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
摘 要: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我國開始傳播,成為我國工人階級進行解放運動的指導思想,并指導我國人民歷經種種磨礪,戰(zhàn)勝重重困難,最后實現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在我國得到傳播,除了受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之外,還深受我國當時先進知識分子的影響,特別是海外的一些留學生,他們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是中國救亡圖存的一個契機。因此,對馬克思主義如何傳入我國的,及其對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產生了何種影響進行研究,對于我們深入了解早期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傳播;意義;價值
中圖分類號:A8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7-0041-03
馬克思主義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學說,它的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它自從進入我國以來,就成了我國工人階級的指導思想,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既是我國積極響應國際共產主義事業(yè)號召的結果,又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做出的選擇。通過不斷的實踐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它不僅促進了我國的發(fā)展,而且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
一、早期馬克思主義是如何傳入中國
馬克思主義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當時西方的許多國家先后進行了兩次的工業(yè)革命,特別是歐洲國家,如英法等國,在工業(yè)革命的影響下,國家生產力和科學技術不斷提高,這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日漸增強,逐漸向世界強國轉變。同時,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不斷發(fā)展,兩大社會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日益暴露,工人運動頻發(fā),從而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豆伯a黨宣言》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它不僅結合了眾多學科的優(yōu)秀成果,而且為工人運動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導,推進了無產階級革命進程,成為指導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的學說。
在馬克思主義如何傳入我國這一問題上,我國許多學者通過研究發(fā)現:日本、西歐和俄國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三個途徑。
1.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第一個途徑是日本,這也是最早的和最主要的途徑。早期日本由于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文明的嚴重沖擊,為了促進自身的發(fā)展,日本開展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運動,即明治維新。在這場運動的影響下,日本開始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進行工業(yè)化改革的同時,提倡學習西方社會的文化,以促進日本近代教育的發(fā)展,因此,西方的各種學說開始在日本傳播。到20世紀初,“社會主義”一詞成了日本部分知識分子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這使得在日本尋求救國救民方法的中國留學生看到了希望,于是把“社會主義”的思想傳入了中國,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了基礎。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李大釗、李達、吳玉章等人,他們對日本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進行了翻譯,并加入自己研究馬克思主義時的一些觀點,在中國進行出版。比較著名的是李大釗根據河上肇《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所寫成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他們以此來傳播馬克思主義,希望可以找到一條救亡圖存的道路。同時,這也對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學者馬克思主義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2.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第二個途徑是西歐。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fā),推動了世界社會主義浪潮的蓬勃發(fā)展。在這個浪潮的影響下,中國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為了尋找適合我國的革命道路,掀起了到西方發(fā)達國家勤工儉學的熱潮,特別是到英法這兩個當時最先進的國家。他們在歐洲國家留學期間,通過鉆研馬克思主義,這不僅堅定了他們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而且在他們不懈的努力和刻苦研究下,翻譯了許多當時對于工人運動以及社會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的書籍,例如《共產黨宣言》等介紹馬克思主義如何指導工人運動的著作。在回國之后,他們成為我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推動其在我國的傳播。同時,許多介紹馬克思主義思想的著作也紛紛傳入了我國,其中對我國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產生較大影響的著作主要有:考茨基所寫的兩本著作,即《馬克思資本論解說》和《階級斗爭》;荷蘭人郭泰的《唯物史觀釋義》;英美學者塞克所著的《俄國革命史》《俄國革命之哲學基礎》。
3.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第三個途徑是俄國。毛澤東同志說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并建立了蘇維埃政權,這個消息傳到中國以后,中國的有識之士開始抱著一種“為國人開一條新路”的目的,前往蘇維埃俄國進行學習,以便找到一條可以實現中國救亡圖存的道路。瞿秋白等先進知識分子在蘇俄學習期間,寫下《餓鄉(xiāng)紀程》《赤都心史》等著作,并對俄國的一些有較大影響力的書籍進行翻譯,如伯伯爾的《社會之社會論》、布哈林的《俄國新經濟政策》,希望可以通過這種途徑來促進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這使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并且我黨在蘇維埃俄國的幫助下,創(chuàng)辦了一些報刊,出版了許多有關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廣泛地宣傳共產主義。為了擴大馬克思主義對人們的影響,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通過講解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和共產黨的黨建原則,減少了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一些誤解。同時,為了推動中國共產主義的發(fā)展,俄國還成立了專門的大學,以便于中國可以派遣大批青年去俄國進行學習,這不僅增強了我國留學生的政治素質、軍事素質和理論素質,而且為我國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政治家、經濟家、軍事家,為中國的發(fā)展產生的巨大的影響。
二、早期馬克思主義如何在中國傳播
(一)早期馬克思主義得以在中國傳播的原因
1.民族生存的需要。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以后,我國“閉關鎖國”的政策被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為了從我國獲得大量的白銀,以便推動其工業(yè)化,開始向我國輸送鴉片,這不僅造成我國白銀嚴重外流,國力不斷下降。由于我國長期處于封閉的環(huán)境之中,統(tǒng)治者不了解西方先進的科學和技術,使得我國的科學和技術也遠遠地落后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在列強的不斷入侵下,我國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這進一步加深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為了民族生存的需要,地主階級、洋務派、改良派等紛紛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但由于我國長期處于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下,均已失敗而告終。
2.向西方學習的必然趨勢。隨著列強的不斷入侵,我國有識之士為了擺脫我國落后的局面,必須引進西方先進的技術和文化。林則徐作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張之洞主張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康有為、梁啟超提出的“維新變法”。從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到主張學習的西方的政體,雖然都促進了我國的發(fā)展,但這并未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遠遠落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局面,這使得我國的一些進步青年逐漸認識到:如果只是學習西方的科技和政體并不能拯救落后的中國,要想從根本上改變改變中國落后的局面,必須進行我國思想文化覺醒,引進西方各種先進的文化,對人們進行思想啟蒙,以促進人們思想的解放,這使得各種啟蒙思想和社會主義的思潮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各階級的代表紛紛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在這種東西文化激烈的碰撞下,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都得到了很大地提高,推動了我國向現代化社會的轉變。
3.受國際環(huán)境的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工業(yè)革命的不斷發(fā)展,世界上許多的資本主義強國開始向著帝國主義方向轉變,這些帝國主義國家為了促進本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擴大本國的殖民地、提升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紛紛向外擴張,這使得國家之間矛盾尖銳,甚至戰(zhàn)爭連連,由于戰(zhàn)爭范圍的不斷擴大,最后導致了第一次世界性大戰(zhàn)的爆發(fā)。
伴隨著一戰(zhàn)的勝利,改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利益,在巴黎和會上,中國作為一個戰(zhàn)勝國,卻沒有獲得公平待遇,處處被列強壓制,這使得中國人民認識到:落后就會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獲利的永遠是強者,弱者是沒有發(fā)言權的。這也讓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認清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和缺陷,開始對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進行反思和批判。直到“十月革命”的勝利傳入中國,使中國的無產階級大受鼓舞,引起了人民的覺醒,促進了我國革命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二)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途徑
1.創(chuàng)辦期刊,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五四運動時期,涌現出了許多的刊物,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根據相關統(tǒng)計,這一時期創(chuàng)辦的期刊多達400種,其中包括《新青年》《時事新報》等一些比較著名的報刊,這些報刊刊載的文章不僅思想觀點獨特,而且分布在我國的各個地區(qū),使得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以及革命工作的開展,猶如颶風一樣,在我國各地進行大范圍的傳播,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馬克思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
2.組織社團,研究馬克思主義思想。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許多有志青年紛紛組織社團,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研究工作。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組織了我國第一個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社團——“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開始廣泛地宣傳馬克思主義。隨著社團的擴大和成員的逐漸增多,社團也從學校擴展到了北京以及其他的地區(qū),成了我國最有影響力的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之一。1920年7月,毛澤東同志創(chuàng)辦了“文化書社”,銷售宣傳馬列思想的相關書籍,并引導青年學生學習和宣傳馬克思主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在當時比較出名的社團,例如陳獨秀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董必武組織的利群書社等,這些都為中國馬克思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特別大的貢獻。
3.翻譯并出版馬列經典書籍。在五四運動時期,我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人的經典著作進行翻譯,這也推動了我國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當時翻譯的著作主要有:馬克思、恩格斯所寫的《共產黨宣言》《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等經典著作;列寧撰寫的《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政治和經濟》《國家與革命》《偉大的創(chuàng)舉》等。隨著這些書籍的翻譯和出版,使得全國人民的思想獲得了極大的解放,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環(huán)境。
三、早期馬克思主義對于中國發(fā)展的影響
1.促進了中國人民思想的解放。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人們沖破了長久以來封建思想的牢籠,進入了一片廣闊的新天地,并認識到經過自己了努力,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未來。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在繼承新文化運動時期“民族”“科學”精神的基礎上,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使其擁有了新的含義,促進了當時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發(fā)展。同時,在新文化、新思想不斷涌現的同時,人們也逐漸認識到舊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開始對舊文化中的不合理部分進行抨擊,把人們從封建思想中解放出來,使人民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促進了人民思想的覺醒。
2.為我國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地與我國的工人運動相結合,指導我國工人運動。這使工人階級作為一只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臺,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fā)展。隨著工人運動的開展,我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認識到,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把工人團結起來,推翻我國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和思想,這也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產生。在共產黨成立初期,雖然遭到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嚴重打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被嚴重阻撓和壓制,但這并沒有嚇倒早期的中國共產黨員,他們在重重重壓之下,依然不斷宣傳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來指導工人的運動,這也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共產黨內的指導地位。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經過千難萬阻,我國最終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馬克思主義作為我黨的指導思想,自其傳入中國開始,就不斷地指導人民進行革命,為實現我國的獨立和解放、讓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奮斗。雖然現在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但馬克思主義思想依然是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發(fā)展堅定不移的指導思想,依然為我國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毛傳清.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三條渠道之比較[J].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4):55-59.
[2]左玉河.簡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渠道[J].毛澤東思想研究,1991(1):134-135.
[3]皮明庥.馬克思主義怎樣傳入中國的[J].武漢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S1):18-29.
[4]王云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途徑[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5):119-120,123.
[5]袁梅.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淺析[J].學理論,2015(1):28-29.
[6]馮軍東.淺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原因及條件[J].滄桑,2012(2):55-57.
[7]李博.簡論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J].理論觀察,2013(1):18-20.
[8]盧國琪.論馬克思主義早期在中國的傳播[J].湖南社會科學,2012(4):21-26.
[9]王樹蔭,溫靜.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的傳入與傳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6):9-13.
[10]李博.簡論早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J].理論觀察,2013(1):18-20.
[11]沙健孫.五四時期的思想解放運動與馬克思主義[J].中共黨史研究,1989(3):12-24.
[12]李曉峰,朱新華.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對中國政治思想的影響[J].理論與改革,2013(6):23-25.
Why did Early Marxism Spread in China
ZHANG Pengfei
(Marx School of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1919, Marxism began to spread in our country and became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liberation movement of our working class, guiding our people through all kinds of hardships and overcoming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finally achieving national independence and people's liberation and establish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at time, the reason why Marxism was spread in our country wa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but also by the advanced intellectuals in our country at that time, especially some overseas students, who realized that Marxism was an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value for us to study how Marx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nd what impact it had on the cause of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Marxism, Spread, Significance, Value
(責任編輯:許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