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潔
[摘 要]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強調(diào)要讓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篇復述作為英語聽說能力之一,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語感和語音語調(diào)基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語言綜合能力的形成,充分體現(xiàn)了生態(tài)課堂的教學理念,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巧用語篇插圖、關鍵詞和內(nèi)容,為學生搭建語篇復述支架,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復述能力,為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復述;生態(tài)課堂;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生態(tài)課堂是將學生作為生態(tài)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為教學出發(fā)點,在兼顧每個學生學習需求和個性發(fā)展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建自由、和諧的語言環(huán)境,為生態(tài)主體的交互對話搭建平臺,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每個生態(tài)主體都能體會到自身生命價值的課堂。然而,在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只強調(diào)語言信息的輸入,將語篇分解成詞匯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缺乏表達的機會和興趣。雖然教師也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語言情境和教學活動,但輸出的語言大部分都是課文原句,一旦語言情境發(fā)生變化,學生就連一句簡單的句子都無法表達。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與理解語篇,無法進行流利的表達,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更加無從談起。究其原因,學生缺乏語言整體的輸出策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科學運用語篇復述的教學策略,既能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弊端,又能加深學生對語篇的整體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的發(fā)展。
語篇復述是讓學生在理解和記憶的基礎上,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二次加工與整理,并用自己積累的詞匯與語句,有重點、有條理地進行表達??梢姡瑥褪龅倪^程,就是讓學生對語篇內(nèi)容進行吸收與消化的過程,也是運用語言知識的過程。
小學階段學生認識事物主要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針對這一特性,現(xiàn)行的譯林版英語教材幾乎每個語篇都配備了相應的彩色插圖,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巧妙利用教材中的插圖,為學生搭建語篇復述支架,讓學生在插圖的提示下復述,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助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教學6A 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按順利呈現(xiàn)教材中的插圖,并提出以下問題“Can you retell the story from these pictures?”,讓學生根據(jù)插圖提示組織語言。在語篇復述教學中,教師科學利用教材插圖,讓學生在插圖的提示下學習語言、運用語言,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形成,為實現(xiàn)生態(tài)課堂奠定基礎。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關鍵要素,不同類型、不同含義的詞匯組成語句,語句再組成語篇。在進行語篇復述時,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問題。因此,對復述難度較大的語篇,教師可以提供關鍵詞或詞組,利用詞句之間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通過關鍵詞或詞組建立詞和句、句和句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的復述更加貼切、連貫和自然,并在積累詞匯的過程中提高語篇復述能力。
例如,教學6A Unit 4《Then and now》一課時,根據(jù)故事的發(fā)展順序及時態(tài),教師提煉出關鍵詞和詞組,并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
Six years ago,Mike could...but he could not...Now he can...
Twenty years ago,Mr Brown...he...Now he has...and he can ...he also...
Thirty years ago,Mikes grandpa...and...for news.Now he can...and...
Twenty years ago,Mrs Brown...at school.She....from shops.Now she has...she does...too.
這樣,讓學生在關鍵詞的引導下回憶語篇內(nèi)容,進行語篇復述,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復述難度。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巧妙利用語篇的關鍵詞或詞組,為學生搭建語篇復述的支架,不僅給學生組織語言提供了幫助,而且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提高了語篇復述能力。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譯林版的英語教材往往以對話式、講述式和填空式等方式將語篇內(nèi)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這些語篇大都采用第一人稱進行描述。在引導學生進行語篇復述時,教師可以利用語篇人稱、時態(tài)、語態(tài)等方面的變化,讓學生在復述時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改述,這樣更能鍛煉學生對語言的組織和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不同詞匯、不同時態(tài)和不同人稱之間的轉換,增強語篇復述教學的實用性和趣味,促進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教學6A Unit 2《Holiday fun》一課時,“Story time”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向?qū)W生介紹Liu Tao和Mike如何渡過國慶假期。在引導學生復述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第三人稱來分別復述這兩個人的假期活動。如下:
Liu Tao went to Shanghai and visited his aunt during the National Day.He and his aunt went to the Bund and visited Shanghai Museum.He saw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這樣,學生不僅能從整體上把握語篇內(nèi)容,而且能提高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組織語言等方面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近年來,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它在遵循人們記憶、閱讀和思維規(guī)律的基礎上,將各類主題之間的關系利用層級圖表示出來。在語篇復述中,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不僅有助于學生梳理語篇內(nèi)容,而且能讓學生的表達更有層次性和邏輯性。
例如,教學6A Unit 7《Protect the Earth》一課時,教師以“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為主線,讓學生畫出思維導圖,然后對語篇進行復述。這樣能加深學生對語篇內(nèi)容的理解,能有序、有層次地描述語篇主題,進而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輸出自己的話語,促進思維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語篇復述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基于復述的語篇教學是鮮活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逐步掌握語篇復述的方法,能有序、有情、有效、有層次、有邏輯地進行語篇復述,感受復述的樂趣,逐漸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心,賦予生態(tài)課堂新的活力。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