操作。在Citespace操作界面,將時間跨度(Time Slicing)設置為1998-2018年,時間分段(Year Per Slice)為一年;節(jié)點類型(node types)選為關鍵詞(keyword);依據(jù)標準(Selection Criteria)設為Top 50,即提取每個時間分段中排名前50的核心關鍵詞;閾值賦值(Threshold Interpolation)設定C、CC、CCV分別為4,3,2.1。
三、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研究的關鍵詞共現(xiàn)分析
關鍵詞是學術論文寫作的核心部分,能直觀地反映某一學科領域研究的熱點和前沿。圖譜中三角形的大小代表了該關鍵詞出現(xiàn)的頻次,三角形越大表示該詞在來源文獻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越多;關鍵詞的字體大小體現(xiàn)出中心性的強弱,字體越大說明該關鍵詞的中心性越強,即該詞與其他關鍵詞同時出現(xiàn)的幾率大。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研究的關鍵詞共現(xiàn)圖譜中,節(jié)點代表關鍵詞,共有234個;節(jié)點間連線代表關鍵詞的關聯(lián),共有連線801條。
最大三角形出現(xiàn)在關鍵詞語用功能上,說明語用功能在來源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次最多。其次,三角形較大的關鍵詞還有關聯(lián)理論、元語用意識、語篇功能、聽力理解、語料庫、功能等。圖中字體較大,即中心性較強的關鍵詞有關聯(lián)理論、元語用意識、語篇功能、語料庫、well、you know等。
本研究選取了頻次排名前十的關鍵詞,如表1所示。排名第一的關鍵詞是話語標記語,出現(xiàn)頻次為494;其次是語用功能,235次;話語標記,191次;關聯(lián)理論,85次等。將關鍵詞分類,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以話語功能為主的研究,包括了話語的語用功能、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等。其中,對語用功能的研究以特殊的話語標記詞為主,例如對I think (徐程煒,2018)、you know(李瀟辰,2018;柴玉煒,2017)、well(曹靜,2017;徐瑩暉,2017)等。二是以關聯(lián)理論為主的研究。李明珠(2016)在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對話語標記語well的語用功能進行了研究;陳晨(2015)研究的是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話語標記語“So”的語用功能;三是以言語自身為主的研究,包括言語行為、口頭語、言語交際、說話者和聽話者等。其中,話語標記的歸類及性質(zhì)確定由言語行為決定,言語行為的成功實施由話語標記來促進,話語標記沒有語義真值,它促進言語行為的情態(tài)表達(石彥霞,2017)。
四、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研究熱點
在CiteSpace可視化界面,選擇突現(xiàn)(Burstness)按鈕,可呈現(xiàn)1998年至2018年間話語標記語研究領域中的突變詞,即不同階段話語習得研究領域的研究前沿。其中,keywords 代表突變詞,strength為突變強度,begin為突變開始時間,end為突變結束時間,深色加粗線條為突變度發(fā)生顯著變化的時間區(qū)間。檢測到二語習得領域的突變詞有10個,包括了話語、關聯(lián)、標記語、連貫、話語標記語、話語理解、話語生成、元語用意識、so和主觀化。其中突變強度最強的是“標記語”,突變率為6.290;其次是關聯(lián),突變率為6.1226。
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領域研究可分為相互重疊的二個階段,二者之間并不是絕對的割裂。第一個階段是2002年到2009年,屬于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研究的起步階段,涉及到的突變詞有話語、關聯(lián)、連貫、話語理解、話語生成和元語用意識等。結合二次文獻法,以檢測到的突變詞為主題,檢索2002-2009年話語標記語研究期刊,發(fā)現(xiàn)該階段的研究集中在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功能、話語標記詞(well、you know、but、OK、I mean、whatever)、話語標記語認知語用分析、關聯(lián)理論與話語標記語和語料庫等方面。申麗霞(2009)從語用學的角度并結合實例對話語標記語you know的功能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you know的語用功能包括元知識標記功能、提醒功能和銜接功能。徐麗欣(2009)研究的是中國學生在英語口語中對話語標記語使用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在話語標記語使用方面,中國大學生與本族語者存在很大不同;中國學生對oh,I think,well等的使用次數(shù)過多;且中國學生使用話語標記語的情況語境也與英語本族語者有顯著不同。
第二個階段是2010年到2018年,該階段涉及到的突變詞有話語標記詞so和主觀化。結合二次文獻法,以檢測到的突變詞為主題,檢索期刊文獻,發(fā)現(xiàn)這一時期該領域的論文數(shù)量明顯增多,側(cè)面表明話語標記語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較為突出的還是關于話語標記詞研究。以so為例,陳晨(2015)認為“So”的語用功能體現(xiàn)了所有話語標記語的共性,因此他從語用角度分析標記語“So”在小說The Kite Runner中的語用功能, 闡述了“So”在不同文本中不影響話語基本意思和命題的語用作用。胡晉華(2016)在關聯(lián)理論視角下,以《老友記》的劇本為語料,探討了話語標記語so的語用功能,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不同語境中,so的語用功能也不同。馬琳琳(2016)則研究的是《楊瀾訪談錄》中話語標記語so的語用功能,她采用的是Johnstone對so話語標記功能的分類,即指示因果 (causality)、邏輯推理(inferential)、表示動機 (motives)和界限標記 (boundary-marking) 四個方面。
五、結論
通過Cite Space V軟件對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研究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發(fā)現(xiàn):1998-2018年國內(nèi)話語標記語研究的熱點主題有語用功能、關聯(lián)理論、元語用意識、語篇功能、聽力理解、語料庫等;研究前沿包括話語、關聯(lián)、標記語、連貫、話語標記語、話語理解、話語生成、元語用意識、so和主觀化等;從突變詞反映的研究階段看,話語標記語研究分為兩個階段。
參考文獻:
[1]李瀟辰,向明友,曹篤鑫.話語標記語的語義痕跡與語用功能——以You Know為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8.
[2]陳彧,焦嬌.語用負遷移對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影響分析[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7.
[3]陳晨.以關聯(lián)理論為視角看話語標記語“So”的語用功能——以TheKiteRunner為例[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