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騰
摘 要:信用證因進出口雙方資金與風險負擔相對平衡在貨物貿易中被廣泛應用。但是信用證結算的復雜性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拒付問題也導致很多出口商拒絕接受以信用證為結算條件的交易。為了打消出口商的顧慮,部分進口商開始嘗試證外單據處理方式降低信用證結算的復雜性以及交單被拒付的可能性,以此來贏得出口商對信用證結算條件的支持。然而由于證外單據處理方式在當下信用證結算業(yè)務中應用較少,很多出口商及通知行都對證外單據的具體操作與處理方式存在一定困惑。所以證外單據在信用證結算中的應用及具體操作值得研究。
關鍵詞:信用證結算;證外單據;證內單據;出口商;進口商
信用證結算業(yè)務中進出口雙方在資金及風險負擔上相對平衡,且開證行以自身信用對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付款責任提供保證,有效解決了電匯或是托收等商業(yè)信用結算條件下進出口雙方的互不信任問題,因此在貨物進出口貿易中被廣泛應用。但是傳統信用證結算復雜性問題導致單證不符被開證行拒付的風險也令很多出口商對信用證結算望而卻步,部分出口商甚至完全拒絕接受信用證結算。證外單據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應運而生,進口商開立信用證時只要求提交運輸單據及商業(yè)發(fā)票,其他單據在信用證之外提交,通過這種單據處理方式降低出口商因交單不符被開證行拒付的可能性,使信用證結算真正具備了結算工具及付款保證工具的雙重作用,以此贏得出口商對信用證結算的支持,促進和保障進出口貿易的正常發(fā)展。
一、證外單據概述
證外單據是指在以信用證為結算條件的進出口貿易中,進口商通過開證行開出的信用證單據要求(46A域)中僅要求提供運輸單據以及商業(yè)發(fā)票,其他進口所需單據不在信用證中作出要求,而是在基礎買賣合同中進行約定,由出口商在信用證之外直接提交給進口商的一種單據處理方式。
盡管證外單據在當下進出口貿易實踐中應用的還比較少,但是國內已經有出口商收到此類信用證。如筆者最近接觸到的一起信用證結算案例,某服裝出口商與一美國進口商以CIF貿易術語成交30,000件服裝,總金額75,000美元,約定以即期付款信用證結算。在國外來證46A域的單據要求中,僅要求提供海運提單和商業(yè)發(fā)票,而在基礎買賣合同中約定的詳細裝箱單、一切險保險單、一般原產地證、ISF表格、進口商指定驗貨人員簽發(fā)的一致性行證實書則完全沒有提及。服裝出口商的單證部經理收到此證后也是一頭霧水,因為之前從沒有收到過單據要求如此簡單的信用證。向信用證通知行咨詢后,通知行也僅是模糊的回答按照信用證要求交單即可,卻沒有對基礎買賣合同中要求的其他單據給出明確的處理意見。當服裝出口商就上述信用證單據問題咨詢到筆者時,筆者最初也感到十分困惑,詢問當地幾家銀行的國際業(yè)務部人員也都沒有得到明確的說法。只是都一致認為由于信用證中的單據要求少于基礎買賣合同中對單據的要求,對出口商沒有任何不良影響,交單時按照信用證要求交單即可。后筆者委托一位從事進出口貿易的美國朋友向此信用證的開證行進行了咨詢,開證行表示上述情況正是典型的證外單據處理方式,通過證內單據與證外單據結合完成進出口貿易結算,是近兩年興起的一種單據處理方式。并表示這種證外單據處理方式不僅降低了出口商交單時因單證不符被拒付的可能性,使開證行的付款保證真正落到實處,同時也降低了銀行審單的工作量。
二、證外單據適應用場景
在進出口貿易工作中,進口商可能因為本國政府的外匯政策或是公司財務政策規(guī)定、或是出于對出口商的不信任問題必須要以信用證結算,而出口商又不愿應對傳統信用證結算的復雜單據工作、拒絕接受傳統信用證結算的情況下,要想使生意繼續(xù)下去,證外單據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項。通過證內要求的運輸單據確保出口商只有在按時裝運后才能取得開證行的付款,解決了進口商擔心的按期發(fā)貨問題;通過合理要求證外單據,尤其是裝運前檢驗單據,可以有效保證進口商能夠收到與基礎買賣合同約定一致的合格貨物。同時,簡單的證內單據要求也為出口商相符交單提供了信心和可能,就不會再拒絕接受信用證結算條件。
三、證外單據的作用
(一)使信用證的付款保證落到實處
隨著進出口雙方在信用證欺詐以及反欺詐問題上的不斷博弈,進口商開出的信用證中相關條款及單據要求越來越復雜,個別進口商甚至把本應作為結算工具以及付款保證工具的信用證變成交易控制工具。通過在信用證設立帶有陷阱性質的軟條款,將原本開證行獨立的確定的付款保證變成進口商的最終決定,使信用證結算條件下的開證行的獨立付款保證失效,使不可撤銷的信用證變向成為可撤銷的信用證,本質上是由進口商控制信用證的付款依據,出口商能否做到相符交單完全依賴于進口商的配合與支持,以致于出口商時刻面臨著因單證不符被拒付的風險。上述情況不僅違背了信用證結算的初衷,也使開證行的獨立付款保證逐步喪失,部分出口商也因此拒絕接受信用證結算條件。而在證外單據處理方式下,進口商開立信用證時不再以通過復雜單據要求控制付款及交易為目的,只要求提交運輸單據以及商業(yè)發(fā)票兩份常規(guī)且最常見的單據,出口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保證所交單據與信用證規(guī)定相符,大大降低了因單證不符被開證行拒付的可能性,使信用證結算條件下銀行的獨立付款保證落到實處,銀行的付款保證作用得以真正實現。
(二)降低進出口雙方的交易成本
對于進口商而言,盡管通過在信用證中設置復雜的單據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在交易中處于更有利的主動地位,但是他們卻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愿意接受此類信用證的出口商,同時還要面臨著出口商在信用證具體單據要求上的討價還價,以及由此帶來的信用證修改問題,無形之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對于出口商而言,為了滿足信用證的復雜單據要求,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準備和申請單據。盡管已經非常努力,但仍然面臨著因交單不符被開證行拒付的風險,或是因交單不符被開證行扣除不符點費用的金錢損失。不管是潛在的風險還是費用損失,出口商都會將其計算在產品價格之內,最終承擔人仍然是進口商,必然導致交易成本的增加。然而從外貿實踐中的效果來看,在信用證內要求出口商提交復雜的單據并沒有起到保證進口商收到合格貨物的作用。因為銀行審單的標準是表面相符,不會去確認單據所代表的貨物是否與買賣合同要求以及實際裝運的貨物一致。所以因信用證中復雜單據要求產生的一系列時間、精力和金錢成本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浪費。通過證外單據處理方式,在保證進口商收貨權益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出口商獲得單據的成本以及收匯風險,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口產品價格,并進而降低進出口雙方的交易成本,實現雙贏。
四、證外單據具體操作流程
(一)結算條件磋商及買賣合同商訂階段
通常來說,信用證結算條件下的具體單據要求是進出口雙方磋商、談判的結果。如果進口商在交易磋商中無法也不能說服出口商接受傳統信用證結算,限于某種原因還只能和這家出口商采買且必須是信用證結算,則可主動提出證外單據處理方式,以此促使出口商接受信用證結算條件。如果是出口商主動提出證外單據處理方式,在本身不具備十足競爭力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在價格上作一定比例的讓步,或是主動說明將會提交裝運前檢驗報告給進口商作為證外單據處理方式的交換條件,換取進口方的信任。因為收匯安全要永遠比沒有安全保證的利潤更重要,沒有安全保證的利潤并不是真正的利潤。進出口雙方就證外單據處理方式達成合意后,還需將具體條件寫進基礎買賣合同,避免以后可能發(fā)生的糾紛。在買賣合同當中明確約定:以即期付款信用證結算,信用證中只能要求提交運輸單據及商業(yè)發(fā)票,否則進口商需要負責修改并承擔由此引發(fā)的交貨期延遲等責任(Payment by sight L/C, the documents request in the aforesaid L/C should be just Shipping Ducument and Commercial Invoice. Otherwise, the importer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amendment and the shipment delay caused accordingly)。同時還應對信用證之外提交的具體單據種類、正副本份數做出約定,如Signed Detailed Packing List in 1 Original and 1 Copy(簽署的詳細裝箱單2份,1正1副1), Certificate of Origin Form A issued by CIQ in 1 Original and 1 Copy(商檢局簽發(fā)的FORM A原產地證書1正1副),以便出口商提前做好繕制以及申請準備。
(二)買賣合同履行及出口貨物裝運階段
在證外單據處理方式下,出口商收到進口商通過開證行開來的合格信用證后即可安排生產或是裝運。裝運后將承運人出具的運輸單據(一般為海運提單)連同自行繕制的商業(yè)發(fā)票第一時間送交銀行結匯。對于證外單據部分,只是無需同證內單據一樣提交到銀行審核,但是仍然需要根據買賣合同的要求進行繕制或是申請并按時提交給進口商,供進口商在目的港辦理清關手續(xù)。此外及時提交證外單據給進口商也能證明出口商按照基礎買賣合同的約定完成了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即使基礎買賣合同中沒有對證外單據做出具體要求,出口商也仍然需要根據貿易慣例提供適用單據給進口商。如CFR貿易術語下的裝船通知、CIF貿易術語下的保險單、出口到與我國簽有關稅互惠協定國家的原產地證書等。換個角度說,出口商通過向銀行提交證內單據后安全收回貨款并不意味著真正履行了買賣合同中約定的交貨以及交單義務,如果出口商未能根據基礎買賣合同的約定提供合格貨物,或是未能按照約定及貿易慣例向進口商提交證外單據,并因此給進口商帶來損失,那么這些損失將由出口商承擔及補償,出口商必須對此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
(三)出口商單據整理及交單階段
在證外單據處理方式下,證內單據及證外單據要分別整理并提交給銀行及進口商。證內要求的運輸單據以及商業(yè)發(fā)票要嚴格按照信用證的要求制單、審單并向銀行交單,銀行收到出口商的相符交單后就會履行議付或是付款責任,至此證內交單結匯工作完成。盡管證內交單工作相對簡單,但是出口商也必須慎重處理,確保100%安全收匯。
證外單據在某些進出口業(yè)務中可能需要提供的種類很多,繕制和申請工作也相對復雜。盡管銀行不對證外單據進行審核,但是出口商也必須保證證外單據符合買賣合同的約定并具有適用性,避免給進口商清關帶來潛在問題。實務中,在繕制或是申請證外單據時比較合理的做法是將相應單據的草稿提前發(fā)給進口商確認,或是要求進口商提供相應單據的草稿,草稿確認后再出具簽字、蓋章的正式單據。出口商取得正式單據后,要掃描并形成電子文檔發(fā)給進口商作二次確認,確認無誤后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寄出正本單據。為了確保電子文檔中所有單據的樣式看上去統一,需要將所有單據(包括證內要求的運輸單據及商業(yè)發(fā)票)打印出來簽字、蓋章后掃描,掃描成圖片格式后插入到Word 文檔中,利用PDF軟件生成PDF文檔,并命名為Documents for S/C ***(***號合同下單據)。切忌將掃描后的未曾重命名的多種單據以圖片格式直接發(fā)給進口商確認,以免進口商查看時產生遺漏。如果進口商需要證外單據的正本,出口商可以自行通過快遞寄給進口商,也可以同證內單據一起送交銀行(收單行或議付行),由收單行幫忙隨證內單據一同寄到國外開證行,由開證行轉交給進口商。由于是證外單據,收單行和開證行都不會進行審核。收單行寄單時通常會在面函上說明“下列單據無須審核,請幫忙轉交進口商/開證申請人”字樣。進口商可以同時拿到全套單據,便于轉給清關公司辦理進口清關手續(xù),同時出口商可省去一次寄單到國外的費用,所以建議出口商采用這種方式寄送證外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