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金玲
一、源起——以外化的“誦讀經典”,內化為品德塑造的契機
近年來,校園內外不斷發(fā)出“倡導誦讀國學經典”的聲音?!芭c經典同行,以圣賢為師,讀經典美文”等相關活動也不斷于校園內外涌現。筆者與所帶的2014屆學生從七年級時,就開啟了“誦讀經典”的嘗試。筆者一直認為經典以精確化、簡潔化、優(yōu)美化的語言代代傳承,必有它的魅力所在。
經典是喚醒人性的著作,可以涵養(yǎng)性情、增長智慧、提升眼界、增進道德勇氣。筆者把“經典誦讀”帶進了班級,希望學生們通過“誦讀《三字經》,與古人居;誦讀《德道經》,與老子謀”。更希望學生們從經典中“讀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強烈社會責任感;讀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抱負;讀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意志和胸懷;讀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讀出‘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理想;讀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為人原則以及‘無為而無不為的聰明智慧”。
而這一讀,就是三年。
二、做法——以班級為主陣地,充分利用課內外的有利資源通過各種途徑開展誦讀活動
在這三年的時光里,筆者帶領班級學生,利用每天早讀課前的20分鐘開展誦讀活動。其中15分鐘大聲朗讀經典著作,5分鐘學唱一首詩歌。把所有需要誦讀的文章,全部制成幻燈片,確定好每天的誦讀內容。經典著作復印人手一份(我們自籌經費);詩歌不復印,每天一首板在黑板上,同學們將其抄在自備的詩歌手抄本里。筆者為學生籌建了一個種類齊全,藏書三百多冊的圖書柜向學生開放,方便他們借閱,這極大的激發(fā)了大家的閱讀興趣,拓展了同學們的閱讀視野。
三、初效——通過誦讀國學經典,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達到潛移默化,內化品德的效果
1.“誦讀經典”,學生學會了做人
讀《弟子規(guī)》,學生們明白了“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的孝悌;讀《孟子》,學生們懂得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讀《論語》,學生們知道了“不學禮,無以立”“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文明禮儀。班級里,處處文明之花在盛開!這,就是經典的感化!
2.“誦讀經典”,學生學會了節(jié)儉
讀《增廣賢文》,學生們明白了什么是“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讀《朱子家訓》,學生們知道了“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課題組選好教材后,復印的工作交給學生。他們會貨比三家,對比哪兒更便宜,更劃算,比老師去復印還要便宜,真正做到少花錢多做事、不花錢干成事,更加深了筆者對“學生的能力是學生練出來的,不是老師講出來的”的理解。這,就是經典的熏陶!
3.“誦讀經典”,學生學會了擔當
讀《岳陽樓記》,學生們明白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讀《孟子》,學生知道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在每天的誦讀活動中,他們會輪流安排一名同學作為負責人,提前一天備好課(查閱書籍,上網找資料,聽錄音等),以便第二天能嫻熟的處理教材,爭取有好的效果。很多學生過后都說,要做好這小老師,得花不少時間和精力。這也令他們對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了更深的體會。同學們通過備課、上課的辛苦體驗,對老師的工作感同身受,加深師生間的理解、溝通,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這,就是經典的陶冶!
4.“誦讀經典”,學生學會了學習
讀《論語》,學生們懂得了學習要“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比缭谡b讀活動中,每一種經典著作,筆者都要求制作成幻燈片的形式展示,班上有一個同學通過自己的不停學習、探索、嘗試,想出了能把WORD文檔轉化為“PPT”(幻燈片)的好方法,在班里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掀起一股認真學習、爭當老師好助手的熱潮,讓學生明白知識就是生產力的道理;也讓筆者更深切的體會到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自覺去追“夢”,就要設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就是經典的促進!
5.“誦讀經典”,學生學會了閱讀
讀《勸學》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讀《勸學文》的“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學生們了解到閱讀的重要性。正如班級圖書柜的設立,讓同學們的閱讀如魚得水,大家看書自學的勁頭很足。通過三年的“經典誦讀”,學生“引經據典”的能力讓人驚訝不已,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顯著提高。再一次驗證了只有掌握科學的方法,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這,就是經典的帶動!
6.“誦讀經典”,學生氣質在轉變
讀蘇軾的《和董傳留別》,明白了什么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非常明顯的就是實驗班的學生的氣質、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都令科任教師贊不絕口。不論是班風,還是學風,均比其它班級更勝一籌。更印證了“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就是經典的啟迪!
四、展望——不忘堅持繼續(xù)探索,于經典誦讀中創(chuàng)設德育新途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三年時光易逝,2014屆學生轉眼就畢業(yè)了,筆者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為自己沒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更進一步的誦讀《老子》、《孟子》、《禮記》、《孝經》等經典感到遺憾。三年的成長、三年的誦讀,讓我們感受到集體誦讀經典的美妙,更讓我們深切體會到經典的誦讀與進一步學習使我們的文化內涵得到豐富。
如今,新一屆的班級里,筆者不忘堅持在班級里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希望能夠繼續(xù)于經典的誦讀中把品德教育內化為學生心靈的需要,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今后,筆者會一直把“經典誦讀”這項活動延續(xù)下去,筆者堅信它對孩子的一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孩子們一起誦讀經典,一同成長,是筆者非常樂意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