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濂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臭皮匠和諸葛亮扯上了?“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里的“皮匠”是否是“裨將”(副將),咱且不論,權(quán)當(dāng)“皮匠”。這句俗語,意思是人多智慧就多。近讀汪弱之先生的大作《三個諸葛亮抵個臭皮匠?》(《雜文月刊》原創(chuàng)版2019年3月上),文章說:“諸葛亮一定勝過臭皮匠嗎?臭皮匠一定不如諸葛亮嗎?我以為不一定。固然在通常情況下三個臭皮匠只抵得上一個諸葛亮,但三個諸葛亮只抵得上一個臭皮匠甚至三個諸葛亮還抵不上一個臭皮匠的情形也是有的?!苯酉聛碜髡吡谐鋈齻€勾心斗角的諸葛亮、三個缺乏擔(dān)當(dāng)?shù)闹T葛亮、三個夸夸其談的諸葛亮,都抵不過一個臭皮匠作為論據(jù)來論證其觀點(diǎn)。
這里,我不對汪先生的妙文加以臧否,我只是對這句俗語加以質(zhì)疑:三個臭皮匠真能抵得上諸葛亮嗎?
諸葛亮是誰?乃中國千百年來婦孺皆知的神話般人物,是逐鹿三國的奇才,是聰明智慧的化身。他的思想、才能、謀略,在謀士人才群星燦爛的三國中,無人能比,就是在今日又有幾人?諸葛亮之所以成為諸葛亮,除了他的天賦外,是因?yàn)樗炭嘧x書學(xué)習(xí),精研天下大事及治國安邦之術(shù),所以他才能運(yùn)籌帷幄,幫助劉備爭雄天下。
而皮匠是個手藝活,只要認(rèn)真學(xué)藝,不出幾年就可以出徒,而且很可能手藝高于師傅。如果諸葛亮當(dāng)初學(xué)做皮匠,憑他的頭腦,他一定會成為一個出色的手藝高超的皮匠。但皮匠想成為諸葛亮,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yàn)橹T葛亮的頭腦只有一個,他的思維、智慧、學(xué)問,是別人所沒有的。如果三個臭皮匠真能頂個諸葛亮,那劉備就會氣瘋了,我干嘛辛辛苦苦地三顧茅廬請什么諸葛亮?。恐灰鲆患堈泄⑹?,那報(bào)名自薦的皮匠成千上萬,那么諸葛亮就不知道有多少位了!曹操也樂了,我有這么多臭皮匠,那不是有了多少個諸葛孔明呀!何愁漢室不興?孫權(quán):周瑜被氣死了我不怕,帶上幾十個皮匠不就可以了!周瑜:既生臭皮匠,何怕生了個諸葛亮!諸葛亮:人家一個錢學(xué)森頂十個師,我怎么才頂三個臭皮匠!讀書人:要頇諸葛亮,就做臭皮匠!阿斗:沒了丞相諸葛亮,還有三個臭皮匠!三個臭皮匠:別拿我們逗悶子了,能抵得上諸葛亮,何必當(dāng)個臭皮匠!
“三個臭皮匠,抵得個諸葛亮”,它否定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簡單勞動與復(fù)雜勞動的不同與分工,否認(rèn)了人與人之間的素質(zhì)有區(qū)別、智商有高低,不承認(rèn)復(fù)雜的腦力、智力勞動需要長期的培養(yǎng),需要艱苦的學(xué)習(xí)。嚴(yán)重的是,這個“臭皮匠論”長期以來成了貶低知識分子的根據(jù)。
古人云:“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鼻笊弦粚㈦y,要找諸葛亮老先生就更難,難于上青天,世界上什么樣的人都不缺,缺少的就是人才,特別是像諸葛亮這樣的天才,幾千年都難得遇上一個。中國有多少人,有多少個臭皮匠,可是卻抵不上一個諸葛亮。諸葛亮永遠(yuǎn)是諸葛亮。臭皮匠再多還是臭皮匠,而諸葛亮卻是只此一個。
童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