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絨扎西
摘 要:隨著文化藝術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美術鑒賞在高中教學過程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首先概述了目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最后從學校課程改革、教師教學方案調整以及學生自我意識提高這三個方面提出相關教學措施。
關鍵詞:美術鑒賞 互動式教學 整體構圖
對于美術創(chuàng)作者來說,美術創(chuàng)作是一個復雜的思維創(chuàng)作和藝術過程,要將內心的感受與繪畫技巧相結合。那么作為美術鑒賞者,我們更要學會從構圖選景、色彩和光線等角度進行美術鑒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對于如何提高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美術鑒賞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我們給予極大的關注。
一、美術鑒賞互動式教學問題研究
(一)美術鑒賞課的地位體現
由于高中的學業(yè)負擔比較重,學生更加注重于語、數、外等主要科目的學習,這無疑給學生造成了一種美術鑒賞課無關緊要的思想。因此學生對美術鑒賞的學習,抱有一種觀望的態(tài)度與心理,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熱情,學生對于美術鑒賞課程的學習自然地也不關注與重視,不能將課程進行有效鏈接。
(二)教學模式比較僵化,教師不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注重課本知識技巧的講解,不注重實際運用能力,按照標準的評判標準進行美術鑒賞,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他們轉換思維,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美術鑒賞。而且教師的教學應因人而異,對于不同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能力存在主觀上的差異性,有些學生對于色彩和光線比較敏感,有些更注重于構圖和空間轉換。對于這些差異性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不一樣的教學培養(yǎng)方式。
(三)學生缺乏自我表達意識
大部分學生的美術鑒賞技巧可能都是從課本上學到的,但是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就是鑒賞者自身的表達,每一幅畫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創(chuàng)作風格在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作品。沒有人會喜歡看機器創(chuàng)作的東西,因為它們沒有內在靈魂,而我們的鑒賞者,作為一個思想感情豐富的主體,應該更多地嘗試把自己融入畫中,進行自我內心的二次表達。好的鑒賞都是需要靈感的,要學會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靈感,提高自我表達是鑒賞者的一個重要技巧,也是美術鑒賞追求的精神所在。
二、對于高中美術鑒賞互動式教學提出的改良措施
(一)學校提高對美術鑒賞教學資源的投入
學校應該增加對美術鑒賞課程資源的投入,鼓勵學生和教師多參觀畫展,邀請專家進行專業(yè)鑒賞和點評。這樣學生視野和思維就會得到極大的開闊,而且身臨其境的感覺會帶給鑒賞者不同的體驗,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痹阼b賞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不同時間地點的光線、色彩以及風景的布局形成獨特的構圖,把握透視的一些基本技巧,根據近大遠小的技巧對出現的風景進行截取,回歸到藝術本身當中去。把握風景畫中所體現出來的冷色調和暖色調進行協(xié)調,觀察整體的構圖感,從獨立感和畫面整體感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地鑒賞作品。
(二)教師注重學生的差異性,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同一個事物會有不同的表達方法,有些人選擇鮮艷的色彩來描繪,表達出生命與活力,有些人選擇灰暗的色彩表達出沉默與孤寂。比如說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教師對于這幅作品的美術鑒賞應該結合藝術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講解,這樣能夠增強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在講解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賦予向日葵無限的感情和生命色彩。美術鑒賞在尊重作者創(chuàng)作的同時更應該融入學生自身的觀點和看法。有的學生看到這幅畫可能會覺得是一種鮮明亮麗很歡快的感覺,有的學生可能會從向日葵開放的姿態(tài)進行鑒賞,從而覺得向日葵像在表達一種怒放的生命,不同的理解角度對于美術鑒賞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應該進行不同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我表達和鑒賞能力。
(三)學生自身注重培養(yǎng)自我感覺和創(chuàng)造性
學生在進行美術鑒賞的過程中不妨變化一下角度和思維,從一般的點與平面的結合到點與空間的結合,甚至于可以將面與空間進行交叉,進行空間的轉換與結合,從不同的空間和角度觀察同一事物,會從中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和收獲。經常有些人會畫我們身邊的事物,比如,房屋、大山、小溪、野菊花等,但是不同的繪畫者他們的繪畫風格和角度都不一樣,有些人注重大范圍和空間,會繪畫出一幅完整的農村小舍的畫面,有的人注重空間的立體感,單獨地繪畫一棵植物,從而以它為點,進行三維空間的轉換。在鑒賞過程中應該注重對繪畫者內心的揣摩,從而培養(yǎng)自我感覺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自己的美術鑒賞水平。
總之,美術鑒賞是一門藝術性活動,在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希望本文對于美術鑒賞互動性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希望能夠提高教學互動性,增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烏力吉.陳晗晟的寫實水墨人物畫鑒賞[J].美術,2013(05).
[2] 程旭光.高中美術教學互動性研究[J].陰山學刊,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