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長輝 侯文 李濱 王艷萍
【摘 要】 目的:探究唑來膦酸單藥治療肺癌合并骨轉移的臨床療效。方法:對56例肺癌合并骨轉移患者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采用帕米膦酸治療)28例與研究組(采用唑來膦酸治療)28例,對比兩組療效。結果:研究組治療總緩解率(89.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7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率為7.1%,生活質量評分為(27.8±3.2)分;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25.0%,生活質量評分為(21.3±1.7)分;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肺癌合并骨轉移患者中采用唑來膦酸單藥治療,能夠取得滿意的療效,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唑來膦酸;單藥治療;肺癌;骨轉移
肺癌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屬于一種惡心腫瘤,近年來的發(fā)病率在不斷上升,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該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會造成較大影響,而骨轉移是肺癌晚期的一種并發(fā)癥,患者會出現劇烈疼痛,并且出現運動功能障礙[1]。需要對該病引起重視,給予有效的治療。而唑來膦酸藥物是新型的雙膦酸鹽類藥物,在肺癌合并骨轉移中具有較好的療效。在該項研究中,對56例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56例肺癌合并骨轉移患者進行分析,入選時間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隨機分為對照組(采用帕米膦酸治療)28例與研究組(采用唑來膦酸治療)28例,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13例、15例,年齡為46~76歲,平均為(56.8±3.2)歲。其中肺腺癌9例,肺鱗癌14例,未分化癌5例。研究組中,男性與女性患者分別為15例、13例,年齡為47~78歲,平均為(57.4±3.6)歲。其中肺腺癌8例,肺鱗癌16例,未分化癌4例。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帕米膦酸治療,給予靜脈滴注處理,將90mg帕米膦酸溶于500mL 0.9%的氯化鈉溶液中,每次靜脈滴注的時間為4h及以上,每隔3周治療1次。研究組患者采用唑來膦酸治療,給予靜脈注射,每次采用4mg的唑來膦酸溶于100mL 0.9%的氯化鈉溶液中,每次靜脈注射的時間為15min左右,每隔3~4周治療1次。
1.3 觀察指標
需要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了解,對其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對其療效進行評估,完全緩解:患者癥狀消失,疼痛消失,生活質量顯著提高;部分緩解:患者癥狀顯著改善,疼痛比較輕微,生活質量有所改善;輕度緩解:癥狀改善不明顯,中度疼痛,生活質量輕微提高;無緩解:癥狀無改變。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進行t檢驗;采用n表示計數數據,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治療總緩解率(89.3%)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78.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研究組出現惡心嘔吐1例,發(fā)熱1例,不良反應率為7.1%;對照組出現惡心嘔吐3例,發(fā)熱2例,頭暈2例,不良反應率為25.0%;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治療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為(27.8±3.2)分;對照組
3 討論
肺癌屬于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生率與病死率較高,對人類的生命造成較大威脅。近年來,人們生活與環(huán)境出現巨大改變,而該病的發(fā)生率在不斷上升,其中骨轉移是其常見并發(fā)癥。在臨床上肺癌合并骨轉移通常表現為局部劇烈疼痛,伴有功能障礙的發(fā)生,對患者生活質量會造成較大影響。該病患者大多數為溶骨性破壞,主要是由于腫瘤細胞分泌大量可溶性因子,對破骨細胞活性會造成較大刺激,從而容易引發(fā)骨質的溶解、吸收與破壞[1]。
針對該病的治療,其方法較多,例如藥物治療、姑息性放療等,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雙膦酸鹽藥物在臨床上對該病的應用效果較好,主要是對患者治療時可以在骨小梁表面形成一個護膜,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程度[2]??梢詫ζ乒腔颊叽嬖谝欢ǖ木徑庑Ч?。而在該病治療中,選擇唑來膦酸單藥治療,其療效顯著。唑來膦酸藥物在臨床上屬于新型的雙膦酸藥物,將其應用在該病的治療中,其療效顯著。并且這種治療方法持續(xù)的治療時間較長,主要是借助吸附在患者骨骼上的羥磷灰石晶體,并且在骨骼中會不斷濃集,逐漸由破骨細胞吸收,之后會在細胞質中滯留。這種藥物治療能夠對屁股細胞活性進行抑制,并且能夠促使其凋亡。對患者破骨細胞的吸收進行阻斷,對破骨細胞前體成熟進行抑制,從而可以對腫瘤釋放出來的刺激因子引起的破骨細胞活性進行抑制,對骨鈣的釋放進行阻斷[3-4]。在肺癌合并骨轉移疾病治療中,其療效滿意。需要重視不良反應,其主要不良反應為便秘、腹瀉、嘔吐、惡心等。并且部分不良反應患者會出現低鎂血癥、低磷與低鈣等現象,需要對其進行詳細了解[5]。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總緩解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對唑來膦酸靜脈滴注治療,能夠對肺癌骨轉移患者骨痛感覺進行顯著緩解,取得良好的預后效果。在不良反應率對比中,研究組高于對照組。表明唑來膦酸藥物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在肺癌合并骨轉移患者中,采用唑來膦酸藥物治療,其不良反應包括惡心、頭痛、易疲勞等現象,這些不良反應可以自行消退,或者采取針對處理,促使患者盡快恢復。在生活質量水平對比中,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采用唑來膦酸藥物治療,能夠不斷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
綜上所述,在肺癌合并骨轉移患者中采用唑來膦酸單藥治療,能夠取得滿意的療效,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好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吳京,謝惠英,蔡夢潔,等.肺癌骨轉移患者6項骨代謝指標的變化[J].檢驗醫(yī)學,2016,31(10):904-906.
[2] 杜坤一,葛會泉,鄭紅敏,等.中醫(yī)藥治療惡性腫瘤化療后骨髓抑制研究概況[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3,27(03):147-148.
[3] 王東來,李雅琪,常穎.肺癌骨轉移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30(10):1672-1674.
[4] 孫燕,管忠震,廖美琳,等.肺癌骨轉移診療專家共識(2014版)[J].中國肺癌雜志,2014,11(02):57-72.
[5] 高睿.中藥復方對肺癌化療患者臨床并發(fā)癥改善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