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老子與奧古斯丁的音樂美學

      2019-07-16 07:50:53王恩博
      北方音樂 2019年6期
      關鍵詞:奧古斯丁美學思想音樂美學

      【摘要】從出現(xiàn)音樂以來,就有音樂美學思想的出現(xiàn),剛開始對音樂美學是簡單且模糊的。近年來,隨著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音樂在每個時間段都有不同的發(fā)展主流,人們對音樂的觀點也是隨之變化的,音樂美學在每個發(fā)展階段,存在著特有的內容和形式,而且對于每個階段的美學,不僅有著繼承和發(fā)展,也是對過去時代觀點的揚棄,或是在過去觀點的基礎上做出成就,現(xiàn)代的音樂美學思想,是對過去美學思想的很好的繼承。本文通過比較學的方法,從老子的音樂美學觀點和奧古斯丁的音樂美學觀點進行分析,同時也反映了中西方音樂美學的差異。

      【關鍵詞】老子;奧古斯丁;音樂美學;美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序言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古代哲學著作——《老子》。他在《老子》中提到: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且兩者之間都是相互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而奧古斯丁的觀點是代表西方的美學思想,他的觀點主要是受到基督教、柏拉圖思想、畢達哥拉斯等觀點的影響,形成了他豐富的音樂美學思想。老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奧古斯丁是西方文化的美學代表,通過對他們思想和觀點進行分析,從中找到對美學觀點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也是中西方音樂美學思想的對比。

      一、老子的音樂美學

      老子“道”的思想與藝術相融合,使中國古代藝術體現(xiàn)著特有的韻意,也體現(xiàn)了對藝術盡善盡美的追求。這對于當今的藝術審美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無為”思想。全書一共 有81個章節(jié),其中涉及到音樂方面的只有四個章節(jié),共有20個字。分別是:第二章的“音聲相和”,第十二章的“五音令人耳聾”,第三十五章“樂與餌,過客止”,四十一章的“大音希聲”,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老子以道家思想、玄學人本精神和佛學為依托,是對儒家美學思想的超越?!独献印分兴婕耙魳冯m然只有四句,但卻體現(xiàn)了“道”中音樂的審美特征,“音聲相和”是老子對音樂審美的標準,“五音令人耳聾”是老子對音樂批判的準則,“樂與餌,過客止”是老子對音樂審美的追求觀,“大音希聲”是老子對音樂審美的最高境界。

      (一)“音聲相和”

      《老子》中的“音聲相和” 是音樂美學思想的重要觀點,指的是由五聲調和八音組成的和諧音樂。從中不難看出古人對“音聲”是有一定認識的,他們認為“音聲”是有五調的,如果是只有一個音調的叫做“聲”,要是由五種不同音調相互配合形成的旋律就叫“音”。老子將“音”和“聲”分為兩個不同的概念,把它們看成是一對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矛盾體,老子強調的是“音”與“聲”是相互依存、相互統(tǒng)一的存在關系。[1]不僅體現(xiàn)了老子的辯證法的思想,從中也可以看出老子對音樂的思考,他強調音樂是以不同音調為基礎的,是對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聲音要素的包容。“和”是中國美學的重要范疇,它倡導人們要追求天人合一、人人和同的目標追求。“和”在作為一種音樂理論時,不僅是老子提出的重要觀點,也是被許多古代學者所認同的思想,“以和為美”的音樂美學觀點是符合遠古時期人們的審美理想的。

      (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從表面上來看,老子是在否定音樂,但實際并不是完全的否定,反映的是他對藝術方式存在的音樂更是重視,是一種高于形式的內在美。他認為人追求的應該是安飽,而不是聲色所帶來的娛樂,更是要拒絕私心和欲望。在內心和外表下都要持有相同的單純質樸的品質,只吸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東西。老子在音樂的思想方面,對音樂的審美和思想并沒有完全的否定,只是要求人們在追求審美和藝術的時候,要用淳樸的品質來接受音樂,不應該造成令人目盲、令人耳聾的后果。[2]他所反對的是那些只追求感官的刺激和享受的思想,在他的思想里推崇的是自然美和樸素美,是對自然純樸的崇尚表現(xiàn),這種淳樸才是人們應該追求的思想,同時體現(xiàn)出老子對音樂美學的觀點。

      (三)“樂與餌,過客止”

      “樂與餌,過客止”從表面上看是說音樂與美食能使路上的行人停下腳步,老子認為音樂是動聽的,但它只是在聲音上對人們感官上的沖擊和享受,這種給人外在的感受是浮淺的美,對人的身心健康是沒有好處的?!暗馈钡乃枷胧恰暗跗錈o味”的,“樂與餌”與“道”結合就體現(xiàn)了天地自然和“淡”而“無味”的標準,而“樂與餌”能使“過客止”說明這并不是“無味”的,無味中有味,其味無窮。老子雖然反對當時音樂在形式上的浮華和膚淺,但是老子獨特的審美標準影響了幾千年中華藝術的審美。

      (四)“大音希聲”

      “大音希聲”是老子在哲學中的抽象美學,是指人內心感覺的本質,也是對 “道”的無聲之樂的標準描述,在老子的音樂美學中具有重要的審美意義,是以“道”自然樸素的標準對音樂的追求和界定。[3]老子主張無為就是自然,樸素就是虛靜,沒有聲音就是音樂,而好的音樂就應該是無聲的,這些都是需要人內心感受的東西。老子的觀點往往是對人自身否定的觀點,正因為在這種否定觀的思想下,所以老子對音樂也持有否定的態(tài)度,提出“大音希聲”的觀點實質是從一方面來否定音樂,但是這里所要表達是音樂的另一種境界,主要體現(xiàn)“道”的思想特性,是從具體音樂延伸到音樂教育的目的,體現(xiàn)的是符合“道”的特性的音樂,應該是一種盡善盡美的“無聲之樂”的精神。[2]

      二、奧古斯丁的音樂美學

      奧古斯丁在早斯就全面而系統(tǒng)的學習和吸收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成果。修辭學是當時最完善的人文學科的匯集,他曾專門學習修辭學,并做過修辭學教師,他思想中,特別是早期思想,受古典文化影響非常明顯,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有柏拉圖、畢達歌拉斯、新柏拉圖主義。[3]奧古斯丁的美學思想既豐富又復雜。奧古斯丁的美學思想豐富,是因為他學習并繼承著希臘古典美學多種派別的思想,并把所學的都融合到他以神學為核心的體系當中,奧古斯丁美學思想的復雜性,因為在他的美學中存在各種思想成份,而且在他的各種論述和著作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奧古斯丁認為,對于有事物的美有很多種,形體的美,靈魂的美,感性的美以及理智的美等,認為世界上的美是千姿百態(tài)、五光十色的,但這些所有的美都來自于上帝的創(chuàng)造。

      (一)精神高于物質

      在奧古斯丁生活的時代,藝術是為教會服務的。在教會中,把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進行劃分,稱為七門文藝,其中,在人文學科中有文法、修詞、邏輯三門,自然學科中有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四門文藝。音樂是為教會的利益、信仰、宣揚教義服務的,只有神學是至高無上的,音樂原本是古希臘羅馬時期的自由藝術,后來成為了教會的奴仆,當時的哲學也是為神學服務的。音樂的形式是以宗教儀式中的贊美歌和圣詠的體裁形式來歌頌上帝,但是音樂都是由人來表現(xiàn)的活動,所以作為人的藝術活動難免會投入個人的情感色彩和個人意志等心理因素。在奧古斯丁看來,精神之美是存在于物質美之上的。人類的歌聲總是比鳥兒的歌唱更完美,因為人在歌唱的時候,除了有音調之外還表達了精神上的內容?;胶褪雇降拿朗紫纫苍谟谒麄兊木裰?,與精神的美對比來說,物質的美是相對而短暫的。而至高無上的美是上帝,上帝就是“美本身”。[1]上帝的美并不是世界所呈現(xiàn)出來的外在形象,它是超越人的感官的,也是超越任何具體形象的。對于神性的美,不是任憑感覺就能體會到的,這種神性的美是永恒的、絕對的,奧古斯丁認為這種神性的美只有圣徒們才能真正的領會到,因為必須有真摯的感情和純真的靈魂才能體會。

      (二)新柏拉圖主義

      奧古斯丁一生中有過多次“轉變”,而且都與柏拉圖主義有關?;阶诮毯桶乩瓐D主義中有許多共同的地方,基督教和柏拉圖主義相互作用的轉變,對于兩者促進不同的思想都有著互相吸取的資源。在柏拉圖的“理念”中認為美是客觀屬性,美獨立于人理念的美是非塵世的,非人間的,它是不以人對它的態(tài)度而轉移的,它是永恒的,絕對不變的。奧古斯丁吸收了這種觀點后把柏拉圖美的概念與基督教神學結合在一起,最高的美是上帝——美本身,神的美是感覺所無法達到的,只有心靈才能領悟它。這是奧古斯丁美學理論中的終極物,是它的核心。奧古斯丁的音樂觀也由此而建立起來,這一理論首先由奧古斯丁確立起來,在中世紀進一步發(fā)展,并把音樂進行了分類,第一等級是宇宙音樂,是精神的、無形的、抽象的音樂,第二等級的音樂是人的音樂,它是對第一等級的模仿,是它的影子。[1]第三等級的音樂是世俗的音樂,它直接涉及人的感覺,而與精神無涉,甚至還擾亂心靈。

      (三)畢達歌拉斯學派

      在奧古斯丁那里,關于音樂的理論并不僅僅體現(xiàn)于音樂方面,而更是關于宇宙諧合的理論。這就要提到畢達哥拉斯對他的重要影響。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觀點是,認為事物的美是由“數”來決定的,是事物與事物之間,或是事物中的部分與部分之間的比例、尺度和搭配的結果。對于音樂這種藝術形式來說,它也是一種數學的關系,是將復雜歸于統(tǒng)一、將不協(xié)調變?yōu)閰f(xié)調的一種和諧的關系。奧古斯丁把音樂做為各類藝術之冠,因為它體現(xiàn)了數和秩序的完美結合,奧古斯丁不僅僅有許多十分豐富的關于音樂方面的思想,而且常常沉漫在音樂的力量中。在畢達哥拉斯學派那里,音樂的目的不是迎合感官的愉悅,而是塑造人的靈魂或性格。通過音樂這藝術形式,人的靈魂可以擺脫肉體的羈絆到凈化,而奧古斯丁也對畢達哥拉斯給予了充的肯定。

      三、老子與奧古斯丁音樂美學的比較

      (一)不同點

      與西方文明相比,中國的文化基因中在古代的社會中是沒有信仰的宗教的,是思想的存在來表達對事物的看法,老子倡導的是道家思想,而奧古斯丁信仰的是基督教。當時的西方音樂作為教會的奴仆,是為教會服務的,當時的音樂是祭壇音樂也是西方中世紀的音樂,也是在宗教的領域中逐漸發(fā)展起來的。從神學上來看,老子崇尚的是“無為”的思想,主張的是樸素自然的觀點,推崇順其自然的規(guī)律,他否定有神論。而奧古斯丁認為上帝是至高無上的,上帝的美也是至高無上的美,美的本身就是上帝,他對上帝是懷抱著感激之情,感謝上帝創(chuàng)造這世上所有的事物,人類之所以能看到、感受到這世間的萬物也是上帝所賜予的。

      (二)相同點

      在“和”字上,老子倡導人們追求天人合一、人人和同,又是農業(yè)自然經濟條件下人們普遍的心理追求。奧古斯丁認為音樂這種數的和諧與組成人靈魂的數的和諧之間具有同構性,因此,音樂能夠感染人的靈魂,借助于音樂的和諧之聲,人能夠凈化其靈魂。在音樂上都是贊同和諧的觀點。都拒絕世俗的音樂,直接涉及人的感覺,拒絕與精神無涉,甚至還擾亂心靈的音樂。都主張的觀點是人只求于安飽而不追求聲色娛樂,減少個人的私心欲望,都在追求自然樸素的音樂,要求內心和外表一樣質樸,只吸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東西。

      三、結語

      音樂美學是理論性的學科,是從音樂總體的藝術高度來研究音樂本質的學科,與其他學科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如美學、音樂理論、音樂史學等都是相互關聯(lián),相輔相成的。隨著時代的不同、民族不同,以及文化藝術、音樂生活的變遷等都會影響對音樂美學的觀點。人們的認識在音樂美學中都持有不同的觀點,都是相對的、暫時的,也就因為這樣,不管是在哪個年代,或者是任何某個人的音樂美學思想,以及對音樂美學的研究,都不可能是永久存在的真理,它都是在與時代相關聯(lián),在無限延續(xù)的思維活動中得到實現(xiàn)。老子是中國“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美學的重要的代表人物,奧古斯丁是古典時期美學界的代表,通過對老子和奧古斯丁音樂美學的異同進行比較研究,對研究當代音樂美學體系起到一定的作用。用比較的方法對老子和奧迪斯丁美學的分析,同樣也是對中西方音樂美學思想的一種比較,從個體到整體的思考才能更深刻、更具體地理解不同的特點,為建立新的美學體系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曉冬.奧古斯丁音樂美學思想淺析[J].藝圃,1994(4).

      [2]柏峻霄.萬物的美是他們贊美上帝的聲音——奧古斯丁的音樂美學思想[J].外國美學,2012.

      [3]蔡德予.論老子的音樂美學思想[J].中國音學,2000(4).

      [4]王玫,湯靜.論老子音樂美學[J].音樂創(chuàng)作,2010(4).

      [5]修子建.歐洲中世紀早期的音樂美學思想(節(jié)選)[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7(4).

      [6]莊怡紅.道為樂魂——《老子》音樂美學思想新論[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

      [7]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146.

      [8]陳詠賢.老子音樂美學思想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6).

      [9]汪聶才.新柏拉圖主義對奧古斯丁靈魂思想的影響[J].現(xiàn)代哲學,2011(4).

      作者簡介:王恩博(1994—),女,江蘇省徐州市,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與舞蹈學。

      猜你喜歡
      奧古斯丁美學思想音樂美學
      漫畫
      讀書(2020年7期)2020-07-09 03:46:11
      論奧古斯丁的“根本惡”觀念
      淺析奧古斯丁的原罪論
      淺談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當代意義
      今傳媒(2016年12期)2017-01-09 22:09:17
      音樂現(xiàn)象理解探究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57:04
      格拉斯《沙灘上的愛因斯坦》的音樂美學探討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54:51
      中國傳統(tǒng)音樂美學及其價值的解讀分析
      戲劇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49:08
      蘇百鈞工筆花鳥畫立意研究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32:07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04
      菲利普?錫德尼《為詩辯護》美學思想研究述評
      呼和浩特市| 赣榆县| 临汾市| 安丘市| 贵溪市| 罗平县| 灵璧县| 伊宁县| 高要市| 青阳县| 镇远县| 普定县| 沁阳市| 六枝特区| 唐山市| 邵东县| 阳曲县| 滨海县| 牟定县| 临江市| 嘉荫县| 玉溪市| 德兴市| 嘉禾县| 霍邱县| 长海县| 肇州县| 大田县| 宽甸| 措勤县| 五家渠市| 邳州市| 若羌县| 辽阳县| 康乐县| 浦城县| 丰镇市| 铁力市| 常州市| 绥滨县|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