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麗
摘 要:近年來高校教師師德存在著“不正”、“不精”、“不新”、“不嚴”、“不愛”、“不紅”等問題。教師師德水平與自身生命健康狀況有著密切的關系。新時代教師生命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卻缺少排解壓力的途徑,生命價值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更缺少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只有通過教師、學校、社會三方的共同努力,促進教師生命健康發(fā)展,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師德水平。
關鍵詞: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生命關懷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9)03 — 0171 — 03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國邁入新時代,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急需各種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人才,自然對高等教育事業(y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而師德建設又是高等教育事業(yè)的重中之重,直接決定教育的質量。加強高校師德建設,對提高高校教師整體素質,促進高校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一直以來,高校教師在社會上都倍受尊崇。然而隨著高校的擴建擴招,一些教師對自身要求不高不嚴,導致在師德上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有些甚至觸犯了法律,社會影響惡劣。針對高校師德滑坡的現(xiàn)象,本文將從教師生命成長的角度,認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決的途徑。
一、新時代高校師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不正”——違背倫理法律,造成社會公憤
個別教師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在與異性學生接觸交往時,行為不端、言語不當,出現(xiàn)性騷擾甚至性侵害的行為,給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莫大的傷害和影響;一些教師急功近利,為了評職稱或者追求科研成果,抄襲買賣論文,不顧學術道德,破壞了教師嚴謹鉆研的形象;一些教師為了個人私利,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敗壞校園風氣,等等。盡管這些現(xiàn)象只是發(fā)生在少數(shù)教師身上,但是負面影響很大,嚴重影響高校教師的整體形象。
(二)“不精”——知識更新慢,不能與時俱進
有些教師不求上進,在教學科研上不肯多花時間,不能及時追蹤最前沿的知識動態(tài),導致教學內(nèi)容陳舊過時,無法帶給學生知識的啟迪和寬廣的視野。高校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儲備直接影響著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度,以及課堂與課下教學過程的開展。也就是說,假如沒有真才實學作為教學能力的保障,教師的職業(yè)榮譽便無從談起。
(三)“不新”—— 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
有些高校教師僅僅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教書匠”,只是為了一份工作和謀生需要而教書。當面臨新時代的挑戰(zhàn)和教育教學的困境時,一味抱怨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和學生素質的降低,對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卻敷衍了事。繼續(xù)沿襲舊的教學理念,使用老套的教學方法、落后的教學手段,自然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不利于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四)“不嚴”——教學態(tài)度不認真,不能嚴于律己
“師者所以教天下以道,成天下以德者也。但必一言一動,無處不可以為人模范,方足以言師。”〔1〕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不光是通過教學過程進行,教師本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一些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缺少敬畏感,平時上課遲到早退,接打手機翻閱微信,布置、批改作業(yè)一概敷衍了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五)“不愛”——只教不育,師生零溝通
大學生處于人生轉折期,在與人交往、人生規(guī)劃、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急需有人指導。但是大部分高校教師,除了上課之外較少與學生接觸,很多大班額授課的教師更是面對著學生卻幾乎都不認識。教師為減少麻煩,也不愿意給學生留下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這就導致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只局限在課堂時間,對學生的指導只能是泛泛而談,缺少針對性。
(六)“不紅”——生活態(tài)度消極,負能量滿滿
有些教師生活態(tài)度消極負面,整個人總是負能量滿滿,在課堂上很容易將自身的不良情緒和悲觀的人生態(tài)度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深受其害。 “如果一個教師的靈魂不健全或者萎靡不振,那么,期望他能全身心地關注學生靈魂的成長是不太可能的”〔2〕。人格不健康的教師看問題偏激不客觀,直接影響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二、基于生命關懷的維度剖析高校師德存在問題的原因
高尚的師德來自于教師健康充盈的生命、完整健全的人格、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遠大的人生追求。教師生命如果不能在健康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下生存發(fā)展,教師的師德也不可能盡如人意。所以要加強高校師德建設,有必要認真剖析教師生命中到底出現(xiàn)了什么問題:
(一)教師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很多人以為高校教師工作輕松,不用天天上班,能有什么壓力呢?其實不然,高校教師的收入是跟其所承擔的教學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課題項目、社會工作等掛鉤的,而自身的學歷和職稱又直接影響實際的收入。許多教師面對高房價、撫育子女、健康養(yǎng)老等現(xiàn)實問題,為了提高收入,必須保證相當大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量,同時還要利用業(yè)余時間提升學歷、晉升職稱,申報課題。特別是近年來各高校都忙于迎接各種檢查、評估、建設、升級等,使得教師承擔的工作任務越來越重。與此同時,網(wǎng)絡時代知識更新速度飛快,教學難度大大增強,然而社會、領導、學生對教師的要求卻越來越高,教師要上好課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往往疲于奔命,教師生命一直處在重重壓力和持續(xù)緊張之中。
(二)教師生命價值沒有得到充分認可
在整個社會越來越趨于功利化的背景下,學校更加重視各種硬件的投入和項目課題論文等評比硬指標的達成,對師德的重視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的獎懲力度都不夠。教師生命價值的直接體現(xiàn)僅僅被局限在教學、科研帶來的工資收入上,而教師在師德修養(yǎng)上付出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卻無從衡量。社會對教師的道德期許雖然很高,但教師的社會地位并不高。教師的實際收入遠遠不及公務員,在旅游就醫(yī)等社會服務上也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在金錢價值觀的衡量下,再加上媒體對少數(shù)教師負面新聞的大肆報道,使得“尊師重教”的氛圍越來越淡。社會對教師一味強調(diào)義務和奉獻,卻忽視了教師首先作為一個真實的生命的存在,自然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
(三)教師生命缺少自由發(fā)展的廣闊空間
教師工作是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教師生命需要相對的自由。無論是教學備課還是教研科研,都需要保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但是現(xiàn)在高校的雜事瑣事繁多,填寫各種數(shù)據(jù)表格、申報各種情況信息,報銷課題項目經(jīng)費也是手續(xù)異常嚴格苛刻,這些都耗費了教師大量的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再者,教書育人是需要不斷開闊視野的工作,教師需要新鮮的知識和技能來滋養(yǎng)生命。然而教師因為承擔著較多的教學工作,不愿意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不得不放棄很多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學術交流和技能培訓的機會。此外,每個教師擅長的領域不同,有些精于教學,有些長于研究,然而現(xiàn)在很多學校教學科研都是一個標準,教師少有選擇的自由,生命自然缺失自由發(fā)展的空間。
(四)教師生命欠缺排解壓力的途徑
一方面教師生命缺少排解壓力的時間和機會?,F(xiàn)在高校里競爭激烈,很多教師要犧牲休息時間、壓榨假期來備課搞科研,缺少休閑娛樂放松的時間,致使負面情緒長期積壓。另一方面教師生命也缺少排解壓力的場所。教師在學生面前是榜樣是導師是強者,要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排解壓力;在學校要完成領導指派的各種工作,很難推脫不干;在家里又是頂梁柱,要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在學校講奉獻,在家庭講責任,在社會強調(diào)師德,學校、家庭和社會對教師都過于強調(diào)責任而忽略權力,很少有把教師作為普通生命看待的任何特殊關照,這就導致教師基本上沒有可以示弱發(fā)泄的場所,沒有可以舒緩和排解壓力的有效渠道。
三、圍繞生命關懷開展高校師德建設的途徑
通過對高校教師生命存在問題及原因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開展高校師德建設,離開對教師生命的關懷,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高校師德建設上存在的諸多問題。而要解決教師生命存在的問題,必須依靠教師、學校、社會三方的共同發(fā)力。
(一)教師要增強對自身生命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首先,教師只有真心敬仰和熱愛自己的職業(yè),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不計較暫時的得失,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斷提升教學科研水平。教師只有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不懈追求的事業(yè),才能在敬業(yè)愛生中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在立德樹人的同時不斷提升師德水平;其次,教師要善于調(diào)節(jié)職業(yè)生活和個人生活?!敖處熤挥谐浞窒碛凶陨戆l(fā)展的選擇權,免受職業(yè)生活在時空上對個人生活的擠壓與侵占, 才能體驗到生命的完滿和充盈,才能從職業(yè)生活外的領域得到生命的自由, 獲得超越‘職業(yè)人的新生命?!薄?〕教師要學會休息和放松,讓自己適當享有閑暇,多體驗外面的不同世界,這樣才能更好地豐富自己的生命,更加積極主動地做一名“四有”好教師。
(二)學校要積極順應教師生命成長的需求
首先,學校要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搭建順暢的上升平臺,要看到教師在工作中付出的一切有形的和無形的勞動,并通過各種物質的和精神的形式給予肯定和認可。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機制,充分激發(fā)教師的事業(yè)心和拼搏精神;其次,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高校師德建設上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價教師,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認可的教師行為和形象。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教師生命獲得愛的滋養(yǎng);再次,學??梢酝ㄟ^工會、黨支部、領導接待日等途徑了解教師遇到的各種實際困難,努力幫助他們解決或者出謀劃策;設立健身房、瑜伽室等運動場所并定期開展各種健身活動;設立教師心理咨詢室和中醫(yī)理療室等,幫助教師釋放情緒,舒緩壓力。
(三)社會要切實提高教師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首先,國家應加大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切實提高高校教師的工資待遇,同時在社會服務、醫(yī)療衛(wèi)生、住房保障、健康養(yǎng)老等方面優(yōu)先保障教師的權益。要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讓廣大教師在崗位上有幸福感、事業(yè)上有成就感、社會上有榮譽感,”〔4〕讓教師職業(yè)真正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yè),讓教師減少生存壓力,更好地立德樹人。其次,社會要大力宣揚和倡導尊師重教的風氣,讓教師真切感受到自身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一方面要逐漸提高高校教師的準入門檻,選拔更優(yōu)秀的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切實提高高校教師在社會輿論中的口碑和形象;另一方面,各種媒體和相關組織要多方收集和報道新時代具有高尚師德的先進教師及其優(yōu)秀事跡,讓全社會都形成“尊師重教”的氛圍和習慣,激勵和督促教師向榜樣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
〔參 考 文 獻〕
〔1〕沈璿.建構教師責任倫理制度當議〔C〕.改革開放30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2008:296.
〔2〕John P. Miller. Education and the Soul〔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2000:8~9.
〔3〕易連云 鄒太龍. 教師生命教育的缺場與重構. 當代教育科學〔J〕,2015,(2).
〔4〕陳寶生.讓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y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八一學??赐繂枎熒鷷r的重要講話精神〔N〕.人民日報,2016-12-08.〔責任編輯:侯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