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她總擔心同桌干擾自己
曉麗的學習不錯,初中畢業(yè)時憑實力考上了重點高中。看到女兒考上重點高中,她的父母很高興,這離考名牌大學的目標又近了一步。然而,緊張忙碌的高中生活剛剛開始,曉麗卻因為同桌生出了許多煩惱。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曉麗總擔心同桌干擾她學習。
起初,曉麗嫌同桌愛說話。她覺得,這樣一個人坐在身邊,肯定會干擾自己學習的,于是專門找老師要求調(diào)換座位。老師同意了,給她調(diào)換了座位。
曉麗的新同桌不愛說話,按說這次曉麗可以心無旁騖地好好學習了,但是她很快又有了新的煩惱:她怕同桌看到自己學習、寫作業(yè)的情景,怕同桌知道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超過她,更怕同桌看到她作業(yè)做錯了而瞧不起她……反正是各種擔心。
因為剛換過座位,加上這次曉麗隱約感到,自己的問題不是靠換座位就能解決的,于是沒有再跟老師提換座位的事,而是在寫作業(yè)的時候,把靠同桌一側(cè)的手臂支起來,以此遮擋同桌的視線。尤其到了考試的時候,她更是千方百計地在兩人之間設立“屏障”,以期望能夠擋住同桌窺探的目光。
即便這樣,曉麗還是不放心。晚上回到家,她要媽媽當同桌,兩人模擬演示,看她支起手臂能否擋住同桌視線。媽媽說看不到,曉麗才稍稍安心。
就這樣,曉麗每天支著手臂上課、寫作業(yè)、考試,時間長了感覺太累。為了不這么累,她就不在學校上晚自習,而是選擇回家自習。這樣雖然不用防著同桌,但是又會錯過老師講題。思來想去,曉麗覺得還是聽老師講題更重要,不得已回到教室,恢復了以前的晚自習。
這次回到教室,曉麗想了一個辦法,不用支胳膊也能擋住同桌的視線。什么辦法呢?就是把書立起來,放在課桌中間,擋住自己的作業(yè)本。盡管如此,曉麗寫作業(yè)時仍不放心,時不時地瞟同桌一眼,看她有沒有偷看自己。盡管不想讓同桌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但曉麗非常想了解同桌的學習情況,看她是不是超過了自己或者瞧不起自己。
既要好好學習,又要防著同桌,還要打探同桌情況,曉麗要干的事情太多,結(jié)果嚴重干擾了她的學習,造成她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平時不能專心寫作業(yè),考試不能專心答題……常言道:一心不能二用。曉麗操心太多,無法一心一意地學習,結(jié)果成績每況愈下,最近考試年級排名下滑了100多名,落到了班級中下游水平。
曉麗上進心強,把學習看得很重,眼瞅著自己的成績不斷下滑,她實在受不了了,晚上回家跟媽媽哭訴內(nèi)心的苦惱。媽媽一心盼著女兒早日考上名牌大學,如今得知女兒成績下降,心里也很著急。但是她鬧不清寶貝女兒到底怎么了,為什么不能一心一意地專心學習,只能好言勸慰,可越勸女兒的情緒越崩潰。
萬般無奈,通過朋友介紹,她們母女二人來到我的心理咨詢室進行咨詢。
錯誤認為人與人是互損的
從曉麗的敘述中,我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從表面看,曉麗懷疑同桌的種種表現(xiàn),是疑人偷斧心理導致的強迫癥狀。也就是說,曉麗所擔心的同桌對她學習的干擾,實際上并不存在,都是她主觀臆想出來的。這些臆想的念頭,被她在心理上主觀放大,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了強迫癥狀。她的強迫癥狀中,既有強迫行為,比如支起手臂,也有強迫意念,比如心里的疑慮。
經(jīng)過溝通,曉麗逐漸領悟到,她的種種擔心毫無理由,完全是自己多疑造成的。另外,她也領悟到對這種擔心,既不要推進,也不要阻止,最好的辦法是順其自然,這種折磨人的念頭就會自生自滅。
經(jīng)過幾次咨詢,曉麗的困擾有所減輕,但是沒有完全消解??磥恚瑫喳惖膯栴}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根源。
在和曉麗母親的單獨交流中,我了解到,曉麗是家里的獨生女,從小聰明伶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上學后,她學習優(yōu)秀,乖巧聽話,備受老師寵愛。到了初中,她延續(xù)了小學的優(yōu)勢,依然是同學羨慕、老師愛護的班級明星,所到之處,不是鮮花就是笑臉。
考入重點高中后,事情有了明顯變化。重點高中,能考進去的都是學霸。在眾多高手中,曾經(jīng)非常出色的曉麗就沒有那么出色了。加上學業(yè)更加繁重,學生、老師都忙于學習和授課,對她的態(tài)度遠遠沒有初中的同學、老師那么殷勤。曉麗失落之余,暗下決心,努力學習,把失去的優(yōu)勢找回來,然后讓周圍人對她刮目相看。幾次三番的努力,昔日輝煌不但沒有重現(xiàn),還讓曉麗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了懷疑。在這種情況下,她對同桌起了疑心,也由此產(chǎn)生了不少煩惱。
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后,我問曉麗:“上高中后,你失去了初中時的優(yōu)越感,是不是一下子很難接受?”
曉麗的眼圈紅了,點頭承認說:“是的。我感覺自己已經(jīng)非常努力了,但是無論我怎樣努力,卻再也無法重現(xiàn)初中時的輝煌。尤其最近,我的學習不僅沒有進步,反而成績不斷下滑,眼看都跌到下游了。我心里很著急,加上老師、同學對我的態(tài)度沒有以前那么熱情了,所以我對自己產(chǎn)生了懷疑,甚至有了自卑心理?!?/p>
我對此表示理解,說:“初、高中的群體不同。上初中的時候,班級里普通生和尖子生混在一起,尖子生自然鶴立雞群。到了重點高中,班級里是尖子生和尖子生在一起,大家都是仙鶴,如果此時仍然想保持領先,只有少數(shù)幾個特別拔尖兒的學生能夠做到,而大多數(shù)學生都泯于眾人。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每一個到了重點學校的學生都需要坦然面對,并正確理解。但是,你在朦朧中卻覺得是同桌造成了你優(yōu)勢不再,是她妨礙了你提高自己學習成績的?!?/p>
曉麗想了想,承認說:“差不多是吧。所以,我想回家上晚自習;所以,我想自己一個人學習??墒?,這又不現(xiàn)實……”
至此,我找到了困擾曉麗的心理根源。她對人際關系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她認為人際關系的實質(zhì)是互損的,她和同學交往,會給自己帶來損害。在長期的咨詢生涯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青少年對人際關系實質(zhì)的認知都存在誤區(qū)。為什么會這樣呢?
坦誠地說,我覺得這不能怪孩子,要怪就怪我們成人,讓人際關系嚴重扭曲了:凡關系到自身利益的,大家你爭我奪,甚至你死我活。這傳遞給孩子一個錯誤的信息,以為同學關系也是互損的。因此,不少學生像曉麗這樣,不僅不敢和同學交心,還處處提防同學。
人際關系的實質(zhì)是互利的
因此,要從源頭上解決曉麗的困擾,關鍵要調(diào)整錯誤認知,讓她從內(nèi)心深處重新認識人際關系的實質(zhì)。
在后續(xù)的心理咨詢中,我通過生活實例,和曉麗進行了較多的溝通。
首先,我談到了自然界的花草樹木。
我從咨詢室里的一盆花談起。我指著茶幾旁的一盆花,問曉麗:“你看,這個花盆里的花和外面院子里的一簇花,哪個好看一些?”
曉麗說:“都好看?!?/p>
“但是哪個更好看呢?”我追問。
“嗯,還是外面院子里的一簇花更好看,因為它們既燦爛又蓬勃,像云霞一樣,而屋里的花做不到這一點?!睍喳悓嵤虑笫堑卣f。
談到了院子,我又把話題擴展到戶外:“你一定到郊區(qū)游玩過吧?春天來了,郊區(qū)的樹林郁郁蔥蔥,滿眼綠色,讓人看著心情就很舒暢。如果樹林里的樹都被砍伐了,剩下孤零零的幾棵,你還覺得那里好看嗎?還會去那里郊游嗎?”
曉麗說:“當然不會去了。不好看,去了不是瞎耽誤功夫嗎?”
我又給曉麗講了一件我老家的事:“當年我們村,有戶人家引進了優(yōu)質(zhì)水稻進行種植,長勢喜人。鄰居看了非常羨慕,但是他不想自己掏錢買種子,于是偷這戶人家成熟的優(yōu)質(zhì)水稻當種子。不料,他的行為被村人發(fā)現(xiàn),有人告訴了這戶人家。本以為,這戶人家會義憤填膺地打上門去,沒想到對方一笑了之。為什么呢?后來他解釋說,如果四周都種植了優(yōu)質(zhì)水稻,那他田里的莊稼能長得更好。
聽到這里,曉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隨后,我跟曉麗談到了日常生活。
我問她:“學校在春秋天一般都會組織運動會。你認為,一個學生,是他自己參賽時的成績好,還是他和同學們一起參賽時的成績好呢?”
曉麗想了想,說:“幾個人一起參賽時的成績更好一些吧?!?/p>
我又將話題延伸到了學習:“你在家學習過,在學校也學習過。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平心而論,你感覺在哪里學習效率更高?”
曉麗說:“當然是學校。在學校,周圍同學都在努力學習,這種氛圍會感染你也抓緊時間好好學習的?!?/p>
我笑著說:“你說得太對了!那么,這些情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曉麗恍然大悟,說:“您的意思是說,人和人之間不是互損的,而是互利的,對不對?哦,我想起來,在生物課上我們學過一個詞叫‘互利共生。”
我對此表示了肯定:“好,咱們就用這個概念。不僅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互利共生的,人類也是互利共生的,所以歌詞中才會有那句話‘人字的結(jié)構(gòu)是互相支撐。即便是競爭,其本質(zhì)也是互利共生、相互促進的。比如,運動賽事,金牌只有一枚,可大家照樣踴躍參加??梢哉f,大部分參加者明知道拿不到金牌,可還是踴躍報名參加了。為什么?就是因為大家在一起比賽會相互促進,即便拿不到金牌,對自身的成長也有幫助?!?/p>
經(jīng)過幾次討論,曉麗終于認識到了以前的錯誤,扭轉(zhuǎn)了觀念,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互利的。
認識轉(zhuǎn)變了,行動自然就跟著轉(zhuǎn)變了。幾天后,曉麗告訴我,她不再提防同桌了,還主動向同桌示好,買了蛋糕與其分享。同桌很高興,很快做出反饋,也給她帶來了好吃的。于是,兩個小女生的關系明顯“升溫”。慢慢地,曉麗對同桌干擾自己學習的擔心,完全消失了。
最近,曉麗媽媽打來電話說,她的寶貝女兒在上周考試中,年級名次前進了將近100名,不僅找回了自信,和同學的關系還大為改善,得到老師、同學們的一致夸獎。
【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