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生成性資源”這一概念被提出并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小學課堂的應用更加廣泛。所謂生成性資源,指的就是在課堂中隨即發(fā)生的一些事情,既可以是課本知識,也可以是學生行為,因為其具有隨機性和可再生性,因此,被稱為生成性資源。對于生成性資源的巧妙捕捉和應對,是提高小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好辦法。
在小學課堂的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課程資源緊缺,無法有效地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然而對于課堂中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可生成性資源,卻又存在著重視不夠甚至視而不見的情況,這是對教學資源的極大浪費,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將就小學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巧妙捕捉和應對,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一、可生成性資源的概念
首先,明晰一個概念,什么是課程資源?傳統(tǒng)的觀念認為,只有課本、題目和教師的講解才是課程資源,實際上,這種觀點是片面的。所謂的課程資源,指的是那些能夠為課程的有效進行服務的物品、事件等資源,課程資源可以是課本、習題,也可以是教師的執(zhí)教經(jīng)驗、執(zhí)教用具等,還可以是一些事件等。
而可生成性資源,則是那些具有可再生性、可復制性的課程資源,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課程中發(fā)生的事件,如學生的行為。
在課堂中,尤其是在小學課堂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的各種隨機性事件,如:學生課堂睡覺、突然有強烈的表達欲望、精力集中在課堂以外的事情上等等。這些都屬于可生成性課堂資源,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于此類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往往以申斥、批評為主,借此來規(guī)范課堂管理,并教育學生要遵守規(guī)則,這當然也是對可生成性資源的一種捕捉和應對,但遠遠稱不上“巧妙”二字。
二、可生成性資源的特點和類別
可生成性課堂資源往往具備隨機性、可復制性、可再生性以及多原因、多結(jié)果性等特點。
如前面介紹的學生違反課堂紀律,這就是隨機發(fā)生的事件,可以再次發(fā)生,且發(fā)生的原因很多、結(jié)果不固定。除了違反課堂紀律,還有很多的可生成性資源。如校園中的突發(fā)事件,比如教師穿了一件新的衣服,換了一個發(fā)型,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興趣;比如教學過程中,突然有婚車禮炮經(jīng)過,引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寫錯了字、接了個電話甚至不小心掉落了眼鏡等等,都屬于可生成性教學資源。
三、生成性課堂資源的巧妙捕捉和應對
對于小學課堂生成性資源的巧妙捕捉和應對,是十分考驗一名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這需要教師具有極強的耐心、包容心以及對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敏銳程度。
(一)小學課堂生成性資源巧妙捕捉和應對的范例
以蘇教版小學課本為例,在對《植物、動物、人》進行教學過程中,同學們或許會問道:老師,既然人也是動物,并且小動物還那么可愛,為何我們要吃掉小動物呢?不是說動物是人們的好朋友嗎?難道朋友就是用來食用的嗎?面對這樣與課堂內(nèi)容關聯(lián)性不大、甚至有些無厘頭的問題,通常的做法是一語帶過、不予回答,或者對學生進行申斥。這種對可生成性資源的利用就是效果非常差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借此對學生進行引導。如,可以做一下回答: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較好,有關這種問題,首先必須了解到人與動物有著本質(zhì)差別,切忌一概而論,大部分動物不會吃同類,不過會吃別的動物或者植物,例如老虎會吃小兔子;其次,人類之所以要強于其他動物,就是由于我們的智力較高,并且人們善于學習,因此人類才能夠更好地統(tǒng)治這個世界。好了,下面我們繼續(xù)上課。
通過這樣的回答,利用很短暫的時間,在不影響課進行的情況下,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的問題進行回答,首先能夠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對陌生知識進行探索的積極性,不至于使學生不敢在進行提問;其次,可以使學生建立準確的價值觀念,使他們更好地了解到人類本身的優(yōu)勢,深化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使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關鍵性,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二)小學課堂生成性資源巧妙捕捉與應對在各學科的應用
上文以小學科學教學為例,表明了小學課堂生成性資源的靈活捕捉與解決方式。事實上,除了上述例子,這種方式能夠在所有教學活動中加以使用。
比如《我們都是科學家》的內(nèi)容中,同學們或許會形成疑問:為何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是外國的,我國的科學家為何那么少?通過這個問題,老師可以向他們講述我國近代受到列強入侵與羞辱的歷史,盡量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還可以為他們灌輸“科學興邦”“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使國家變得更加強大”的愛國思想;還能夠為同學們舉例并講解我國知名科學家的代表性事例,比如袁隆平、侯德榜等人物,增強他們對學科內(nèi)容的認知和國家榮譽感。
除了小學科學之外,對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還能夠體現(xiàn)在不同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比如數(shù)學、語文、體育等。
四、結(jié)語
小學課堂生成性資源巧妙捕捉與應對,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打破了傳統(tǒng)教育對學生的束縛,使學生從課本和習題的壓力中解脫出來,不再限于有限的課堂資源,而是能夠利用身邊無限的可生成性資源,對學生進行隨時隨地的、別開生面的、印象深刻的趣味性教學,這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我們對小學課堂生成性資源巧妙捕捉與應對的開發(fā)應用力度仍然不足,仍然需要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探討。
【作者單位:啟東市大洋港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