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族志與史前考古研究

      2019-06-17 01:22:54杜開立趙茜
      卷宗 2019年15期
      關鍵詞:民族志考古學

      杜開立 趙茜

      摘 要:中國考古學發(fā)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史前考古作為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之初就面臨著無歷史文獻資料可依賴的窘境。本文嘗試分析民族志與考古材料區(qū)別和優(yōu)缺點,結(jié)合實例探尋史前考古文獻理論研究新方向。

      關鍵詞:考古學;史前考古;民族志

      我國考古學自1921年仰韶村遺址發(fā)掘以來,至今已有80余年。特別是在建國以來這半個多世紀里,中國考古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形成一套基本完整的學科體系。隨著中國考古學的快速發(fā)展,及國外考古學理論的傳入,學者的研究中心已逐漸開始從考古材料的積累,轉(zhuǎn)入到對材料進行分析。

      在這里我所談的僅限于史前考古,即沒有文字的史前時期。雖然在早期的考古工作中,已經(jīng)有不少前輩學者,通過收集考古出土資料分析史前社會概況,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考古出土材料傳遞給我們的信息少之又少,且這些材料充滿了偶然性,甚至不乏戲劇性。這些材料多為史前時期人類留下的遺物和遺跡,其中包括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居住遺跡、宗教活動遺跡等等。但這些都是物質(zhì)方面的遺留物,其包含的信息十分有限,特別是關于人類精神生活方面的信息更是有限。所以利用民族志研究考古學問題應運而生,自然就成為我們實現(xiàn)考古學目的的比較可行的方式。

      1 民族志在史前考古中運用的幾點說明

      筆者認為應是引用美國學者布里恩·M·費根的話:“考古學家們接著開始使用一種新方法與近期的社會作類比研究。他們從已經(jīng)知道的往回推,從現(xiàn)在的人們推回到古老的時代。他們開始發(fā)掘有歷史文獻記載的印第安人的遺址,并深入研究它們的內(nèi)涵,運用充分的歷史文獻來闡述他們的發(fā)現(xiàn)。因此,于1890年拍攝的西北海岸印第安人的房屋照片將會用來與發(fā)掘出來的公元1500年的相對近代的房屋作一番比較。如果二者具有相同的特征,那么就可以根據(jù)后者來解釋史前的房屋。這樣就可以將房屋追蹤到比歷史時期的居址早許多個世紀的史前遺址中去?!?在這一段話中布里恩·M·費根提出,由已知的人類活動,去推斷許多個世紀以前未知的人類社會的活動。通過這些材料,現(xiàn)在人根本無法準確認識史前人類的社會生活,特別是涉及到精神生活領域。因此我們只有以民族志為中介,然后把考古材料和民族志進行類比,最后通過這些已知的民族志資料去推測未知的人類社會活動。即通過對近代的,仍處于原始社會的人們的研究去探索史前人類的生活。

      2 民族志運用到史前考古的實例

      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劉莉教授在《中國史前的碾磨石器、堅果采集、定居及農(nóng)業(yè)起源》一文中,用民族志研究考古發(fā)現(xiàn)的石制磨盤磨棒,然后提出下面幾個結(jié)論“第一、中國碾磨石器的主要功能是加工堅果、而不是谷物;第二、采集、加工和食用堅果(尤其是橡子)是全新世早期促進定居生計形態(tài)產(chǎn)生的主要動力之一;第三、在新石器中晚期谷物農(nóng)業(yè)發(fā)展之前的很多地區(qū),橡子可能是淀粉食物的主要來源;而栽培稻和粟的生產(chǎn)在很長時期內(nèi)居次要地位” 。在文中作者為了說明橡子可能是中國谷物農(nóng)業(yè)發(fā)展之前的主要淀粉來源,大量引用民族志,包括北美印第安人的民族志、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民族志等等;同時也大量使用考古出土的證據(jù),包括加利福尼亞的考古材料(7000BP)、日本繩文文化草創(chuàng)期(15,600-11,200cal.BP)的遺址出土材料等等。然后作者提出新穎的觀點-中國新石器時代出土的碾磨石器(石磨盤、石磨棒)的主要功能,可能是用來加工堅果,而不是加工谷物。而其所用的論據(jù),就是作者對世界各地民族志和考古出土的遺物的綜合分析與運用。

      汪寧生先生在《幾種原始技術的探索》中:人類自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穿孔骨針。新石器時代的穿孔骨針者更多。前人對其制作具體過程都未曾復原清楚,一個關鍵問題是當時人們挖孔、鉆孔或磨槽切割成孔時,如何才能避免使纖細脆弱的骨針折斷。先以鐵刀將動物肢骨切下一長條,大于尋常骨針數(shù)倍,作為骨料;再以刀尖在一端挖出孔來,然后在磨石上反復研磨,直到磨成骨針形狀為止,只有先挖孔后磨才能成功。否則,若先將骨料磨細再行挖孔,非折斷不可。

      另外,汪寧生先生在談史前時期肩胛骨器的運用時,根據(jù)民族志把肩胛骨分為五類,其用途、用法均不相同:

      1)刀:以肩胛骨的一側(cè)邊緣磨薄成刃,以骨臼為柄,便可用于切割。澳大利亞阿納姆蘭地區(qū)即用袋鼠肩胛骨制成這種“骨刀”,專供薯類切片之用。

      2)刮:利用肩胛骨寬薄一端略加修正而成。因紐特人有鹿肩胛骨做得刮子,用以刮凈已剝下的獸皮。

      3)炊器:筆者在西盟佤族親見這一民族利用豬肩胛骨做成“鍋鏟”,將骨臼和骨脊部分稍加修整,以便手握。烹煮食物時用以攪拌或鏟清鍋底,有時也可以用來“炒菜”。

      4)鋤:以竹木棒為柄,一端鑿孔或剖開插入骨臼,縛以繩索。北美東部森林及大平原地區(qū)的印第安人即有用?;蚵辜珉喂亲龀傻倪@類工具,用以平整地面,壅土或點種。

      5)鏟:即以肩胛骨安上一個竹木直柄而成。云南景頗族即有牛肩胛骨做的鏟子,稱為“申邊”,用以刮土、鏟草或清除牛糞。

      在研究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肩胛骨器的功能時,經(jīng)過研究汪寧生認為這些肩胛骨做的工具“只能用于土壤表面工作,不能用于挖土”。同時認為河姆渡遺址出土之肩胛骨器“與景頗族的‘申邊形同”。汪寧生在研究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肩胛骨器時,采用了景頗族的民族志,其得出的結(jié)論很是具有說服力。

      3 民族志運用的利弊

      使用民族志可以為我們解釋史前人類的社會活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敖o予人們以啟發(fā),打開人們的眼界,從而幫助建立一種假說或推測?!币苍S得出的結(jié)論能夠證明我們最初的判斷;也許得出的結(jié)論恰和我們早已熟知的結(jié)論完全相左,如其關于史前時期碾磨石器的功能的討論。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民族志在史前考古中的運用也不例外。在這里我拜讀過劉莉的文章。我想說的是,北美的印第安人在幾萬年前就已經(jīng)和亞洲大陸史前人類脫離了聯(lián)系,走向文化獨自發(fā)展的道路;日本的阿伊努人也在末次冰期結(jié)束后基本和中國大陸居民脫離接觸,亦走向文化獨自發(fā)展的道路。是否能采用這些和中國史前文化幾無交流的民族志,來旁證中國史前的人類也食用堅果這一觀點呢?本人尚存疑問。

      我并不否認在面對同樣惡劣環(huán)境的時候,處于同樣生產(chǎn)條件下的史前人類可能會做出相同的反應。但同時也應看到不同的民族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文化,他們的日常生活、勞動方式也有所差異,如現(xiàn)在的歐美人和中國人就存在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等,具體來說,他們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方法、宗教活動、儀式等皆存在不同。因此這些民族志在帶給我們啟示的同時,可能會給我們一種錯誤的導向,在利用民族志時要慎之又慎。

      參考文獻

      [1]布里恩·M·費根(美),曹楠譯:《考古學的目的》,《考古學歷史·理論·實踐》,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3-106頁

      [2]汪寧生:《也談民族考古學》,《汪寧生論著粹編》,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1-28頁。

      [3]R.D.Whitehouse(ed.),The Fact on File Dictionary of Archaeolog, New York:Fact on Fire Inc.1983.p.166.、

      [4]布里恩·M·費根(美),劉國詳譯:《考古學的“中程理論”》,《考古學歷史·理論·實踐》,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7-119頁。

      [5]劉莉:《中國史前的碾磨石器、堅果采集、定居及農(nóng)業(yè)起源》,《紀念何炳棣先生90歲華誕論文集》,2007年。

      [6]陳星燦:《民族考古學之我見》,《考古隨筆》,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94—199頁。

      猜你喜歡
      民族志考古學
      “何以廣州”的考古學觀察
      廣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1:32
      走向理解的音樂民族志
      中國音樂學(2022年1期)2022-05-05 06:48:18
      “民族志”介入式書寫——以彼得·海斯勒作品為例
      名作欣賞(2021年24期)2021-08-30 07:03:04
      認知與傳承:東西方考古學理論差異比較——以新考古學為例
      關于戲曲民族志的思考
      戲曲研究(2021年3期)2021-06-05 07:07:30
      民族志、邊地志與生活志——尹向東小說創(chuàng)作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44
      遼代壙墓的考古學初步觀察
      民族志與非正式文化的命運——再讀《學做工》
      民族志詩學視域下次仁羅布小說的西藏敘事
      西藏研究(2016年6期)2016-02-28 20:53:08
      翁文灝與中國考古學
      大眾考古(2015年3期)2015-06-26 08:20:26
      班戈县| 昌乐县| 偏关县| 隆化县| 楚雄市| 石家庄市| 商河县| 韩城市| 新昌县| 鹤峰县| 仪陇县| 芮城县| 遂昌县| 瑞金市| 安丘市| 墨玉县| 咸宁市| 平顶山市| 临颍县| 荥阳市| 博白县| 佛冈县| 唐河县| 六安市| 五常市| 奎屯市| 封开县| 焦作市| 石狮市| 江城| 昭平县| 宁都县| 常山县| 疏附县| 华容县| 扎兰屯市| 讷河市| 麻江县| 南宫市| 秭归县|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