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霞
摘 要 在所有階段的語文學習中,作文都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語文試卷中分數(shù)占比非常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點,但很多學生都覺得作文難寫,每次寫作都是在東拼西湊,或者直接照抄作文書上的,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所以作文也是語文學習中的難點。寫作是學生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高低的綜合體現(xiàn)方式,是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表達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作用。但目前一遇到作文就叫苦不迭,作文內(nèi)容純屬完成任務而隨意拼湊的,而隨著年級的增加,作文的難度也會不斷增加,小學作文才只是一個基礎階段,這對于面臨即將進行升學考試的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必須要盡快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對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寫作訓練。
關鍵詞 小學高年級段;語文;作文水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7-0092-02
每次在布置作文作業(yè)的時候,課堂上一定會不約而同的傳來“又要寫作文??!”的感嘆聲,在使人發(fā)笑的同時也應該引起老師們的注意,為什么同學們這么抵觸寫作文呢?寫作文難嗎?寫作文沒有必要嗎?都不是,學生之所以認為寫作難,一是覺得寫作文沒意思,不就是寫好多好多字嗎?還費時間,這其實就是因為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其次是覺得寫作不知道從哪兒下手,應該寫些什么,這就是因為學生的素材儲備不夠,閱讀量也不夠。還有的覺得自己長大以后又不當作家,干嘛要寫作文,這是出于對作文認知不夠。造成小學生不愿意寫作文的因素有很多,但寫作文又是必須的,特別是對于高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那么作為老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們提高作文水平呢?本文將結(jié)合所經(jīng)歷的教學過程來簡單談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作文水平。
一、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正確認識作文是必要前提
小學生的知識面較窄,在每次寫作時看到題目沒有任何思路時,他們一定會產(chǎn)生畏難情緒,加上即將面臨的升學考試,以及來自老師的要求,他們就會越發(fā)地陷進自己的畏難情緒中,這種負面情緒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會導致嚴重的不自信,從而導致寫不好作文,周而復始,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會慢慢地消耗掉小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和信心,越來越怕面對寫作文。所以提高高年級段小學生作文水平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興趣、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前面說到,有些學生覺得以后自己不當作家,所以沒有寫作的必要,這種情況下,語文老師可以從兩方面入手調(diào)整學生心態(tài),一方面是教育體系,作為三大主科之一,語文的重要性不用贅述,在所有階段的學習中,作文分數(shù)在總分中的占比數(shù)都是非常高的,就算不當作家,其他任何行業(yè)都需要學習成績來作為首要考察標準;另一方面,人在社會中一定會面臨多多少少的大場面,這對語言表達能力和文采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從容面對這樣的場面,也應該重視作文。那么該如何提高興趣呢?首先,從教師方面入手,起好帶頭作用,和學生們一起堅持寫日記,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幾句,并輪流在班上朗讀學生包括老師的日記,對學生們加以鼓勵,讓學生慢慢愛上寫作;其次,在發(fā)現(xiàn)學生的好作文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閱讀和嘉獎,讓作者對同學們講講對題目的突破口,為什么要這么寫?好詞好句是在哪學到的等等,讓作者產(chǎn)生自豪感,讓其他學生也從中學習到寫作技巧,逐漸增加對寫作的信心。
二、多閱讀多積累,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庫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作文題目的難度會有所增加,這對于本來寫作水平就不高的學生們來說就更加困難了,對于寫作的抵觸心理越來越強烈。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在大部分小學生的作文中,最常見的就案例就是幫助了老奶奶和老爺爺、媽媽在半夜淋著雨送自己去醫(yī)院,這樣的案例在學生中的運用案例的比例中穩(wěn)居高位,這種現(xiàn)象直接說明學生的素材積累不夠。為了讓寫作的時候迅速進入主題,為了讓字數(shù)不再成為障礙,為了讓這些用爛了的案例不再出現(xiàn)在學生的作文中,平時的積累和閱讀就尤為重要,有了足夠的閱讀和積累,自然會有足夠豐富的作文素材。沒有好的素材積累,對于寫作來說就像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要積累,首先要保證閱讀量,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閱讀量上去了,寫作才會更加得心應手,所以僅僅把閱讀停留在語文課本上是遠遠不夠的,在實際的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們應該引導學生們積極進行課外閱讀來增加自己的閱讀量,閱讀的書籍也必須是那些對寫作有幫助的書,例如唐詩宋詞、國內(nèi)外的經(jīng)典名著、好的作文書等等,從中獲取作文寫作需要的好詞好句、寫作手法和技巧等內(nèi)容。久而久之,在寫作時就會有更多的選擇,而不是局限于那些都被用爛了的大家都知道的東西,例如,形容時間過得飛快,大多數(shù)學生會運用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形容,而閱讀了南宋詞人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后,就可以用到“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就讓整篇文章不再那么乏善可陳了。
除了閱讀,還得要記住,能做到過目不忘的能人甚少,所以一定要要求學生在閱讀中看到寫的不錯的好詞佳句、或者是好的名人案例、歷史故事時,要把他們摘抄下來,并時常溫習、記憶,讓他們不僅占據(jù)著摘抄本,還要占據(jù)學生們的小腦瓜,這樣就能保證寫作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太多“雷同”的詩句和案例了。
有了這些積累,有些學生還是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寫作文,所以在閱讀作文書的時候,要讓學生們多思考,文章的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前后文是怎么銜接起來的,又是運用了些什么寫作手法;在作文課堂中個,教師們可以把好的文章拿來分析,教導學生們?nèi)绾螐奈恼轮蟹治龀鲆陨蠁栴},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積累中帶著思考,能更加極大地增加積累的有效性。
三、對優(yōu)秀作文進行仿寫
模仿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寫作中,仿寫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技巧。仿寫并不只是簡單的模仿原作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從仿寫中學習到寫作經(jīng)驗并能夠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仿寫可以是對作文結(jié)構(gòu)的仿寫,讓學生了解到寫作應該從何入手,怎么結(jié)尾,對寫作有一個基本的架構(gòu)認知;也可以對文章段落的仿寫,對同一個場景同一個物體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同樣的感情;還可以對語言間進行仿寫,為什么有人的作文語句生動有活力,而有的作文就是干巴巴沒營養(yǎng)的呢?那是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對語言進行仿寫,能有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最后再在仿寫的基礎上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畢竟仿寫的最終目的不在于模仿,而是學習別人的思路和方法,并把他們加入到自己的寫作中。學習到這些寫作技巧后,再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一定會讓寫作變得容易很多。
四、業(yè)精于勤,多動手多練習
如果說前面幾點是寫作的基礎,那么寫作練習就為前面的基礎提供了發(fā)揮平臺,在積累了眾多的好詞、佳句、好案例之后,我們得讓他們發(fā)揮出他們的作用啊,可不能讓這些“英雄”無用武之地呀,只有經(jīng)常動手練習寫作,把這些“英雄”運用到適合他們的地方,才能真正提高語文作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位“英雄”都適用于每一個地方,在實際寫作中,不能一味地追求辭藻華麗,不能把他們一股腦地全部硬塞進作文里,這樣不僅不會給作文加分,反而矯枉過正,所以要讓這些“英雄”在適合的地方發(fā)揮出自己真正的力量。寫作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這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斷地更新“英雄庫”,不斷地讓他們與作文相磨合,這樣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五、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來說,作文水平提高是必然的,找到學生寫不好作文的原因所在,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積極引導他們加大閱讀量,并加強對好詞佳句的運用,對優(yōu)秀作文進行仿寫練習,最后轉(zhuǎn)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完成積累——仿寫——創(chuàng)造的過程,有效提高作文水平。但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招見效的,上述方法也未必適用于每個學生,所以在實際的作文教學中,應該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查漏補缺,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參考文獻:
[1]韓露.淺議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11):2.
[2]馮麗芳.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讓學生有話可寫[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9):97.
[3]尚紅霞.如何指導小學高段學生寫好作文[J].學周刊,2017,14(1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