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要求學生要具有較強的抽象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學難度較大,而思維導圖則是一種放射性的思維工具,在教學中,能夠將頭腦中的思維過程變得可視化,將復雜的文字用圖像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種方法能將地理教學中的難點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思維導圖的原理將整體性與局部性很好地結合,促進大腦的接收。本文主要探討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地理教學;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1-011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1.113
思維導圖是英國學者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思維導圖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無論怎樣延伸,都有其存在的主干、主題。思維導圖的主要特點是圖文并茂,因為人類大腦對于圖片的接受能力比純文字的接受能力要強。思維導圖的方式更能直觀地將重點、難點呈現(xiàn)在眼前,將線性知識變?yōu)閷蛹壔臉嫾軋D,這樣就可以同時調動大腦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這種深層次的認識和加工的過程能使學生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高中地理學科是一門偏理科性質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抽象能力,在地理課程標準中指出,高中課程性質是集地域性和綜合性、人類活動和地理環(huán)境為一體的學科,其課程目標是學會運用多種方法收集地理信息,盡量可以運用自身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對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鑒于地理課程的目標,因此對高中地理教學有著嚴格的要求。高中地理學習由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構成,必修課程是從學生的知識層面上提出的,選修課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來的。思維導圖從整體上看比較復雜,但是順著每一條分支將每條脈絡整理清楚,就會對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和把握。因此思維導圖的方式與高中地理學科教學能夠很好地相結合。地理教師應該認識到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建立其獨特的思維導圖[1]。
1.高中地理教學的特點。高中地理教學,因為每個學生有著獨特的思維能力,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難度較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能力。高中地理知識難度較大,例如教材中氣候類型的掌握,很多學生在這個章節(jié)都會有困難。因為氣候類型的變化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思維邏輯和想象能力,但如果在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構建一個分支清晰明確的圖形框架,循序漸進地掌握各種氣候類型,以及所有類型的分布地域。思維導圖讓學生對氣候的記憶不再是機械記憶,通過理解記憶,可以掌握得更牢固。
2.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在地理必修二課程中,主要講述的是人口、農(nóng)業(yè)、工業(yè)等人文地理,這些陳述性知識對學生的記憶力要求較高,可以根據(jù)人口、環(huán)境、農(nóng)業(yè)與環(huán)境的關系構建一個清晰的思維導圖,方便學生記憶。但是思維導圖并不是應用于所有的課程中,比較簡單的內(nèi)容,例如教學太陽對地球的輻射影響時,就不用思維導圖教學。一般思維導圖的利用都是在教學內(nèi)容比較復雜的情況下。例如在教學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的形成關系時,又可以引用思維導圖。教師在教學前必須要仔細分辨哪些教學內(nèi)容適合利用思維導圖,如果一味地利用思維導圖,課堂教學也會失去其獨特的優(yōu)勢[2]。
1.提高教學效率。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師在準備學習新內(nèi)容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課堂內(nèi)容所涉及的關鍵詞和學生的疑惑提煉出來,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順帶檢查學生的上課前的預習情況,二是找到學生在哪些內(nèi)容上還存在提升的空間。將有思維導圖的課堂與傳統(tǒng)地理教學課堂相比較,用思維導圖教學的課堂,學生能夠很好地跟隨教師的思路,調動眼睛、耳朵的結合作用,大多數(shù)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步伐,掌握一節(jié)課所講述的重點內(nèi)容。思維導圖是將整體內(nèi)容進行歸納和整理,這要求學生在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因此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學生做筆記的速度和效益[3]。
2.牢固掌握知識,復習方便快捷。根據(jù)知識遺忘規(guī)律,學生在掌握相關知識后遺忘便開始了,但思維導圖就像是記憶的容器,將每一部分內(nèi)容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學生在后期復習時,可以根據(jù)相關脈絡,快速提取知識,不像傳統(tǒng)的復習方式,完全依靠機械記憶和反復做題的方式。因此思維導圖的掌握能方便學生復習。
3.學生構建符合自身實際的思維導圖。教師在教學中,要保證完成課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當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解決眾多問題時,也要向學生傳達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不斷嘗試著構建屬于學生的思維導圖。在開始教學時,可以告訴學生思維導圖的構建方式,讓學生先掌握方法,然后在以后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實踐,當學生能夠熟練地完成一項思維導圖后,就可以讓其獨立完成。在學生完成思維導圖后教師要對其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和檢查。這樣學生的制圖能力和總結知識的能力才會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銳.基于思維導圖的教學設計功能的再開發(fā)[J].浙江教育科學,2011(4):22.
[2]付小英.試論思維導圖在地理教學設計中的應用[J].新課程(下),2009(12):38.
[3]孟成偉.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探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08(6):26.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張永國(1974.3— ),男,漢族,甘肅榆中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