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作為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與核心,對學習其他學科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在初中階段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薄弱,無法準確掌握閱讀技巧,甚至是不懂從何下手解答文本中的問題,勢必影響到考試成績的提高。因此研究分析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對提升閱讀教學效率極其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策略,見識淺陋,敬請見諒。
關鍵詞: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9-012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112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diào):“閱讀是整合處理信息,認識萬物,啟發(fā)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最佳途徑?!泵鞔_了閱讀在學習中的位置與作用。閱讀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活動,學習知識也需要閱讀,溝通交流獲得社會信息也不能脫離閱讀。另外,閱讀還具備品質形成、智力開發(fā)、陶冶情操和提高能力等作用,因此初中學生不可缺少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首要任務便是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自覺性。而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關鍵在于教學方法的應用。因此教師應改變教法,調(diào)動學生閱讀欲望,讓他們在豐富的閱讀環(huán)境中自主閱讀。
以人教版《茶館》為例,教師在網(wǎng)頁上搜索有關的視頻供學生欣賞,當視頻播放到鄉(xiāng)婦拉著小孩乞討的畫面時停止播放。讓學生仔細觀察茶館里每一個人的行為與態(tài)度,對他們的行為與態(tài)度加以分析,共同討論。例如王利發(fā)說:“出去吧,這里坐不??!”“這路事兒太多了,太多了!誰也管不了!”引導學生品讀,并詳細描述。這樣學生的興趣不僅得到激發(fā),還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從中了解到王利發(fā)的態(tài)度比較強硬,主要是在動蕩不安的年代,做茶社的他已經(jīng)對這些現(xiàn)象麻木了,加上自己都自顧不暇,更加無暇顧及他人。
可見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閱讀興趣得到充分挖掘,才會自覺投身到其中,提升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的學習能力,讓教師輕松講解知識,促使學生以愉悅的精神態(tài)度去學習、掌握知識,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文章內(nèi)涵,從而促進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提高。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不能消極接受知識,而要主動探索、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對閱讀的創(chuàng)新,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藝術形象,并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對文章加以解讀,讀出新境,讀出個性。
以人教版的《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為例,學生初次了解文本后提出看法:“魯提轄將鎮(zhèn)關西打死,畏罪潛逃,就是一個殺人犯,并不是英雄。”對這種看法,教師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圍繞問題“魯提轄到底是不是英雄”帶領學生尋找富有創(chuàng)意的答案。有的說:“他伸張了正義,并不算犯法?!庇械恼f:“不管怎么樣,打死人就是犯法。他身為武官,更是知法犯法?!苯處熂右赃m當引導:“評價一個人是不是英雄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在當時魯提轄利用特殊方法伸張正義,在人們的心中確實是個英雄?!苯處熢俅我龑В骸八伎紗栴}時應結合當時的情況與文化背景?!庇袑W生說:“由于當時的背景是封建社會,人民有冤無處申。”學生的閱讀視角得到創(chuàng)新,學會從社會角度思考問題。
可知,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意的讀者。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改變“重講解輕閱讀”的教學觀念,重視閱讀的創(chuàng)新性,激發(fā)學生興趣,鼓勵自覺閱讀,并以自己的閱讀方法來解讀、感知文本想要表達的情感。
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學生通過閱讀分析,還能解決文本中出現(xiàn)的問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根據(jù)文本主旨與學生學習特點,拓展延伸閱讀功能,為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奠定基礎。
以人教版《愛蓮說》為例,要想學生體會文章的唯美意境,引導學生深層次了解文章的藝術境界,教師可安排學生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句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感。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文本的插畫,結合實際分析哪些句子描寫蓮之美。學生經(jīng)閱讀展開想象,教師再通過直觀的方式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景色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融入到作者創(chuàng)設的情感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
可見語文學科和其他科目不同,每一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都具有較強的情感因素。只有充分挖掘其中蘊含的情感,并將學生引入到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理意境,撥動學生的心弦,和作者在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才能啟發(fā)思維,增加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了解。
對于語文課堂閱讀而言,不可缺少的就是朗朗的讀書聲,與閱讀教學要求相符。但是僅僅完成閱讀任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堂閱讀的過程中和閱讀結束后仔細思考閱讀素材的內(nèi)涵,體會素材想要表達的情感,啟發(fā)學生深層次理解文本的寫作背景與意圖,強化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杰.試析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15(5).
[2]李瑞林.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J].課外語文(下),2016(5).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李曉秋(1976.2— ),女,漢族,河北泊頭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