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松霞,郜海燕,劉瑞玲,韓延超,吳偉杰,陳杭君,*
(1.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茶與食品科技學(xué)院,安徽 合肥 230036;2.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食品科學(xué)研究所,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果品采后處理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果蔬保鮮與加工技術(shù)研究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yè)果蔬保鮮與加工重點實驗室,浙江 杭州 310021 )
芋艿((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tt)俗稱為芋頭,屬天南星科單子葉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云南、四川、貴州、福建、海南、浙江等地均有栽培,其中寧波奉化享有“芋艿之鄉(xiāng)”的美名,奉化芋艿是深受大眾喜愛的蔬菜之一[1-3]。芋艿皮薄、肉質(zhì)厚,因其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逐漸成為人們飲食搭配的食材,其還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性,可清除人體內(nèi)的自由基、預(yù)防糖尿病、降低膽固醇等[4-8]。
鮮切果蔬由于去皮、切分等加工處理導(dǎo)致其色澤褐變、質(zhì)地軟化或木質(zhì)化、風(fēng)味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流失,從而造成腐爛致使其失去商品性[9-11]。芋艿表皮難以去除,尤其是人手接觸后會造成皮膚瘙癢,給烹調(diào)加工帶來諸多不便,通過鮮切加工處理不僅能解決這一問題,且還能擴大芋艿產(chǎn)品的消費市場。芋艿為非呼吸躍變型蔬菜[2],切分導(dǎo)致芋艿呼吸作用、乙烯代謝加強,從而提高其酚酶活性,在氧氣的參與下,酚酶催化酚類物質(zhì)氧化,加速了貯藏期間褐變的進程。芋艿去皮產(chǎn)生的機械損傷破壞了其細胞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使得細胞器中的酚類物質(zhì)外泄被氧化形成褐色聚合物,從而使切面色澤劣變。譚誼談等[12-13]研究多種保鮮方式對鮮切芋艿褐變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保鮮處理能夠抑制褐變發(fā)生的酚酶活性上升以及酚類物質(zhì)被氧化的程度,因此能延緩鮮切芋艿的褐變。此外,王佳宏等[14]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低溫貯藏能保持鮮切芋艿較好的品質(zhì),提高其商品性。
蘋果多酚(apple polyphenols,APP)是蘋果果皮中的天然植物多酚,主要由原花青素、黃酮醇、二氫查耳酮和其他酚酸等組成[15],具有調(diào)節(jié)人體免疫力,防止衰老,輔助治療心血管疾病、炎癥、食物過敏和吸煙所致肺損傷等功能[16]。此外,已有關(guān)于APP處理在部分果品如火龍果[17]和荔枝[18]等保鮮中的研究,但在鮮切芋艿保鮮應(yīng)用中尚鮮見報道。本實驗以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APP處理鮮切芋艿,研究貯藏期間對其褐變及品質(zhì)的控制效果,以期為芋艿保鮮產(chǎn)業(yè)提供一定的借鑒及參考。
芋艿購于浙江寧波奉化基地,挑選大小均一、沒有病蟲害、外觀完整無機械傷的芋艿。
APP(純度80%,食品級) 西安昌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苯酚、濃硫酸 上海凌峰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考馬斯亮藍G250、愈創(chuàng)木酚 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Folin-Ciocalteau試劑 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TA.XT.plus物性測定質(zhì)構(gòu)儀 英國Stable Micro Systems公司;CR-400手持色差儀 日本柯尼卡美能達公司;Bifugo stratos高速冷凍離心機 美國Thermo公司;Cintra404紫外分光光度計 澳大利亞GBC公司;UV-90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XMTD-8222水浴鍋 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MIR-553恒溫箱 日本Sanyo公司。
1.3.1 原料處理與分組
芋艿用200 mg/L的次氯酸鈉溶液浸泡2 min后流水沖洗1 min,晾干,切去表皮,切分為厚度約0.5 cm、大小均一的切片,將切分后的芋艿分別用蒸餾水(CK)或0.3%(質(zhì)量分數(shù),下同)、0.5%、0.7% APP溶液浸泡3 min,然后流水沖洗1 min。瀝干水分分裝于聚丙烯塑料保鮮盒中,用保鮮袋(32 cm×25 cm×0.01 mm)挽口包裝,每盒12~15 片,每組處理3 次重復(fù)(每組處理約24 盒)。置于溫度(10.0±0.5)℃、相對濕度60%~70%條件下定期觀察并每2 d取樣一次測定指標,每次隨機取樣3 盒。
1.3.2 色澤測定
每組隨機取10 片芋艿切片,對其中部采用手持色差儀進行L*、a*、b*值測定,取其平均值。
1.3.3 硬度測定
隨機取10 片芋艿切片采用質(zhì)構(gòu)儀(探頭直徑6 mm)測定硬度,測試模式為TPA,測前速率為1 mm/s,測中速率為2 mm/s,測后速率為5 mm/s,壓縮比為30%,觸發(fā)力為5 g,結(jié)果取平均值。
1.3.4 還原性糖含量測定
參考曹建康等[19]的方法稍作修改。準確稱取1.00 g芋艿研磨樣品于25 mL具塞試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于80 ℃恒溫水浴中加熱30 min。取出冷卻后,過濾浸提液,用20 mL蒸餾水洗滌殘渣,再過濾。將兩次濾液全部收集在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作為還原糖提取液備用。取25 mL刻度試管,分別加入還原糖提取液2 mL和二硝基水楊酸試劑1.5 mL,按照制作標準曲線的方法測定芋艿還原性糖含量。
1.3.5 可溶性糖含量測定
可溶性糖含量測定參考曹建康等[19]的方法。準確稱取1.00 g芋艿研磨樣于25 mL具塞試管中,加入10 mL蒸餾水,沸水浴提取30 min,冷卻后,將全部濾液過濾到100 mL容量瓶中,回收殘渣于具塞試管中,加入10 mL蒸餾水,再次沸水浴10 min后,過濾至同一容量瓶,蒸餾水反復(fù)沖洗殘渣,過濾轉(zhuǎn)至容量瓶,定容至刻度備用。
取25 mL具塞試管,吸取0.1 mL樣品液,分別加入1.9 mL蒸餾水和1 mL苯酚溶液,在5~20 s內(nèi)加入5 mL濃硫酸,搖勻,在室溫下放置反應(yīng)30 min,以蒸餾水作參比調(diào)零,于485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按照標準曲線計算出芋艿的可溶性糖含量。
1.3.6 總酚含量測定
總酚含量的測定參考李巨秀等[20]的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au法進行測定。取1.00 g的芋艿研磨樣,加入5 mL、體積分數(shù)60%乙醇溶液在25 ℃條件下取液浸提2 h,于8 000 r/min、4 ℃條件下離心20 min后,取2 mL上清液加入至25 mL的具塞試管,加入3 mL Folin-Ciocalteau試劑后搖勻靜置5 min,分別加入6 mL 7.5 g/100 mL碳酸鈉溶液,用蒸餾水定容至25 mL,25 ℃下暗反應(yīng)2 h,于波長760 nm處測定其吸光度。
1.3.7 丙二醛含量測定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測定參考Dhindsa等[21]的方法,稱取1.00 g芋艿研磨樣,加入5 mL 100 g/L的三氯乙酸溶液,于8 000 r/min、4 ℃條件下離心20 min,收集上清液低溫備用。取2 mL上清液,加入2 mL 6.7 g/L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混勻后沸水浴20 min,冷卻后再次離心,分別測定450、532 nm和60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MDA含量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c表示反應(yīng)混合混合液中MDA濃度/(mmol/L),c=0.45×(OD532nm-OD600nm)-0.56×OD450nm;V表示樣品提取液總體積/mL;Vs表示測定時所取樣品提取液體積/mL;m表示樣品質(zhì)量/g。
1.3.8 POD、PPO活力測定
稱取1.00 g芋艿研磨樣于10 mL離心管,立即加5 mL 0.1 mol/L磷酸緩沖液(pH 6.8),于8 000 r/min、4 ℃條件下離心20 min,取上清液,即為酶提取液。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的測定參考Kochba等[22]的方法并稍作修改,反應(yīng)體系:0.4 mL酶液+0.2 mL 6 mmol/L愈創(chuàng)木酚+2.4 mL 5 mmol/L的過氧化氫,以蒸餾水為參比,測定反應(yīng)液在室溫條件下420 nm波長處3 min內(nèi)吸光度的變化,以每分鐘吸光度變化0.01為一個酶活力單位(U)。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力測定參考Zauberm等[23]的方法并稍作修改,3 mL反應(yīng)體系:0.2 mL酶液+2.8 mL 10 mmol/L鄰苯二酚,測定室溫條件下反應(yīng)液在470 nm波長處3 min內(nèi)吸光度的變化,以每分鐘吸光度變化0.01為一個酶活力單位(U)。酶活力單位均為U/g,結(jié)果以鮮質(zhì)量計。
1.3.9 PAL活力測定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 ammonia-lyase,PAL)活力的測定參考Zeng Kaifang等[24]的方法并稍作修改。稱取1.00 g樣品組織,加入5.0 mL提取緩沖液(含50 mmol/L pH 8.8硼酸緩沖液+5 mmol/L β-巰基乙醇+40 g/L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2 mmol/L 乙二胺四乙酸溶液)混合勻漿,于8 000 r/min、4 ℃條件下離心20 min,上清液即為酶提取液,低溫備用。取3 mL 50 mmol/L pH 8.8硼酸緩沖液、0.5 mL 20 mmol/L L-苯丙氨酸溶液,搖勻,37 ℃保溫10 min后,加入0.5 mL酶液混合,迅速測定29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再將試管置于37 ℃保溫60 min后測定吸光度,以蒸餾水為參比調(diào)零,以每小時每克鮮樣酶反應(yīng)體系吸光度增加0.01為一個PAL活力單位(U),單位為U/g,結(jié)果以鮮質(zhì)量計。
1.3.10 LOX活力測定
脂氧合酶(lipoxidase,LOX)活力的測定參照曹建康等[19]的方法,并稍作修改。稱取1.00 g芋艿研磨樣品,加入5.0 mL經(jīng)預(yù)冷的pH 6.8磷酸緩沖液(含體積分數(shù)1% Trion-X、4 g/100 mL PVPP),然后于8 000 r/min、4 ℃條件下離心20 min,收集上清液(粗酶液),低溫備用。再取2.775 mL 0.1 mol/L、pH 6.0檸檬酸緩沖液于反應(yīng)體系中,加入0.1 mL、體積分數(shù)0.5%亞油酸,再加入0.2 mL粗酶液。以蒸餾水為參比調(diào)零,在反應(yīng)15 s時開始記錄反應(yīng)體系在234 nm波長處吸光度,每隔30 s測定1 次,測定其180 s內(nèi)的吸光度變化。以每克鮮樣每分鐘吸光度增加0.01為1 個LOX活力單位(U),單位為U/g,結(jié)果以鮮質(zhì)量計。
采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Origin Pro 2017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圖表制作,采用SPSS 24.0軟件的Duncan’s法進行數(shù)據(jù)顯著性差異分析(P<0.05)。除特殊說明外,所有數(shù)據(jù)均為3 次重復(fù)實驗的平均值和標準差。
2.1 APP 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過程中色澤的影響
圖1 芋艿切片貯藏10 d后的外觀圖Fig. 1 Appearance of fresh and APP-treated taro slices during 10 days of storage
果蔬采后色澤極易發(fā)生劣變,如黃化、褐變、綠化等[25]。新鮮芋艿肉質(zhì)呈乳白色,鮮切后在貯藏期間極易發(fā)生褐變。根據(jù)CIELab顏色系統(tǒng)進行分析,L*、a*、b*值分別代表色澤亮暗程度、紅綠程度和黃藍程度[26]。由表1可知,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芋艿切片色澤L*值呈緩慢下降趨勢,在貯藏的0 d各組L*值為82.73,至貯藏末期,各處理組分別下降了24.82%(CK)、18.19%(0.3% APP)、7.25%(0.5% APP)和21.13%(0.7% APP),且各處理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鮮切芋艿的色澤a*值在貯藏期間呈急劇上升,表明芋艿切面紅色偏向加深;CK組a*值從第2天就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P<0.05),整個貯藏過程中a*值由-0.34急劇升至16.53,貯藏末期,各APP處理組a*值在5.07~13.74之間,其值從小到大依次為:0.5% APP<0.3% APP<0.7% APP。鮮切芋艿色澤b*值緩慢升高,各組之間總體上差異不顯著(P>0.05)。從表1和圖1可知,0.5% APP處理組芋艿切片保持較好色澤,表明適宜質(zhì)量分數(shù)的APP處理能夠延緩鮮切芋艿色澤劣變。
表1 蘋果多酚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過程中色澤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APP treatment on color of fresh-cut taro slices during storage
2.2 APP 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過程中硬度的影響
圖2 蘋果多酚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期間硬度的影響Fig. 2 Effect of APP treatment on hardness of fresh-cut taro slices during storage
硬度是評價果蔬質(zhì)地的重要指標,能夠直接反映產(chǎn)品質(zhì)量和消費者的接受度[27]。由圖2可知,貯藏期間CK組鮮切芋艿硬度呈下降趨勢,CK組貯藏至第6天開始就顯著低于其他3 個APP處理組(P<0.05),至貯藏末期下降了70%,而APP處理組保持較高的硬度,且0.5% APP處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芋艿的硬度,貯藏末期其硬度為6.70 kg/cm2,表明APP處理能有效地抑制芋艿貯藏過程中硬度的降低。
2.3 A PP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過程中還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響
圖3 蘋果多酚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期間還原糖(A)和可溶性糖(B)含量的影響Fig. 3 Effect of APP treatment on reducing sugar (A) and soluble sugar (B) content of fresh-cut taro slices during storage
糖類物質(zhì)作為果蔬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為果蔬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由圖3可知,芋艿貯藏過程中還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降低趨勢。貯藏的前2 d,各組還原糖含量急劇降低,隨后緩慢下降。貯藏末期CK組還原糖含量顯著低于0.5% APP組(P<0.05);CK組還原糖含量在貯藏末期僅為初始含量的32.02%,而0.5% APP處理組為初始含量的44.19%(圖3A)。CK組芋艿可溶性糖含量在貯藏末期僅為初始的20.75%,且顯著低于其他3 個APP組(P<0.05),其中0.5% APP處理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為初始含量的42.26%。因此,0.5% APP有利于鮮切芋艿保持較高的糖類物質(zhì)含量。
2.4 AP P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過程中PAL活力和總酚含量的影響
PAL是苯丙烷代謝途徑中的第一個酶,苯丙烷代謝途徑中間產(chǎn)物及進一步轉(zhuǎn)化的產(chǎn)物酚類、類黃酮等可以被酚酶氧化形成褐色聚合物,從而導(dǎo)致組織褐變[27]。如圖4A所示,貯藏過程中PAL活力呈上升趨勢,CK組和0.7% APP組從第2天開始就急劇升高,且2 d后顯著高于0.3%、0.5% APP組(P<0.05),并在第8天達到活力高峰,貯藏末期0.3% APP與0.5 % APP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適宜質(zhì)量分數(shù)的APP處理能延緩PAL活力高峰的出現(xiàn)。
如圖4B所示,鮮切芋艿在貯藏過程中總酚含量呈現(xiàn)先降低后升高趨勢,可能是切分導(dǎo)致前期組織生理活動旺盛,增加了總酚的消耗及氧化,導(dǎo)致總酚含量降低,貯藏末期CK組顯著高于0.5%、0.7% APP組(P<0.05),高于0.3% APP組,但與其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是由于APP處理能延緩PAL活力升高,從而抑制貯藏后期酚類物質(zhì)的合成速度,抑制褐變。
圖4 蘋果多酚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期間PAL活力(A)和總酚含量(B)的影響Fig. 4 Effect of APP treatment on PAL activity (A) and total phenol content (B) of fresh-cut taro slices during storage
2.5 APP 處理對鮮切芋艿POD和PPO活力的影響
圖5 蘋果多酚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期間POD(A)和PPO(B)活力的影響Fig. 5 Effect of APP treatment on POD (A) and PPO (B) activities of fresh-cut taro slices during storage
POD和PPO能催化酚類化合物的氧化,導(dǎo)致組織發(fā)生褐變,可通過抑制氧化酶活力來延緩果蔬褐變的發(fā)生[28]。如圖5A、B所示,鮮切芋艿貯藏期間POD和PPO活力呈先升后降趨勢,貯藏至8 d時,各組的POD活力出現(xiàn)高峰,此時0.3%、0.5%和0.7% APP組POD活力分別為CK組的93.47%、62.77%和80.18%,從第6天開始,0.5% APP組的POD活力顯著低于其他3 個組(P<0.05),貯藏末期CK組活力最高,且顯著高于0.5% APP組POD(P<0.05)。PPO活力高峰出現(xiàn)在第4天,此時,0.3%、0.5%和0.7%分別為CK組的85.78%、74.41%、83.63%。4 d后各組PPO活力緩慢降低,整個貯藏過程中,0.5% APP組的PPO活力最低,且貯藏末期顯著低于其他3 個組(P<0.05)。表明適宜質(zhì)量分數(shù)的APP處理能夠抑制鮮切芋艿酶促褐變的進程。
2.6 APP處理對鮮切芋艿LOX活力和MDA含量的影響
MDA含量可作為衡量膜脂過氧化程度的直接指標,MDA的積累與LOX活力變化有關(guān)[29-30]。如圖6A、B所示,芋艿切片貯藏期間的LOX活力和MDA含量都呈上升趨勢。貯藏末期CK組的LOX活力顯著高于各APP組(P<0.05),CK組LOX活力分別是0.3%、0.5%、0.7% APP處理組的1.30、1.58、1.26 倍。第4天以后,CK組的MDA含量顯著高于APP處理組(P<0.05),至貯藏末期CK組MDA含量依次為0.3%、0.5%、0.7% APP處理組的1.12、1.39、1.08 倍。因此,說明0.5% APP處理能夠延緩芋艿切片貯藏過程中的膜脂過氧化進程。
圖6 蘋果多酚處理對鮮切芋艿貯藏期間LOX活力(A)和MDA含量(B)的影響Fig. 6 Effect of APP treatment on LOX activity (A) and MDA content (B)on fresh-cut taro slices during storage
細胞膜完整性和細胞結(jié)構(gòu)的變化會影響果蔬采后組織硬度[31],切分傷口致使膜脂過氧化和衰老介導(dǎo)應(yīng)激下的膜完整性喪失,導(dǎo)致滲透性溶質(zhì)滲漏到細胞外,使組織出現(xiàn)失水和結(jié)構(gòu)松弛,從而導(dǎo)致果蔬硬度下降[32]。貯藏后期CK組的芋艿切片硬度急劇下降,而APP處理抑制了硬度的下降,且0.5% APP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芋艿切片的硬度,主要是由于APP處理抑制了鮮切芋艿細胞膜結(jié)構(gòu)的損害,因此也抑制其膜脂代謝有害產(chǎn)物的生成[33]。同時,切割導(dǎo)致組織結(jié)構(gòu)完整性遭到損傷,生理代謝反應(yīng)加快,加速了糖類物質(zhì)的分解和消耗,導(dǎo)致貯藏期芋艿切片還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這與王梅等[34]的實驗結(jié)果相似。
果蔬采后褐變主要分為酶促褐變與非酶促褐變兩種類型,酶促褐變包括PPO、POD、PAL等酚酶參與的褐變,非酶促褐變主要包括酚類、黃酮類等抗氧化物質(zhì)所引起的褐變。APP因富含花青素、綠原酸等抗氧化物質(zhì)而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能控制果蔬采后褐變的發(fā)生[35-36]。APP抑制褐變的機理表現(xiàn)在控制由PPO、POD和PAL等酚酶參與的酶促褐變及延緩非酶促褐變物質(zhì)的釋放和氧化。貯藏期鮮切芋艿的POD和PPO活力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貯藏期組織細胞可能遭到活性氧的攻擊,因此貯藏前期POD、PPO活力升高,催化底物酚類物質(zhì)的氧化,貯藏末期隨著組織的衰老加劇而活力下降。APP處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貯藏期鮮切芋艿POD、PPO活力的升高,從而延緩了酚酶的催化反應(yīng),減緩鮮切芋艿褐變的進程。APP處理延緩了PAL活力升高,從而降低其代謝途徑的中產(chǎn)物總酚的合成量,本研究中芋艿切片PAL活力的變化趨勢與貯藏后期總酚含量升高相吻合。在譚誼談等[13]的研究得出相似的結(jié)論,復(fù)合處理組(2.5%抗壞血酸+0.05%半胱氨酸+0.4%氯化鈣)能顯著降低PPO和POD的活力。此外,經(jīng)1-甲基環(huán)丙烯處理后的鮮切芋艿,與對照組相比,其PAL活力高峰和總酚最大合成量均延遲了2 d[12]。而在Fan Panhui等[17]對鮮切火龍果的貯藏保鮮研究發(fā)現(xiàn),APP處理鮮切火龍果能夠延緩總酚含量的下降,而本實驗APP處理能保持鮮切芋艿較低的總酚含量,這可能是不同植物組織中的總酚代謝存在差異所致。本實驗發(fā)現(xiàn)APP處理能降低POD與PPO活力峰值,在一定程度上延緩鮮切芋艿的褐變進程,這與Zhang Zhengke等[18]的褐變研究結(jié)論相似。
LOX能夠催化含特殊結(jié)構(gòu)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導(dǎo)致細胞結(jié)構(gòu)完整性破壞,從而引發(fā)植物細胞膜脂過氧化,導(dǎo)致其代謝產(chǎn)物MDA大量生成而毒害組織。果蔬在切割損傷的信號激活下,膜脂過氧化加劇,使細胞區(qū)室化遭到破壞,酚類物質(zhì)外泄,促使酚酶與底物結(jié)合而加速了酶促反應(yīng)[37]。在鮮切荸薺[29]和梨[30]等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LOX可通過氧化損傷膜脂而導(dǎo)致褐變加速。本實驗發(fā)現(xiàn)APP處理能延緩鮮切芋艿LOX活力和MDA含量的升高,這與前人研究1-甲基環(huán)丙烯處理能抑制鮮切芋艿在貯藏期LOX活力升高[12]及APP處理能延緩新鮮荔枝MDA含量升高[18]的結(jié)論相似,過高或者過低濃度的APP處理都不能達到較好的保鮮效果,低濃度APP所含有效抗氧化成分低,不能較好地發(fā)揮其抗氧化能力;植物組織在滲透平衡條件下有序地進行細胞內(nèi)外的物質(zhì)交換,當滲透平衡被打破時,如細胞外滲透壓低,將導(dǎo)致胞內(nèi)物質(zhì)外流[38-39]。有研究表明,相對于3 mL/kg乙醇,0.5 mL/kg乙醇處理效果好,高劑量條件下,乙醇滲透到果實體內(nèi),造成果蔬滲透傷害,破壞了果蔬代謝機制[40-41]。因此,推測高濃度的APP會導(dǎo)致細胞膜內(nèi)外環(huán)境的滲透平衡失調(diào),胞內(nèi)物質(zhì)大量外泄,營養(yǎng)流失,從而加速組織細胞衰老。
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與CK相比,APP處理能維持鮮切芋艿貯藏期內(nèi)較好的貯藏品質(zhì),其中0.5% APP能更好地維持鮮切芋艿的貯藏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