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云
摘 ?要:隨著科技、經(jīng)濟和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教育領域相應地迎來其發(fā)展的契機,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得到普及,學生思想品德等方面的發(fā)展也得到其應有的關注。就初中教學而言,要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應重視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初中政治教學水平。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政治 ?課堂教學 ?優(yōu)化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領域的發(fā)展,教學理念也不斷更替。然而,在當下的初中教學中,尤其是初中政治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初中政治是學生正確樹立三觀、塑造人格的重要啟蒙學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時代的發(fā)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質教育的普及是當下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初中政治作為普及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不斷優(yōu)化教學模式和教學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完成教學目標。本文通過分析當下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優(yōu)化策略,以期為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提供借鑒,幫助學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一、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現(xiàn)狀
(一)單一課堂教學方法,不利于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初中政治的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的單方面輸出,一些教師甚至只要一本書,就可以完成整個教學活動,毫無交流、互動可言。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入,初中政治教學雖有所改善,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大多初中政治教師的教學方式仍是十分單一,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唯成績論使學生、教師把政治課程當做一門只需將考點死記硬背的課程,如此一來,學生成績上去了,為學生塑造正確三觀卻只能成為空談,有違素質教育的本意。
(二)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不利于學生理解
作為一門理論性的課程,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費力,然而教師若是一味填鴨式的教學,且沒有適當?shù)慕Y合生活實例進行延伸,往往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較差,同時也打擊了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興趣。比方說,在講解一些涉及到人生理論相關知識時,要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往往需要結合一些生活實例或是人物事例進行講解,才能使課本知識與實際相聯(lián)系,使相關的知識更加直觀,方便學生理解。
(三)政治課不受重視,教師上課沒有引導性
相當一部分初中學校,特別是農(nóng)村或偏遠山區(qū)初中學校,教學觀念陳舊,對初中政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政治教師培養(yǎng)也停留在傳統(tǒng)階段,認為政治課主要靠學生自己死記硬背,更不用說學生的引導性。在這種背景下,受初中政治課不重要的觀念影響,學生、家長甚至學校相關部門都忽視了政治課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很難取得理想成效。
二、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持續(xù)推廣,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關鍵課程。如何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真正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诖?,初中政治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素質教育,重視學生人格的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一)采取生活化政治課堂教學模式
初中政治教師在課堂中應重視生活化教學,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中的人和事相聯(lián)系,使相關知識點更加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的主動思考,使他們對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思考。比方說,在進行《我和父母交朋友》的教學時,可以適當?shù)亟Y合情感教學,以自己和孩子相處過程為例,或是以一些古代或當代名人與父母交朋友的事例,增強學生代入感,引導學生的自主思考。同時還可以布置“角色互換”的家庭作業(yè),讓學生與其父母盡孝角色互換,分擔家務等,使他們體會父母的不容易,鼓勵學生與父母交朋友。此外,教師還可以描述自己和孩子的矛盾,分享自己事后的思考,同時鼓勵學生回憶、分享自己與父母的矛盾,通過討論和分析,找出出現(xiàn)矛盾的根源。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
由于初中政治教材內(nèi)容有一定抽象性,加之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一味照本宣科,課堂教學內(nèi)容只是對教材的復述,容易使初中政治課堂失去趣味性,學生難以提起興趣,課堂教學效率十分有限?;诖耍踔姓握n堂教學內(nèi)容除了需要涵蓋書本內(nèi)容之外,還應積極引用當下的時事熱點,發(fā)生在周邊的鮮活案例,或是學生感興趣的題材,一方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增強課堂趣味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增強學生代入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成效。
(三)巧用生動的語言,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真誠的語氣使語言富有吸引力、說服力,初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做到情緒飽滿、語氣真誠,提高學生的專注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方說,在教學關于自信的《“我能行”》一課時,自信、激昂的語調可以提高教師的感染力,使學生體會到自信的重要性,同時分享一些名人的勵志事跡,使學生明白在任何困境下都應保持信心,才能順利走出困境。
(四)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庇捎诔砷L環(huán)境不同,每個學生個體都是獨特的,初中政治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通過正確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首先,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不同看法和觀點,鼓勵學生勇敢地表達出來,適當予以肯定,給學生提供獨立思維能力發(fā)展的空間。此外,由于事物的兩面性,應引導學生以批判、辯證的思維看待身邊事物,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同時敢于表達,在于其他人的分享和討論總,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
結語
初中政治是學生人格培養(yǎng)、三觀建立的啟蒙課程,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合理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nèi)容,良好的營造課堂氣氛,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才能真正落實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彭金科.新課程改革下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8(34):59-60.
[2]張俊峰.新課改指導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120-121.
[3]任雙艷.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實施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9(7):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