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東
摘 要:我國是人口大國,汽車保有量年年攀升,由汽車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時有發(fā)生,導致一定的人員傷亡,給受害者的家庭帶來沉重打擊。汽車駕駛中的安全隱患較多,因此,為保證駕車安全,避免事故發(fā)生,駕駛員應提高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隱患的研究,養(yǎng)成良好的駕駛習慣,積累相關的駕車技巧。本文分析汽車駕駛的安全隱患,提出預防安全隱患的預防措施,探討特殊情況下的駕車技巧,以供參考。
關鍵詞:汽車駕駛;安全隱患;預防;措施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但人們在享受汽車給人們生產(chǎn)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汽車引發(fā)的交通事故數(shù)量不斷增多,給駕駛員的生命安全構成較大威脅,如何保證駕駛安全,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1 汽車駕駛安全隱患分析
汽車駕駛安全隱患因素較多,包括車輛因素、外部因素、駕駛員自身因素等,都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因此,為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防范這些安全隱患,做好這些安全隱患的分析尤為關鍵。
1.1 車輛因素
汽車行駛過程中,部分構件突然故障、失靈,會引發(fā)安全事故。例如,汽車高速行駛時,如輪胎磨損嚴重,車胎壓不穩(wěn),尤其夏季溫度過高,胎壓升高,容易導致汽車爆胎,情況較為緊急,給駕駛員留下的處理時間不多,如駕駛員處理不當,如緊急制動、猛打方向等,會導致汽車翻轉(zhuǎn),車毀人亡,造成嚴重事故。另外,汽車行駛過程中,制動系統(tǒng)故障,制動失靈,尤其遇到長下坡道路,駕駛員通過制動踏板頻繁制動,剎車片溫度升高,極易導致剎車性能下降、失靈,引發(fā)交通事故。同時,夜間行車時車燈故障,無法照明、雨天行車雨刮器故障等,輕則無法正常行車,重則因干擾駕駛員視線而引發(fā)交通事故。
1.2 外部因素
研究發(fā)現(xiàn),外部因素也是影響汽車駕駛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突發(fā)不良氣候。突發(fā)不良氣候中團霧給汽車的安全行駛構成較大威脅。與大霧不同,團霧受局部地區(qū)微氣候影響形成,預測難度大。團霧猶如落在地面上的云彩,團霧外視線良好,但團霧內(nèi)視線明顯降低,一些駕駛員員駕車進入團霧中,無法看到前方清晰的狀況,容易導致汽車追尾,尤其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團霧,往往會導致多輛車追尾,造成慘重的交通事故。另一方面,路面結冰。冬天路面有積水,晚上路面溫度降低、結冰,路面和汽車輪胎摩擦力減小,汽車制動距離變長,且容易出現(xiàn)甩尾巴現(xiàn)象,大大增加事故發(fā)生率。另外,他人安全意識薄弱。其他駕駛員安全意識薄弱,不按照交通規(guī)則駕車,或行人不顧車輛行駛情況,在路面上亂跑,如“鬼探頭”導致駕駛員來不及反應,引發(fā)交通事故。
1.3 駕駛員自身因素
駕駛員自身因素給汽車駕駛安全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駕駛員心理素質(zhì)差。汽車駕駛中,駕駛員會遇到各種復雜的道路情況,如車輛、行人多,對駕駛員的心理素質(zhì)要求較高。如駕駛員不能冷靜對待,操作失誤,如將油門當剎車,便會引發(fā)交通事故。另一方面,駕車習慣不良。眾所周知,汽車行駛速度較快,駕駛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引發(fā)交通事故。部分駕駛員存在僥幸心理,養(yǎng)成不良的駕車習慣,如看手機、疲勞駕駛等,一些女性駕駛員甚至穿拖鞋、高跟鞋開車等,都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
2 汽車駕駛安全隱患預防措施
駕駛員應在明確駕車安全隱患的基礎上,提高駕車安全意識,及時采取相關的防范措施,具體應注重以下內(nèi)容的落實:
2.1 做好汽車日常養(yǎng)護
為避免汽車自身因素引發(fā)交通事故,保證駕車安全,駕駛員應做好汽車日常養(yǎng)護,保證各個系統(tǒng)處于最佳運行狀態(tài),尤其應認真落實以下內(nèi)容:首先,做好汽車輪胎養(yǎng)護。眾所周知,汽車經(jīng)長時間的使用,輪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磨損,一旦超過限度會增加爆胎機率,因此,駕駛員應做好輪胎磨損程度檢查,及時清除輪胎上夾帶的石子。根據(jù)輪胎更換說明,及時更換磨損嚴重的輪胎,并保持合理的胎壓等。其次,定期檢查剎車系統(tǒng)。剎車系統(tǒng)是保證駕車安全的重要系統(tǒng),重要性不言而喻,駕駛員應根據(jù)汽車使用時間,做好剎車系統(tǒng)各個部分檢查,尤其檢查剎車片磨損情況,磨損嚴重時應及時更換。另外,定期更換優(yōu)質(zhì)的制動液,做好剎車各部件潤滑。最后,注重重要部件養(yǎng)護。汽車重要部件較多,如雨刮器、行車燈、后視鏡等,駕駛員應做好雨刮器、行車燈、后視鏡等內(nèi)容的定期檢查與更換,保證其正常工作。
2.2 重視外部因素影響
外部因素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駕駛員應做好外部因素分析,掌握應對外部因素的技巧,提高駕車安全性。一方面,學習與掌握應對團霧的技巧。進入團霧區(qū)域時,駕駛員應冷靜對待,首先,采用點剎方式逐漸降低車速,給后車反應時間,避免車速迅速降低,后車來不及反應追尾。其次,及時將前后霧燈打開,提高駕駛員視線距離的同時,確保后車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降低交通事故發(fā)生機率。另外,還可打開雙閃,引起其他車輛的注意。最后,根據(jù)視線距離,保持合理的行車速度。如能見度不足50m,車速不能超過20km/h。如能見度在50~100m,車速不能超過40km/h。如能見度在100~200m車速不要超過60km/h。另一方面,提高駕車判斷能力。遇到路面結冰時,駕駛員應延長跟車距離,行駛過程中無特殊情況不要緊急制動。另外,當?shù)缆飞宪囕v與行人較多時,駕駛員應降低車速,禮讓行人,根據(jù)前車行車狀況,隨時制動,尤其為防止“鬼探頭”引發(fā)交通事故,駕駛員應降低車速,認真觀察前方路況,不慌不忙。
2.3 提升駕車綜合素質(zhì)
為保證駕車安全,駕駛員應注重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一方面,保持良好心態(tài)。駕車過程中擁有良好心態(tài),有助于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駕駛員應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頭腦清醒,冷靜應對各種狀況,進行正確的減速、制動操作,尤其應心態(tài)平和,注重禮讓,不開斗氣車。另一方面,養(yǎng)成良好駕車習慣。駕駛員上車后應將安全放在第一位,養(yǎng)成良好駕車習慣,如不疲勞駕駛,駕車過程中不看手機,不接打電話等,集中精力開車,尤其對于女性駕駛員而言,應保持正確的坐姿,穿戴合理,不穿高跟鞋開車,發(fā)型合理,不能影響視線。車中擺放的飾品不能過多,以防干擾視線。另外,注重提升駕車技能。駕駛員應注重總結駕車經(jīng)驗,并注重駕車理論的學習,尤其向經(jīng)驗豐富的駕駛員學習駕車經(jīng)驗,不斷提高駕車水平,不慌不忙,準確操作,靈活應對駕車過程中各種突發(fā)狀況。
3 特殊情況下的汽車駕駛技巧
為保證駕車安全性,駕駛員應掌握特殊情況下的駕車技巧。特殊情況包括夜間、雨天、雪天等。其中夜間駕駛員的視野有限,駕車時應注意以下內(nèi)容:(1)夜間駕車切記疲勞駕駛,控制好車速,不宜過快,保持足夠長的跟車距離,避免躲閃不及引發(fā)追尾事故。(2)會車時,向右打方向盤應注意路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輛。(3)無特殊情況不要超車,尤其路面車輛較多、視線不良時禁止超車。雨天駕車時,一方面,嚴格控制車速,認真觀察路況,會車或遇到行人時應提前鳴笛、減速。另一方面,如雨特別大,雨刮器已失去作用,應注意將車輛停在安全位置,禁止繼續(xù)駕車。雪天駕車前應做好車況檢查,包括除霜加熱器、剎車、燈光、發(fā)動機機油、汽車電池等。另外,應注意平穩(wěn)起步,控制好車速,合理使用檔位,保持均勻的車速。轉(zhuǎn)換時應降低車速,緩慢打方向,尤其制動操作時應輕柔,禁止猛踩剎車。另外,夏天溫度較高,汽車容易發(fā)生爆胎,自燃等情況,因此,駕車前應做好輪胎胎壓檢測,避免溫度高導致胎壓升高,增加爆胎機率。為防止汽車自燃,應做好汽車線路檢查,避免汽車線路老化、短路引發(fā)自燃。同時,及時清理引擎蓋中的枯枝敗葉,禁止私自改裝車輛。車內(nèi)不存放易燃物品,并攜帶滅火器等。
4 結語
汽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由汽車引發(fā)的交通事故不可輕視,要求每位駕駛員提高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隱患防范,保證駕車安全性。本文通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有:
(1)影響汽車駕駛的安全隱患較多,包括汽車自身因素、外界因素、駕駛員自身因素等,因此,駕駛員應提高認識,做好汽車日常維護,及時消除汽車自身隱患。同時,駕駛員應提高心理素質(zhì),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尤其應養(yǎng)成良好的駕車習慣,穿戴合理,集中精力。
(2)駕車中夜間、雨天、雪天等情況特殊,駕駛員的視線受限或道路較滑,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駕駛員應注重學習與積累相關駕車技巧,不爭不搶,放慢車速,保證駕車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全斌. 影響汽車安全駕駛的關鍵因素分析[J]. 時代汽車,2018(04):30-31.
[2]王雙平. 汽車駕駛安全隱患與對策分析[J]. 建材與裝飾,2018(17):243-244.
[3]李文波. 關于我國汽車安全駕駛影響因素的分析[J]. 山東工業(yè)技術,2018(13):196.
[4]王國新. 汽車駕駛安全隱患預防與對策初探[J]. 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6):83.
[5]陳凱. 關于汽車駕駛安全隱患預防與對策的探索[J]. 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18(0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