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軍 孫相俞 萬建美
摘 要:本文簡要分析了鵪鶉蛋蛋殼出現不規(guī)則黑色斑點、蛋殼較厚且不易破損的原因,結果發(fā)現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鈣磷比例均會影響鵪鶉蛋蛋殼。
關鍵詞:鵪鶉蛋;飼料;蛋白質;鈣;磷
正常情況下,鵪鶉蛋蛋殼上有一些不規(guī)則的黑色斑點,蛋殼較厚且不易破損。白殼蛋(蛋殼上無花紋,圖1)或蛋殼上有白點或外表包裹一層白色半透明霧狀物質(圖2)是蛋鵪鶉養(yǎng)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通常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3及復合多維也難起到明顯的效果。本文的目的是簡要分析出現以上蛋殼質量的可能原因。
蛋殼外表面包裹的一層白色半透明霧狀物質為尿酸鹽。當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或動物源蛋白、魚粉、豆粕或全脂大豆等蛋白質源含量過高時會導致體內核酸和嘌呤代謝終產物尿酸生成過多,并隨尿液排出,在蛋經過泄殖腔時附著在外殼膜上形成霧狀。實際生產中,蛋鵪鶉料的粗蛋白含量約21%~22%,非常接近小體型家禽出現核酸和嘌呤代謝能力的上限。在某些因素的誘導下,就會導致腎功能異常。如變質飼料導致氧化應激或飼料鈣磷比例失調。筆者發(fā)現,當蛋鵪鶉養(yǎng)殖戶在全價配合飼料中添加部分過期變質的顆粒料時,外殼包裹霧狀物的蛋比例明顯增加。這可能與飼料中油脂等原料的氧化酸敗,蛋白質及淀粉等營養(yǎng)物質的變質有關。因此,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小蘇打(約0.5%~1%),同時注重飼料的能量蛋白平衡和抗氧化會很好地改善這個問題。
白殼蛋是另一種生產中常見的蛋殼質量問題。為了深入理解其對蛋殼質量的影響與本質,筆者收集不同的鵪鶉蛋樣品,并根據蛋重和蛋殼品質將其分為3組分別進行檢測分析:A級為大蛋,B級為中蛋,C級為白殼蛋。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A級蛋的蛋重、蛋殼重、蛋白重、蛋黃重、蛋殼比例、蛋黃比例及蛋黃/蛋白值均高于B級和C級蛋??梢钥闯霭讱さ埃–級)的蛋殼重量及比例均低于正常蛋。
通過進一步透光率檢查表明,白殼蛋的透光率明顯高于A級蛋和B級蛋(圖3和圖4),說明白殼蛋的蛋殼厚度也較低。
鵪鶉蛋殼色素主要由膽綠素和原卟啉組成,且膽綠素IX和原卟啉IX都是在蛋殼形成的最后階段產生,也就是角質層達到最大分泌量時產生。一般來說,色素越多,蛋殼越厚,耐壓強度也越高,蛋黃重、蛋重、蛋黃/蛋清的比例與蛋殼顏色也有一定關系。也就是說蛋殼顏色越深,蛋殼品質往往越好。當鵪鶉所產蛋的蛋殼斑點顏色變淺,表明鵪鶉的生產性能下降,蛋品質降低,此時殼中鈣含量降低,蛋殼強度也隨之下降。
眾所周知,蛋殼是由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方界石附著在有機支撐物上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還含有少量有機質,鈣的含量在35%以上,鵪鶉產蛋期間,蛋殼中60%~75%的鈣直接由飼料供給,因此飼料中鈣磷是影響蛋殼質量最為重要的營養(yǎng)因素。有研究表明,飼料中的鈣含量低會引起蛋殼厚度降低,進而會提高蛋的破損率。由于鈣磷的消化吸收及體內代謝利用存在密切關系,二者在飼料中需要保持適當的比例才能使蛋殼質量達到最佳效果,磷過高或過低均會導致鈣吸收障礙。
綜上所述,A級、B級和C級鵪鶉蛋的蛋殼質量的差異可能與飼料中鈣磷比例的失衡直接相關,特別是鈣低磷高的鈣磷比例異常。因此,要謹慎考慮蛋鵪鶉料的鈣磷含量及其比例關系。此外,還應考慮維生素D3的影響?!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