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安
語言的多樣性在全球都面臨著威脅,而這種威脅往往土著人民感受最深切。據估計,世界上所有的語言中有一半將會在2100年消失,更為悲觀的預測是,近90%的語言將會在本世紀末全部消失,這些語言大部分都是土著語言。這種事情不僅僅發(fā)生在低收入國家,而且在中等收入國家,甚至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也會有。澳大利亞和美國就是極度瀕危語言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我們一定要保護土著人民的文化身份和尊嚴,而且還要保存他們的傳統(tǒng)文化。
現(xiàn)在,越來越少的孩子以傳統(tǒng)的方式來學習他們的土著語言。以前都是從父母和年長的人那里去學,但是現(xiàn)在,即使是父母說土著語言,他們往往也不會把這種語言傳給孩子。而公立學校很少會設置一些課程用他們的母語來教或者用雙語來教,很多老師都不說當?shù)氐恼Z言,而服務產業(yè)和政府部門都使用主流的語言。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只有一些年老的人才能說這些土著語言了。如果我們不盡快采取行動的話,這些語言就會消失,而這些語言如果消失了,那么消失的不僅僅是語言而已,隨之消失的是生活方式、傳統(tǒng)、文化、世界觀。我們失去的是無法估量的傳統(tǒng)知識,這些知識是關于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對于這些土著人來說,他們失去的是身份的核心,他們失去的是他們自己。
2017年12月,在聯(lián)合國土著問題常設論壇的建議之下,聯(lián)合國大會宣告2019年為“國際本土語言年”,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一年主導各項活動。當然,我們知道,僅僅是宣告國際本土語言年,并不可能直接自動改變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情況,但是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意味著聯(lián)合國的成員國在嚴肅地考慮土著語言的問題。國際本土語言年也能夠并且肯定會使各個國家、民間組織、學術機構和土著人自己來采取具體的措施,包括訓練更多的雙語老師,支持父母把語言傳給孩子,或者發(fā)展出一些新的智能手機的應用,以一種有趣、有效的方式來促進土著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傳承。
我們知道語言是極其重要的,我們也意識到保存土著語言就是保存我們共同的文化遺產。我們要保存這些非常珍貴的知識、智慧以及藝術和美的表示形式,因此,讓我們攜手采取實際的行動,來拯救這些行將消失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