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磊
摘 要:高校班級團支部和班委會一體化改革是高校共青團改革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它對提升高校班級團組織活力、凝練班級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結(jié)合當前普通高校的工作情況,對高校班級團支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同時對如何構(gòu)建符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班團一體化工作運行機制進行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高校;團支部;班委會;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04-0159-01
一、班級團支部運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班團工作界限不清
高校班級工作事務一般由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安排,部分教師對某項事務具體由團支書或者班長來執(zhí)行往往取決于團支書和班長的能力,由能力強的承擔主要工作職責,使得班團工作沒有清晰的界定。另外,從日常班團工作的范疇來看,班委會工作與學生自身利益更加緊密,因此很多團員認為班委會的重要性高于團支部,造成團支委在班級中的主導作用難以發(fā)揮。
2.工作體制機制不健全
高校許多班級在開展班團工作時,存在班團工作割裂的問題。同時,部分團支部平時工作落實不到位,對“三會兩制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進一步弱化了團支部在班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使得高校班團一體化工作運行機制未能真正構(gòu)建。
3.班團活動形式單一
很多班級班團活動采用教導式、上傳下達式等,形式單一、內(nèi)容空洞,對團員的吸引力不高,導致團員對班團一體化的認可度較低。同時,很多班團活動還存在“重娛樂、輕教育”的現(xiàn)象,在活動的設計策劃上完全為了娛樂大家,教育意義蕩然無存,未能對團員起到真正的思想引領作用。
4.團干部工作力量薄弱
一般高校班團工作由輔導員兼任,由于輔導員本身日常事務較為煩瑣,導致高校團干部人員力量配備不齊,阻礙了班團一體化工作進程。另外,高?;鶎訄F支部支委一般由團支書、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組成,面對新時期團工作的新標準、高要求時,力量顯得較為薄弱,同時部分基層團干部本身存在素質(zhì)不高、工作能力不足等問題,影響了班團一體化工作的推進。
二、構(gòu)建班級團支部一體化運行及作用發(fā)揮機制對策研究
1.進一步厘清班團工作職責
高校要進一步明確團支委和班委會的工作職責和內(nèi)容,確立團支委在班級中的政治核心和管理核心地位,團支委主要負責班級團建事務,而班委會作為班級行政管理機構(gòu),主要職責是在團支委的監(jiān)督指導下開展各項學風建設、文體活動等班級日常管理工作。
2.規(guī)范基層團組織的組織生活
高校要進一步加強規(guī)范基層團支部組織生活制度,制定出臺《基層團支部標準化建設工作手冊》,對團支部落實“三會兩制一課”制度、主題團日活動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推動班級團支部工作朝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方向發(fā)展,不斷提升基層團支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
3.實施團支部活力提升工程
高校要以團支部活動為切入點,實施團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在活動的內(nèi)容和形式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增強廣大團員對團支部活動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同時,高校要開展活力團支部申報立項工作,激勵廣大團支部開展活力提升工作,進而穩(wěn)步推動班團一體化工作。
4.加強班團干部隊伍建設
班團干部隊伍是開展班團一體化工作的關鍵,要按照習總書記對團干部提出的“堅定理想信念,心系廣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錘煉優(yōu)良作風”的要求,對班團干部開展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教育培養(yǎng),要深入實施“青馬”工程,以團校、班團干部培訓班等為主要載體,重點開展黨的理論、團的知識以及團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培訓,強化班團干部對班團一體化的意識,為推進班團一體化工作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賀煜星.“協(xié)同理論”指導下的高校班團一體化運行模式研究[J].才智,2018(22).
[2]秦濤,康瑋.新形勢下高校共青團班團一體化建設研究[J].高校共青團研究,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