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萌
沈陽供電公司客戶服務中心計量室大廳內,李巍正注視著屏幕上的每一條數(shù)據(jù)。身為檢定員,他肩負著沈河、渾南兩區(qū)以及另外200余戶,66千伏高壓電量表的檢驗、檢定任務。與多數(shù)家和單位兩點一線的職工相比,李巍的生活堪稱豐富多彩,被朋友們稱為“變臉”青年。
舞臺旁,一間不足10㎡的小開間是李巍的更衣室,也是候場室。狹小的空間被一張摞著演出服的大案子和幾把磨掉漆的木椅占去了一半。李巍跟搭檔正隔著一位找衣服的演員對詞:“你呀,還是有點兒急了,這個地方回身的動作要這樣……”說著,李巍做起了示范。
李巍的相聲夢可以追溯到小學時代。那時候,他每年放假從北京的外公家回來,都能帶回一個小紙盒,里面裝上滿滿20盤磁帶,每盤存著4段相聲,都是外公用收音機錄下來的。在那個娛樂生活并不豐富的年代,每年80段相聲伴隨了李巍的整個童年。
工作后,他聽說老北市的茶社里有相聲專場,便一頭扎了進去。聽了一年多,就躍躍欲試要上臺。后來,李巍帶著一群相聲愛好者跟一家酒吧談妥,利用酒吧下午的歇業(yè)時間,開辦相聲專場,收入與酒吧老板分成。那時候,一場下來,好幾位演員總共才掙幾十元,錢少得沒法分。
如今,即便李巍已經是隆億興的一等演員,有了粉絲,帶了徒弟,可一場演出費還是不足百元。這么做除了真愛,似乎沒有別的理由。
10年前,川劇變臉火遍全國。一次演出前,有人提議加一個變臉節(jié)目。執(zhí)迷于一切新事物的李巍自告奮勇。
他先是在網上買了一整套變臉裝備,按著商家提供的視頻反復琢磨,卻始終摸不到訣竅。
后經朋友輾轉介紹,李巍結識了一位曾在四川學藝的變臉傳人?!斑@不是傳統(tǒng)川劇的變臉道具?!币娒婺翘?,大師瞟了眼他買回來的變臉裝備,拋下這么句話。
從那兒以后,李巍悟出了一個道理:“中華民族最精粹的傳統(tǒng)技藝,都是一代一代師承下來,并經過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精雕細琢才能練就的,絕不是隨隨便便花點兒錢就能買到,相聲是,變臉也是?!?/p>
誰能想到,如今臺上詼諧幽默的李巍,還曾是個 “搖滾青年”。沒進相聲圈前,李巍曾經演奏了10年的薩克斯,后來轉做了鍵盤手,并擁有一支自己的流行搖滾樂隊。
如今,李巍每年都會利用業(yè)余時間承接幾臺文藝演出,譜曲、編劇、導演、舞美……多項全能。年初公司的新春團拜會上,李巍自己創(chuàng)作了開場曲。流行因素與戲曲因素融合,喜慶又不失國韻,從譜曲到唱詞,再到后期錄音制作,全由他一人操刀。
在相聲最不景氣的幾年,李巍又涉足話劇,成為一名話劇演員。最近,他正和遼沈的一批專業(yè)演員合作,籌拍原創(chuàng)話劇《金蓮》,打算去闖一闖南方的戲劇節(jié)。為排練方便,李巍將自己在鐵西的一間房子騰了出來,每晚下班后,這里就成了熱鬧的排練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