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佳音
轉眼就要到6月份了,一年又要過去一半了。年初立下的那些flag實現(xiàn)了多少呢?每天讀書半小時?每周健身三次?一年去兩個地方旅行?……
太忙了,太累了,沒有時間完成。的確,有時生活就像一場惡心的打地鼠游戲,瑣事、會議、郵件、消息像地鼠一樣無休無止地冒出洞口等你解決。而且,這個時代,還有太多的信息在分散著我們的注意力,刷一下朋友圈,追一會兒劇,聽一會兒課。如潮水一樣的信息將我們淹沒,任何一件事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這種感覺并不好,你討厭讓別人失望,也討厭讓自己失望。
“子彈筆記(Bullet Journal)”創(chuàng)始人賴德·卡羅爾曾是其中一員,甚至更加力不從心,因為他是個多動癥患者?!芭e一個例子,我們站在雨中試圖要把雨滴抓住,而我的注意力就是四處散落的雨滴,我卻想把它們抓住。當時我感覺,自己特別沒有規(guī)劃和條理,也感覺到壓力很大,經(jīng)常會覺得自己沒有什么用處,我觀察了我的同學,發(fā)現(xiàn)他們好像可以很輕松地去做筆記、通過考試,但是對于我來說,似乎這件事并沒有那么容易?!痹谥袊墓_演講中,賴德回憶自己的童年。為此,他開始探索適合自己大腦的學習方法,并都記在了筆記本上,這就是子彈筆記的開始,有點像現(xiàn)在流行的手賬。
很多人的手機上都有各種手賬App,甚至也專門買過筆記本規(guī)劃日程,但生活依然混亂而低效。手賬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記筆記,一種是列清單,但在賴德看來各有利弊,而子彈筆記是兩者的有機結合?!跋到y(tǒng)”是子彈筆記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這個“系統(tǒng)”應該完全符合用戶自己的需求,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更專注、提高自己的效率,它幫助我們把正在做的事情更加條理化、更加清晰,同時也能夠給行動進行指南。
在記筆記的過程當中會有各種類型的反思,這樣的流程被賴德稱之為“反思的過濾器”。他通常會問自己這幾個問題:1.這個問題是否是至關重要的?2.這個問題重要嗎?
“反思”在子彈筆記的體系當中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為任務清單進行瘦身,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更少的事情上,從而讓自己更加專注。
這都是賴德小時候非常希望自己能夠具備的特點,他發(fā)現(xiàn)多動癥迫使他提前解決了數(shù)字時代里人們共同的病癥:缺乏自我意識。他非常喜歡的一句名言是“那些知道自己為什么能活的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都能繼續(xù)活下去”。
后來,賴德把自己使用筆記本的方法推薦給了焦頭爛額的朋友。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朋友在嘗試過后,強烈建議他將這種方法分享出去。于是,他創(chuàng)辦了子彈筆記的官網(wǎng),網(wǎng)站的瀏覽人數(shù)很快就從最開始的幾十人增加到了十萬、數(shù)十萬,到目前已達到了上千萬。
這成了風靡歐美社交網(wǎng)絡的超級筆記術,僅在Ins上,就有270萬的曬圖,是“秘密花園”熱度的2倍多。2015年左右,就有國內的手賬達人在中文網(wǎng)絡世界分享使用子彈筆記的心得。
賴德還出版了書籍《子彈筆記》,今年有了中文版。一個網(wǎng)友試用時在豆瓣上打了三星,立了一個flag:“如果1個月后我還在用,我會改成五星。”一個多月后,他打了五星。有讀者覺得受益良多:“忙碌不代表高效,行動需要有明確的意志指導,‘不經(jīng)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币灿凶x者覺得不過爾爾,與其他時間管理術區(qū)別不大。不過,無論如何,重要的是要開始做。
為了宣傳新書,賴德也第一次來到中國。一天,在密集的采訪之后,他趕在太陽落山之前,爬上北京的景山俯瞰落日下的故宮。這是他當天to do list上的其中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