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小提琴演奏教學目前學習者演奏底子弱、教學方式老舊和教材內容體系不全的情況入手,從因材施教、轉換觀念、更新教材和創(chuàng)建多元化教學模式提出小提琴演奏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的相關路徑,希望能促進小提琴演奏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0 引言
由于時代快速發(fā)展和變化,小提琴也跟著有所提升和改變,小提琴在教授過程中也面臨著不同的困難和瓶頸。學習小提琴的人群年齡不等,既有小孩,也有業(yè)余愛好者,更有專業(yè)從業(yè)人員。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夠學習和演奏出專業(yè)的水準和動人的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十分明顯。老師面臨著不同的學生,教學方式也因人而異,但如何創(chuàng)新小提琴的教學演奏形式,提高教學水平相對于小提琴學習者基數增加的速度來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
1 小提琴演奏教學的現狀
1.1 學習者演奏功底不足
小提琴的學習對象主要分布于青年群體和兒童群體,普遍存在基本功不扎實、學習底子薄等現象。首先,學生的樂理知識不足,很多學習者沒有系統規(guī)范地掌握基礎知識,如對于五線譜的熟悉程度不夠,而又由于學生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學生上課進度難以把握;其次,學生的演奏姿勢不夠規(guī)范。主要是由于在后續(xù)練習的過程中沒有對姿勢的要求嚴格把控,課后疏于回顧練習等導致姿勢不正確。
1.2 教學方式老套陳舊
小提琴演奏學習者的年齡分布不均,目前小提琴教學中,老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口頭教授學生使用小提琴的基本方法,但這類教學方式對于小提琴基礎不同的學生來說可能不相匹配。首先,對于年紀小的初學者,這類教學方式枯燥無聊,不容易讓初學學生注意力集中,影響對于小提琴學習的熱情。其次,針對有一定基礎的專業(yè)學習者,如小提琴藝術院校的學生,這些教學內容對于提升他們的水平收效甚微,沒有融合表現力和音樂的特點。最后,針對業(yè)余愛好者,教師教學較為分散,小節(jié)教學,學生對于整體曲譜把握較差。[1]
1.3 教材內容體系不全
小提琴演奏教學的過程中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點睛之筆,教材選擇難度系數較高,學生理解起來則晦澀難懂,容易打擊學生信心,選擇難度系數較低則不能讓學生有進一步的提高,也會導致學生過于自信,在遇到難題時會信心受挫。由于學生個人的素質和水平不同,在教材的選擇上也應該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而目前的小提琴教學課本采用的是基礎簡單的樂譜,沒有演奏技巧和其他小提琴練習的技巧,導致不同能力的小提琴學習者吸收不同,得到的能力提升不明顯。
2 小提琴演奏教學的對策
2.1 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針對年齡小的初學者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其好奇心強烈的特點,采用一對一教學或者是一對多游戲教學,在設計課程時結合游戲,彌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天性弱點。另外,注意學生可能對小提琴的學習存在排斥的心理,教師要進行耐心的教授,訓練學生的基本功。針對業(yè)余愛好者,這類人群的特點是有一定多余的空閑時間,學習時間有限,教師在教授這類人群時要提高對學生小提琴演奏的要求,讓學生認真對待小提琴的學習。針對專業(yè)學習者,由于他們相對于前兩種學習者來說小提琴技能更專業(yè)和扎實,要培養(yǎng)他們的音律感、技巧和表演能力,有意識地對學生的韻律敏感性進行訓練。多人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指導,指出對方的不足,從而共同學習提升,加深對小提琴的理解。[2]
2.2 轉變觀念,優(yōu)化教材
盡管小提琴教學存在著改革推進的理念,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然會出現重視理論而忽視演奏實踐帶來的教學效果。音樂情感的融合和抒發(fā)能夠加深對于音樂的理解,使得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能夠和受眾形成情感上的共鳴。教師需要轉換自身的教學理念,在保證學生的基本小提琴技能學會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演奏技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fā)展空間。另外,不同學習者有著不同的學習特性,在選擇教材時,教師應該分門別類,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再根據后期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選擇,提高對小提琴學生培養(yǎng)的有效性。
2.3 活用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課程組織
教師需要掌握不同形式的教學方式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在學生完成基礎的樂理、知識、手法動作、技巧的同時采取多元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動力。針對高級的學習者來說,要注重音樂氛圍敏感性的訓練,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模擬真實的演奏現場,突破音樂演奏和情感交融的瓶頸之處。尋找能夠讓學生參與舞臺實踐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舞臺演奏的現場感,把舞臺演奏作為日常演奏學習的一部分,安排學生定期進行小提琴演奏比賽,促進學生學習改進的良性互動。增加學生對外交流的機會,邀請小提琴家進行講學、交流,讓學生近距離接觸,開闊視野,提高小提琴教學的水平。
3 結語
小提琴對于演奏的專業(yè)性要求很高,小提琴演奏人數的增加對于小提琴的教學改革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音樂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演奏學習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呂潤奇.淺談小提琴演奏教學的發(fā)展現狀及改革措施[J].黃河之聲,2018(17).
[2] 王濤.小提琴演奏教學之改革與創(chuàng)新初探[J].北方音樂,2018,38(10):176.
作者簡介:江璦男(1991—),女,安徽銅陵人,音樂表演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小提琴教學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