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麗 (安徽合肥市慶平希望學校)
教師合理組織教學活動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我們來看一項教育學研究-學習金字塔。
從表中可以看出學生主動學習比被動學習的留存率更高。那么教師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呢?筆者擬從以下四個方面略作探究。
很多教師在教授單詞時往往只注重音義,忽略了形義,缺乏學習策略的指導。筆者認為教學單詞時應該做到:
1.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在實際情景中運用所學知識。教學四年級下 Unit1“My school Part A Let’s learn”中序數詞時,不僅要教學課本中的first、second還要根據學校建筑實際教學third、fourth等。
2.注重學習策略的指導。教師應該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策略。例如,學習skirt前復習bird、girl,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通過觀察和比較,讓學生試讀新單詞。再如,教學生運用聯想進行記憶,如教Sunday前出示sun和day。小組討論,總結具有相同結構的單詞football、bedroom、homework等。
教學如果多是照本宣科,就會教出一批不會靈活運用英語的學生。教師向學生問好:“How are you?”,學生整齊劃一地回答“I’m fine,thank you”。那些生病不舒服的孩子也是如此回答。教師實際教學中不僅要教學“I’m fine,thank you”,還要教其它回答,“Just so so(一般般);Not well(不好);Terrible(太差了)”。只有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給予語言支撐,他們才能靈活運用。只要教師做個有心人,多思考、多學習、多發(fā)問,其教學活動才能更有意義。
對于對話,大多教師采用了讓學生看圖、回答問題、跟讀對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而這種教學方式讓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如果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學前給出圖和關鍵詞,讓學生預測內容,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學習抽象、枯燥的語法知識時,教師可以采用靈活、創(chuàng)新、生動、有趣的方式。如教學PEP六年級下Unit2一般過去時后,可以采用“故事接龍”的方式練習過去時。如教師開一個頭,“I had a bad day yesterday...”隨后,學生每人說一句,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由學生共同制定,要求故事有一個自然的結尾。在這過程中,學生可能創(chuàng)造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因為沒有人能預測到下面會發(fā)生什么事,因此吸引了學生認真聽其他學生講述,共同檢測語法錯誤。
總之,作為一線教師一定要開動腦筋,多思考、多創(chuàng)造,也許過程和結果不如設想的理想和完美,但在不斷的探索中,教師的教學活動會逐漸改進,課堂會變得越來越活潑,越來越生機勃勃,越來越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