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玲
[摘 要] 游戲化教學是指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中,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傳輸。游戲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完成高效的學習,并從游戲過程中獲得情感和智力上的提升,促進幼兒在情智方面和諧發(fā)展。教師應主要探究以下方面:在游戲中整合各科知識,有針對性地豐富游戲內容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情智發(fā)展的策略。
[關鍵詞] 游戲課程;情智發(fā)展;幼兒教育
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幼兒的成長越來越受關注。幼兒的成長,無論是在智力方面還是情感方面,都會對其今后的發(fā)展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游戲教學可以促使幼兒在玩耍的過程中,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并在游戲中發(fā)揮其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使幼兒的發(fā)展能夠有情有智,情智共生。本文從五個不同的方面,探究多種多樣的游戲設計對于幼兒情智發(fā)展的推動作用。
一、利用體能鍛煉激發(fā)學生安全意識
正處在幼兒階段的學生,其主要特點便是愛玩愛鬧,但是在玩鬧的同時,幼兒并不具備足夠的安全意識。因此,為了整體提升幼兒的安全意識,教師可以整合適合孩子們的體能鍛煉課程,并在鍛煉前向幼兒們講清游戲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以便幼兒清楚了解游戲,同時教師還要保證游戲環(huán)境和設備足夠安全無害,如此便可在體能鍛煉的同時激發(fā)起幼兒的安全意識。
比如,筆者帶領學生們在室外進行“小老鼠鉆洞”的游戲時,開始游戲前筆者先清理了室外的地面,以保證學生們在奔跑的過程中不會受到地面上的臟物雜物的影響。之后,筆者又帶領三個個子比較高的孩子,檢查了一遍室外為孩子們游戲準備的“洞”能否完全通過。做完這些準備工作后,筆者將孩子們都帶到室外,開始給孩子們講述游戲規(guī)則以及在游戲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等到所有的孩子都了解后,要求孩子們互相查看彼此穿的鞋是否適合快跑、是否防滑,孩子們互相檢查后鞋子不合適的孩子換上了適合的鞋子,所有這些完成后孩子們開始了游戲。檢查的過程雖然繁瑣,但是在之后的游戲中,孩子們都能或多或少有意識地檢查游戲設備,注重自身安全。
帶領學生們檢查游戲設備、講解游戲注意事項的過程,不僅能夠使學生們更加清楚地了解我們將要進行的游戲,而且能夠使學生們認識到安全游戲的重要性,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安全意識。
二、通過整合社會科學體驗探索樂趣
由于幼兒缺乏生活經驗,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問題在他們看來很是生澀難懂,很多事物看起來都充滿了神秘色彩。因此,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認知,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生活常識為他們設計一些簡單易懂的社會科學游戲,通過游戲給幼兒們一個直觀的體驗,使孩子們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生活知識,并體驗探索的樂趣。
比如,為了讓學生了解風是怎樣形成的,它們從哪里來,能用來干什么等問題,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尋找風的足跡”的游戲。教師可先在課前給幼兒準備風車、扇子、衛(wèi)生紙片、碎紙屑以及沙子等游戲道具。開始上課后,讓孩子們拿出自己手中的風車并想辦法讓風車轉起來。孩子們思考后,教師發(fā)現孩子們有的對著風車吹,有的拿著扇子扇,還有的拿著風車在教室里跑……風車轉起來后,教師問孩子:“大家想一想是什么使風車轉起來的呢?”孩子異口同聲地說:“是風?!焙⒆踊卮鸪鰜砗?,教師又對他們說:“既然大家知道是風的作用,那么現在就讓我們拿出我們手中的其他東西,用吸管吹一吹沙子、碎紙屑、衛(wèi)生紙片,感受一下風的形成過程?!?/p>
帶領幼兒進行“尋找風的足跡”的游戲,不僅能夠使幼兒體驗到探索的樂趣,而且在游戲的過程中也能豐富幼兒的知識,使得孩子們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識。同時,在玩耍中學習的方式,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情智和諧發(fā)展。
三、通過整合數學實驗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幼兒階段的孩子抽象思維正處于開發(fā)階段,雖然這個階段的孩子抽象思維比較薄弱,但他們具有非常強的動手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在游戲中發(fā)現數學知識的樂趣,并在游戲中幫助幼兒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形象,以此來提高幼兒的接受能力。
比如,在引導幼兒“認識幾何形狀”時,如果采用我們一般的教學方法直觀地為孩子們講解各種幾何圖形,就會把幼兒對知識的主動探究變成死記硬背,這顯然不利于幼兒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可以游戲的形式展開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首先,教師可準備各種顏色的橡皮泥;然后,用多媒體為孩子們展示三組幾何形狀,每組由不同的三種幾何圖形組成;最后,要求孩子們三人為一個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圖形,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橡皮泥,分工合作完成該組圖形的制作。之后,教師可將三組孩子完成的作品調換順序,要求孩子們在三組作品中,準確地找出自己組內的作品,并說出自己組內作品的名稱。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積極交流,認真分工,在制作的過程中相互幫助,孩子們都迅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在重復多次的實驗后,所有的孩子都能準確地說出各種幾何形狀的名稱,同時也對各種幾何形狀有了更深的認識。
整合數學實驗的游戲教學,引導幼兒在游戲中主動交流動手實踐,不僅能使幼兒更直觀地認識和學習數學知識,簡化孩子的認知難度,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在動手操作中發(fā)展幼兒的智力,同時還能幫助幼兒通過游戲中的交流,發(fā)展其情感表達,進而促進幼兒的情智共同發(fā)展。
四、通過整合語言表演強化學生思維反應
幼兒教學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交往。而要與他人融洽地交往,就要學會聽懂他人的語言,并能用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看似簡單,但同樣需要幼兒能夠擁有敏捷的思維反應能力。因此,在培養(yǎng)幼兒言語思維時,可以采用整合語言表演的游戲模式,為幼兒營造輕松自由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幼兒能夠勇敢地想象,勇敢地表達,以此來強化幼兒的思維反應。
語言是承載情感最重要的載體,訓練幼兒對于語言表達的敏銳程度,引導孩子們正確理解他人的語意,并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對孩子們情感表達的一種提升,同時也是對孩子們與人交往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因此,通過整合語言表演的游戲方式強化幼兒思維反應,對幼兒的情智發(fā)展尤為重要。
五、通過整合藝術活動深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幼兒的藝術教學旨在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的藝術和美,并能夠熱愛生活。而提到藝術,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采用整合藝術活動的方式,在活動中鏈接生活藝術,并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到藝術活動中,用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新性地表達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理解。
比如,在引導幼兒學習“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筆者先是用動畫展示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認識到:地球自轉一圈是一天,這也就出現了晝夜更替;而地球的公轉一圈是一年,也就是四季變化。隨后,筆者要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將這部分內容展示出來。有的孩子在演示地球自轉時,在自己的前胸和后背分別貼上了白天和夜晚的紙張。然后自己按順時針轉圈,其他同學在一個方向上就能看到白天和黑夜隨著這個同學的轉動不斷變換。這樣大家也都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地球自轉和晝夜更替之間的聯系。之后在這個孩子的表演上,我們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中心的孩子身上貼上太陽的圖片,讓四個孩子分別繞著這個孩子轉圈,這四個孩子身上分別貼著春、夏、秋、冬四張圖片,孩子們在自己座位上每次只能看到一個季節(jié)變化。這也就更生動地表明了四季變化和地球公轉的關系。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都積極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逐步完善這個活動。
幼兒的發(fā)展需要游戲,以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主導,設計種類多樣化的游戲,并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自主交流主動探究,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既能實現與他人的高效、和善交流,又能提升其創(chuàng)造力,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多種可能。避免用統(tǒng)一量化的標準評價幼兒的表現,以此來提高幼兒的整體發(fā)展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曉虎,孟昭麗.?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六個問題類型[J]. 幼兒教育, 2004,(04).
[2] 陳鶴琴. 陳鶴琴教育思想讀本[M].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3] 李鑫,李琳.? 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策略研究[J]. 時代教育,2017,(10).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