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紅
【摘 要】目的:探究針對性護理措施對剖宮產產婦產褥感染的預防效果。方法:對90例剖宮產產婦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與研究組45例(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67%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5.56%,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7.78%,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剖宮產產婦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降低產褥感染的發(fā)生,取得較好的護理滿意率,預后效果良好,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措施;剖宮產;產褥感染;預防效果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產婦由于各種原因采用剖宮產分娩,使得剖宮產在臨床上的應用比較廣泛,而產褥感染是剖宮產后常見的并發(fā)癥,其主要由于病原體侵入生殖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其發(fā)生率較高,會對產婦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會延長產婦恢復情況[1]。因此,為了有效地降低產褥感染的發(fā)生,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2]。在本次研究中,對90例剖宮產產婦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90例剖宮產產婦進行分析,入選時間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隨機分為對照組45例與研究組45例,對照組中,平均為(31.2±2.3)歲。孕周平均為(38.7±2.1)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7例。研究組中,平均為(32.1±2.6)歲。孕周平均為(39.3±2.4)周。初產婦27例,經產婦18例。一般資料對比中,兩組差異不明顯(P>0.05),兩組產婦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應用在對照組中,研究組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需要對產婦產后心理狀態(tài)進行密切關注,了解心理問題發(fā)生原因,并給予有效的疏導。需要加強與產婦溝通,告知家屬陪伴產婦,緩解心理壓力。并告知產婦產褥感染的相關知識,對其加以預防處理。確保產婦能夠積極配合護理,提高其依從性。
1.2.2 基礎護理 需要對產婦的血壓、體溫、脈搏、呼吸等指標變化情況進行觀察,一旦出現異常,需要及時給予應對措施解決。并給予抗生素治療,緩解產婦的疼痛感,對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
1.2.3 衛(wèi)生護理 需要告知產婦加強個人衛(wèi)生護理,尤其是對乳房與會陰部位,需要定期清潔,保持干燥。在乳房部位,需要確保乳頭的干凈與衛(wèi)生,如果乳房過脹或出現皸裂現象,需要及時給予應對措施解決。在會陰部位,需要加強護理,取產婦的半臥位,以便促使惡露排出。每天給予苯扎溴銨對會陰部位進行擦洗或沖洗處理,確保外陰的干燥與清潔。及時給予口腔護理,每天早晚漱口,可以給予漱口液清潔,每次10~15mL,含漱5min左右,確??谇磺鍧嵟c唇部的濕潤。如果產婦存在口腔潰瘍,需要給予氯霉素針劑治療。出現口唇干裂情況,需要每天涂抹紅霉素軟膏或甘油,每天涂抹3次。并且,定期對手術切口部位進行清洗,對其進行消毒處理。同時,需要對肛門進行護理,可以給予高錳酸鉀液進行清洗。
1.2.4 生活護理 需要告知產婦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需要提高產婦的自我保健意識,確保充足的睡眠,合理休息,指導產婦形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的食物,且確保飲食易消化與清淡為主,確保產婦體內的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
1.3 觀察指標
需要對產婦產褥感染、 會陰傷口感染、乳腺炎發(fā)生率進行觀察與記錄。并采用自擬護理滿意度量表進行評分,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與不滿意三類,總分為100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采用%表示計數數據,行χ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研究組產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67%明顯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率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率為95.56%,其中非常滿意26例,比較滿意17例,不滿意2例;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77.78%,其中非常滿意19例,比較滿意16例,不滿意10例;對比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剖宮產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目前大多數產婦采用剖宮產方式分娩,但是剖宮產術后產婦容易出現感染,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尤其是產褥感染與腹部切口感染比較常見[3]。在產褥感染中,其主要發(fā)生原因為:1)剖宮產術后會對產婦的生殖道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改變,由于正常人體內生殖道具有優(yōu)勢菌與厭氧菌,菌群存在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但是剖宮產術后生殖道生態(tài)環(huán)境出現改變,厭氧菌會明顯降低,導致需氧菌明顯上升,從而導致體內菌群出現失調紊亂現象,外來菌會明顯增多,從而會提升感染的概率。2)在剖宮產術后產婦的免疫功能會顯著下降,機體受到感染的概率較高。產婦體內菌群失衡,病原菌會侵入體內,在受損部位或組織中生長與繁殖,并且會擴散到子宮肌層與宮旁組織等部位,與體內原有的細菌共同作用,從而引起產褥感染[4]。另外,在剖宮產過程中,傷口延裂與縫合會對傷口愈合情況造成一定的影響,容易出現切口感染,繼而會誘發(fā)產褥感染的發(fā)生[5]。
為了有效地預防剖宮產后產褥感染的發(fā)生,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對其進行有效的預防。而針對性護理干預,可以對產婦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護理,能夠對高危產婦加以重視,對其加強護理,有效地降低產褥感染的發(fā)生。通過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基礎與生活護理、衛(wèi)生護理等,可以對產褥感染進行有效的預防,取得較好的護理效果,能夠促使產婦術后盡早康復。
綜上所述,在剖宮產產婦中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顯著降低產褥感染的發(fā)生,取得較好的護理滿意率,預后效果良好,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肖學紅.二次剖宮產與首次剖宮產術中出血對比和預防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5,06(11):6667.
[2] 黃麗梅,張庚秀.二次剖宮產婦心理異常的臨床護理[J].中外醫(yī)療,2009,28(14):188189.
[3] 申春華,朱兵,牛長敏,等.護理干預對減輕二次剖宮產術后疼痛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2):180181.
[4] 劉迎春.風險管理在二次剖宮產產婦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5(02):429431.
[5] 蘇艷桃,袁小靜,房春花,等.延續(xù)性護理服務模式在二次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6,06(15):129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