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313.7? ? ?文獻標識碼:C? ? ?文章編號:1673-1085(2019)07-0036-02
1? 蛋雞保健的總體原則
管理才是最重要的保健措施。
1.1? 順應天地自然之理
1.1.1? 給雞足夠的黑暗時間?;\養(yǎng)蛋雞的被動運動太多,一只動而全籠動,要盡可能的保證雞的休息時間,高峰期有15h的光照就足夠了,沒必要用到16h甚至17h。開產(chǎn)時加光,以每天4min的速度增加,早晚各加2min;堅持夜間開燈半小時,育成階段如體重不達標可在這半小時里給補點兒料,體重達標則只給水不給料,產(chǎn)蛋期只給水不給料;在高峰結(jié)束時增加半小時,500d再加半小時。讓雞有充足的活動空間。
1.1.2? 讓雞喝到足夠的清水。不同的季節(jié)要靈活調(diào)整減壓水箱的壓力,以保證雞有充足的飲水;線定期消毒清理;育雛期、熱應激期要保證水溫足夠低以增加雞的飲水量。
1.1.3? 讓雞體會到一定的饑餓。“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饑餓可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降低料蛋比;饑餓可以調(diào)動雞的部分抵抗能力;饑餓是健脾升陽的便宜有效的方法,也是對抗霉菌毒素的好方法。要注意下面幾種情況:①下次加料前上次的料一定要吃干凈;②定期控料:每隔幾天有一次的料減少一些;③注射免疫前控料;④各種原因?qū)е碌牟墒沉客蝗辉黾?,要相應減料。
1.1.4? 讓雞呼吸到足夠的新鮮空氣。
1.1.5? 讓雞體會到適宜的應激,尤其是冷應激、驚嚇應激(消毒應激、聲音),從小鍛煉雞對溫差的適應能力,對呼吸道疾病防控意義不亞于疫苗作用。
1.2? 以和養(yǎng)生? 智者之養(yǎng)生也,順四時而適寒溫,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而調(diào)剛?cè)帷H缡莿t辟邪不至,長生久視,即是養(yǎng)生中的最佳境界,就稱之為“和”。
和的兩層意義:環(huán)境、飲食的改變要給雞一個適應過程;用藥保健以和法為首要原則。雞群正常時預防用藥不宜用大涼大寒組方及清下組方,以和法為原則,和解表里,調(diào)暢肝脾氣機,調(diào)和腸胃。
和法的代表方:①小柴胡湯:柴胡,黃芩,黨參,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棗,沉香;②逍遙散: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炙甘草,煨生姜,薄荷,大黃,車前子,黑豆;③四逆散:柴胡,炒枳實,芍藥,炙甘草。
1.3? 形神共養(yǎng)? 形與神共養(yǎng),提高蛋雞福利。
1.3.1? 給雞營造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包括溫度、濕度、密度、空間。
1.3.2? 精神方面的管控: 雞也有七情六欲,神的培養(yǎng)主要是讓雞有個愉快的心情,有吃有喝,有饑有餓,有喜有樂,有靜有動,在舍內(nèi)的不同部位養(yǎng)幾只公雞,人和雞適當?shù)慕涣?、互動?/p>
1.4? 培正氣、治未病? ①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亂治來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說白了就是早發(fā)現(xiàn)早調(diào)理,未病先防,已病防變;②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
2? 不同階段的保健思路
雖然大的方向是遵循自然規(guī)律、以和為主,但是不同的生長階段體質(zhì)還是有一些不同的,因地制宜的有所偏重能讓保健做的更到位。
2.1? 育雛(1周)? 雛雞是陽盛之體,而且雛雞的體溫是逐步升高的,這時的保健以補充和鞏固腎元為主,保元湯(黨參、黃芪、肉桂、甘草)第2天開始使用,連用5d。
2.2? 育成(5~8周)? 這個階段體重、脛長增長速度很快,也是內(nèi)臟和骨骼發(fā)育的主要階段。這時的保健不僅要增強消化功能、健脾升陽,還要增加粗纖維,使用中藥粗粉,也可以用一些廉價的草粉來鍛煉腸道的消化功能,為消化系統(tǒng)功能健全打下良好的基礎,且越是快速生長階段越需要扶陽。
2.3? 開產(chǎn)(18~20周)? 生殖系統(tǒng)快速發(fā)育,這個階段的體重增加以生殖系統(tǒng)的增加為主,再加上開產(chǎn)時飼料的變化會讓消化系統(tǒng)不適應,此階段的保健不僅要和解肝脾,還要以扶陽為主兼顧滋陰。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滋陰也是為了更好的扶陽以利于陰陽平衡。可用四逆散+葛根、升麻、薏米、女貞子。
2.4? 高峰持續(xù)期? 此階段保健的目的是平衡陰陽、延緩臟腑功能減退速度、防治輸卵管炎。激蛋散、逍遙散等日常保健,每月一次,每次5~7d。輔以合理的控料。
2.5? 產(chǎn)蛋回落期? 回落是生殖系統(tǒng)衰老的表現(xiàn),緩解衰老、加光、降蛋白,可用三奇散(枸杞、黃芪、三七),輔以VE, 每月用5d。
2.6? 淘汰期(淘汰前一月)? 助消化,促進體重增加。可用山楂、蒼術、陳皮、檳榔、神曲、麥芽、川芎、甘草、木香。
3? 蛋雞常見病的中藥保健
3.1? 新母雞病? 夜間補光,晚開產(chǎn)即可解決。
3.2? 啄癖啄毛? 調(diào)和脾胃、鎮(zhèn)靜安神,可用當歸、石膏(保證1%的用量)、遠志;啄肛:均衡營養(yǎng)、補中益氣。
3.3? 蛋殼白、殼質(zhì)量差? 清熱、養(yǎng)血滋陰??捎卯敋w、大青葉、陳皮、益母草、桃仁、竹茹、女貞子。
3.4? 受涼? 有可能受涼時提前用姜棗、玉屏風;受涼發(fā)生后用正柴胡、小柴胡。
3.5? 熱應激? 傷暑時用香薷散,中暑時用消黃散。
3.6? 肝出血病? 可用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甘草)來調(diào)和肝脾;用五苓散(豬苓、茯苓、澤瀉、 白術、桂枝)來健脾除濕;用山楂、烏藥? ? ? ? ? ? ? ? ? ? ? ? ? 消脂去積;用大黃、黃芩、郁金、清中焦熱。
3.7? 慢性呼吸道病? 支原體,它是屬于虛寒,治療時西藥配合中藥二陳湯。
3.8? 流感、新城疫的急性發(fā)作期? 它們的基本特征是出血,屬于陽盛,用抗病毒西藥(包括干擾素、核酸、白介素等)配合中藥犀角地黃湯進行清熱解毒涼血。犀角太貴,用升麻代替,效果遠勝于水牛角。
3.9? 氣囊炎、支堵? 用抗病毒藥+支原體藥+銀耳、薏米、黑豆,滋陰潤燥,緩解堵塞。
3.10? 感冒? ①外感風寒的表實證:發(fā)熱,怕冷,無清鼻液,代表方劑是麻黃湯;②外感風寒的表虛證:發(fā)熱,不怕冷更怕風,有清鼻液,代表方是桂枝湯;③外感挾濕的表寒證:發(fā)熱,皮緊肉硬,因肌肉疼痛而呆立不動,往往有咳嗽,采食量減少,治療時的代表方劑是荊防敗毒散。
3.11? 安卡拉? 實證,暑濕證。這是近幾年流行的一個新病,在蛋雞上的發(fā)病率并不高,但是也能造成不小的損失,治療往往是打抗體,費時費力應激也很大。使用中藥柴胡、 枳實、芍藥、甘草、 茯苓、澤瀉、 白術、 檳榔、大黃、車前子、黃連、郁金。煎水飲雞,采食量的1%,用2~3d。
3.12? 鎮(zhèn)痛? 內(nèi)臟損傷嚴重時,治療時用鎮(zhèn)痛藥輔助效果會更好,麻黃附子細辛湯可以有效的緩解腹痛。
3.13?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包括花斑腎,可用四君子湯+五苓散。
3.14? 雞痘? 可用龍膽泄肝散。
3.15? 傳染性鼻炎? 可用磺胺+小柴胡。
3.16? 滑液囊炎? 行氣利濕,溫腎陽。
4? 保健中藥應用中的幾個常見誤區(qū)
4.1? 過分強調(diào)保肝護腎? 違背中醫(yī)整體觀念的基本原則,保健要平衡臟俯,調(diào)節(jié)陰陽,五臟皆顧,以后天之本、五臟之中心的脾土為主。
4.2? 保健就是“補”? 蛋雞的多數(shù)時間是不需要補的,更需要的是和。
4.3? 中藥沒有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不可隨意加量。
4.4? 隨意搭配其他藥物? 西藥的理化性質(zhì)可以降低中藥的藥效,中藥間的隨意搭配也可能導致同類作用的浪費及不同功效的互相減弱。
4.5? 用藥時間不足? 保健性中藥一般情況下用量都比較小,要想保證使用效果就一定要有足夠的用藥時間,一般要用到5d以上。
4.6? 組方版本的問題? 同樣一個組方,包括傳統(tǒng)組方都有許多個版本,不同版本的功效和用途差異也很大,使用時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
(轉(zhuǎn)自《雞病專業(y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