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萍
[摘 要]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意識,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出現(xiàn)在了小學語文課堂上。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提高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給予學生合理的引導,并保證合作學習的頻率,以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語文教學;合作學習;交流溝通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5-0029-01
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承上啟下的發(fā)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脫離了一二年級的稚嫩,較五、六年級的學生又活躍許多。這一時期學生的塑造性極強,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較易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有極大的幫助。
一、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經(jīng)常聽到教師說:“請大家獨立思考這個問題?!边@些問題包括對課文句子的理解,對文章整體結構的分析。但學生往往呈現(xiàn)的答案不能面面俱到,對于課文的理解也比較片面。而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集合多個學生的不同觀點,類似于“頭腦風暴”,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解決問題,還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同學間的相互討論,既開啟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又建立了彼此的分享意識。
2.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合作學習既帶動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也增強了學生間的競爭意識。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有著強烈的進取心和不服輸?shù)膭蓬^。合作學習勢必會將班級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組與組之間就形成了明顯的競爭關系。而小組間爭相表達的學習態(tài)度,無形中加大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
3.強化學生的表達與溝通能力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通常針對課文的閱讀理解,讓學生各抒己見,表達各自的觀點,從而推動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這有利于學生文本解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一般來說,在每一個學習小組中,成員之間的成績都是存在差異的,也必然存在著擅于表達和不愛發(fā)言的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并且討論過程也是同自己熟悉的小伙伴交流,讓學生少了許多膽怯。久而久之,他們的表達與溝通能力自然就能得到提高。
4.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吸收
學生通常對教師的語言有抵觸,要強迫自己認真去聽才能記住。而合作學習加大了每個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每個學生對于自己參與的過程都會記憶猶新,思考與理解的過程就是對語文知識吸收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代表小組發(fā)言的學生,其吸收知識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二、如何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合作學習
結合小學語文三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語文課堂合作學習的效率。
1.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
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從自身出發(fā)找原因,作為合作學習的指導者,要具備一定的組織與協(xié)調(diào)能力,全面理解合作學習所要布置與傳授的內(nèi)容。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指導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成為學生的朋友,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要合理地把握合作學習的時間、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有能力解決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一切突發(fā)狀況。
2.教師要參與到合作學習中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開來,因此,教師要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例如,對詩詞《題西林壁》的解讀,對“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一句的指導,教師要進行明確的講解,先了解學生對這一句詩的想法,然后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展開解讀,并且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簡化對詩詞的解讀,讓中年級段的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吸收知識。
3.給予學生合理的引導
例如,教學三年級課文《驚弓之鳥》時,教師可以針對課文內(nèi)容組織合作學習,讓學生思考課文內(nèi)容的深意,并且就這一內(nèi)容,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其含義的理解。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使其正確理解課文的含義,避免產(chǎn)生“做什么事都需要小心翼翼”的錯誤想法。
4.保證合作學習的頻率
合作學習方式的出現(xiàn)并不代表對自主學習的否定,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需要不同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要主導合作學習的過程,不能讓部分學生產(chǎn)生依賴心理,即使是合作學習,也要讓每個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
綜上所述,教師是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開展的關鍵成員,科學、合理的合作內(nèi)容設置是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拓寬學習思路的催化劑,全面的教學計劃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其投入到合作學習中,從而形成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能力,并能在未來的語文學習道路上學以致用。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