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志興
摘要:借助亨利·列斐伏爾的空間批評理論,從個體的物理空間、社會空間以及心理空間三個空間維度剖析身處美國白人建構的主流社會邊緣地位的黑人鋼琴家唐和白人司機兼助理托尼一路南下的辛苦歷程,探討唐由自我身份認同缺失、自我成長困頓到最終頓悟成長,重拾民族文化身份,重建自身價值,實現(xiàn)自立自強的成長歷程。電影《綠皮書》描摹了黑人男性的成長與所處空間之間的互動關系,彰顯黑人男性勇于打破空間的束縛與限定完成獨立人格的蛻變。
關鍵詞:《綠皮書》;空間批評;男性成長
當?shù)貢r間2019年2月24日晚,奧斯卡熱門影片《綠皮書》不負眾望,最終憑借5項提名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和最佳男配角3項大獎,成為第91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改編自一本美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書,電影《綠皮書》重點講述了美國著名黑人鋼琴家唐同自己的專用司機托尼拿著這本綠皮書開車趕往美國南部九城巡演。探討唐由自我身份認同缺失、自我成長困頓到最終頓悟成長,重拾民族文化身份,重建自身價值,實現(xiàn)自立自強的成長歷程。電影《綠皮書》描摹了黑人男性的成長與所處空間之間的互動關系,彰顯黑人男性勇于打破空間的束縛與限定完成獨立人格的蛻變。
空間理論專家亨利·列斐伏爾在其專著《空間的生產》一書指出“空間從來都不是空洞的,它往往包含著某種定義(Lefebvre,1991:154)”,“空間并非靜止的容器或平臺,也不是一個消極無為的地理環(huán)境(Lefebvre,1991:25)”。任何人所處的社會空間都是一種能動的社會的產物。電影《綠皮書》講述的就是美國著名黑人鋼琴家唐個人由“迷茫--出走--考驗---自我頓悟--自我認同”的成長歷程。唐的個人成長史再現(xiàn)了個人成長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心理空間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互助作用。
一、身份認同缺失
個體所處的外在物理空間的位移會造成個人成長過程中自我身份認同缺失。物理空間是個體感情世界的外在表征,也是社會權力部門所處的地理空間位置所在,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尾等一系列過程都得益于物理空間所提供的地理場所。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南北之間巨大的經濟差距,美國南方種植園與北方的工業(yè)革命在物理空間上具有鮮明的對比。這折射出美國南北之間、黑人和白人之間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的巨大落差。經濟的落后,導致大批民眾未開化和愚昧無知。黑人種族歧視壓抑了人性,泯滅了良知,是對黑人族群的迫害。深受蓄奴制的毒害,美國黑人青年們背負種族主義的壓迫,無論如何努力,他們面對繁華的城市始終覺察到他們處于社會的邊緣族群,他們被驅趕到美國偏遠的邊緣地帶,個人的物理生存空間受到巨大的限制和擠壓。黑人種族仿佛無根的浮萍,到處隨波逐流,內心一直焦慮不安,這些黑人群體極度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最終導致自我身份認同缺失。美國著名黑人鋼琴家唐即使受到了萬人崇拜,憑借自身高超的鋼琴技藝邁進了美國上層主流社會中,但他活動的物理空間也僅限于舞臺之上,正是因為唐的黑人種族身份,他受到種族歧視的壓迫,也只有在舞臺上表演時他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高貴的優(yōu)秀黑人鋼琴家的自我身份才得以被美國白人群體認同。
二、成長困頓
一個人的成長空間包括以物理空間為指向性的地理空間和個體參與從事各項社會活動的社會空間。地理空間為個人的成長提供了棲息地,而社會空間則為個體更好的生存,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獲得感提供了強有力的媒介平臺。社會空間受到擠壓會造成個人性格上的扭曲和困頓?!毒G皮書》中這位大名鼎鼎的鋼琴家唐之所以要做巡回演出,正是由于種族歧視導致黑人群體無法正常的回歸美國白人建構的主流社會中去,影片中唐的人設是一個在紐約經常出入五星級酒店的上層名流,但他一路南下,到種族歧視最為嚴重的南方九城巡演時,一路上能夠住的酒店就只能是標有“綠皮書”字樣的骯臟不堪的汽車旅館,在紐約給眾多白人觀眾演奏節(jié)目前夕,即使是貴賓,他也無法像白人一樣正常地到演出當晚下榻的伯明翰的一家飯店里面就餐,唐甚至被安排在酒店雜物間里面用餐和更換當晚演出服。凡此種種,皆是種族歧視造成的因果。這也是唐一路南下巡演的社會背景,唐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打破種族歧視的疆域,為黑人群體能有更加舒展的社會空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貴的是唐的努力,獲得了美國黑人族群的認同。
三、解除成長困頓
空間理論認為個體的成長需要物理空間、社會空間和心理空間。三種空間為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外部生存空間和個體的生命體驗投射出的大于個體內心對所經歷事件所產生的感悟和認識,就是個體的心理空間。巴赫金認為:“個人的成長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的統(tǒng)一體(巴赫金,1998:230)”。心理空間的外在表征在于個體的動態(tài)形象變化,而個體由“迷茫——出走——考驗——自我頓悟——自我認同”的成長歷程就是個體心理空間走向成熟開放的內在表征。影片《綠皮書》中的名流黑人鋼琴家唐由開始的因黑人身份而被白人歧視,到被自己唱片公司隨意更改自己的演出志向,到最后在黑人小酒館里為本民族的黑人兄弟姐妹演奏而獲得一眾好評和歡呼,凡此種種場面都在說明唐內心世界的不斷成長。影片中的唐被刻畫成一個“漂白過了”的黑人名流,他憑借自己卓越的才華,為自己在美國上層社會贏得一席之地。一開始,為了更好的融入白人生活,唐的所作所為皆以白人為標準,唐出入各種場合皆是西裝革履,油頭粉面;唐從不吃像炸雞一樣的不衛(wèi)生、不健康的垃圾食品,因為只有美國下層人民才會以炸雞果腹。唐也無法得到黑人群體的認同,此刻唐的心理空間是扭曲不堪的,這種心理空間的扭曲和畸形會引發(fā)諸如孤獨、壓抑、焦慮、恐懼和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情緒,最終阻礙其身心健康成長。
個體的健康茁壯成長離不開他者的幫助,這個他者就是個體的成長引路人,他能夠幫助個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閱歷,博聞通古,并引導個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成長個體從而能夠正視自己的價值,實現(xiàn)人生目標。影片《綠皮書》中唐心理成長的關鍵引路人就是和唐一起南下演出雇傭的專用出租車司機托尼。托尼身上這種正直善良的品性一次次的感染著唐,使得唐最終放下心里芥蒂,用平等的姿態(tài)對待同種族的其他黑人兄弟姐妹。托尼奮不顧身地把唐從小酒館中解救出來,托尼勇敢睿智地拿出手槍嚇走打算搶劫唐錢財?shù)暮谌肆髅?,從而幫助唐走出心理困境,重拾自信心。身處美國上層名流社會,一心想要過美國“白人”的生活,唐似乎是缺乏與人相處與交流等基本社會經驗的。而這種經驗的缺失正是這個他所雇傭的白人司機托尼用他的實際行動所填補的,托尼教會了唐怎樣生活,怎樣與命運和不公反抗。
四、結語
《綠皮書》是一部能夠讓觀眾觀影之后,淚腺豐盈而又頓感溫暖的不可多得的影片佳作。影片沒有太過宏大的敘事,反而《綠皮書》更多討論的是主人公唐個人的成長心路歷程。生活在一個充滿種族、性別、文化和階級等眾多壓迫和歧視的社會中,美國黑人男性群體的成長歷程也是同黑人女性一樣異常的艱辛,但黑人男性群體并沒有止步不前,相反,他們敢于追求美好的新生活并為此做出不懈地努力和抗爭。影片《綠皮書》正是美國黑人男性堅持人人生而平等的崇高信仰和與黑暗不公平勢力做斗爭的生動寫照。黑人男性群體在磨難和困苦中不斷成長,在思考中走向成熟,從而重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Lefebvre,Henry.The Production of Space[M].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1991.
[2]巴赫金.小說理論[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高原,曹穎哲.空間批評視域下《家》的女性成長[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2(第37卷第2期):105-108.
[4]曲慧鈺.《綠皮書》:一次旅途,兩種人生[J].世界文化,2019: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