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芝
那是2017年5月,我在一所鄉(xiāng)村小學支教。閑暇之余,我試著用QQ給姜楚華老師傳去一篇文章。我想他很忙,不會花時間關(guān)注我的文章,也就沒有抱什么希望。
那天正在上課,一個陌生的電話打來。時下,詐騙、推銷茶葉、賣房之類的電話時有出現(xiàn),我以為是套路重演,就迅速掛斷了電話,繼續(xù)給學生講課。下課后,我又接到電話。這次我問清楚了,是《湖北教育》編輯部姜老師打來的,我的心里涌出一種說不出的感動。由于馬上又要上課,我便和他約定中午再聯(lián)系。
在急切又忐忑的等待中,中午到來了。我撥通了電話,就我的論文《用添加法豐富作文內(nèi)容》向姜老師請教。他耐心地給我講述了修改意見:首先,文章的開頭應該開門見山。什么是添加法?原文開頭長篇大論闡述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卻沒有解釋這個關(guān)鍵問題。其次,添加法的具體做法如何在多篇文章中應用,應該具有普適性,而不能只就事論事。姜老師還告訴了我文章細節(jié)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第一,支離破碎,文章三兩句一段,分得太細;第二,段與段之間的內(nèi)容缺少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最后,他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全文圍繞一條線索,一點一點地談,與主題無關(guān)的內(nèi)容要忍痛割愛。
按照姜老師的指導,當天晚上我對論文進行了修改,半夜發(fā)給了他。第二天就收到了回復,他讓我再修改。我改了三天,修改了三次,還是過不了他的“法眼”,心里漸漸懈怠了。那天,姜老師再問起文章的事時,我敷衍說:“謝謝您,這段時間很忙,一直沒有時間,晚一點兒改好后再發(fā)給您?!边@句話發(fā)出后,我就后悔了。偷懶還有理由,我暗自嘲笑自己:講臺邊站著站著頭發(fā)白了,一晃三十年過去了,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成就。唉!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碌碌無為,而是不努力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忽然間,又想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皠⒖∠?,我看看你的耳朵。”我對一個經(jīng)常用圓珠筆芯挖耳朵的學生說?!瓣愋棱璧傅哪菐讉€動作學會了嗎?”“劉凱袁,今天的詩詞你會默寫了嗎?”“彭欣冉,吃飯的時候不要講話,嗆到喉嚨里是很難受的,慢點吃!”“謝夢瑩,沒有吃早飯啊?來,老師給你東西吃!”晃悠悠地,歲月就這樣匆匆而逝,而我呢,立德立言全無建樹,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
我又想到了我的大哥。他長我十四歲,個子不高,卻精明強干,無所不能。他是我小學三、四、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后來我當了民辦教師,繼續(xù)在他的教室后面當他的學生。大哥總是用《湖北教育》上寧鴻彬、魏書生這些教育前輩的課堂實錄上課。閑暇之余,他也堅持寫一些文章投給《湖北教育》。能在《湖北教育》上發(fā)表文章是大哥多年的夢想。誰能想到,大哥英年早逝,這樣一個愿望,他最終也沒能實現(xiàn)。
時間是個可怕的東西,一晃一年又過去了。新年的祥和氣氛掩蓋了我的碌碌無為。那年除夕,我給姜老師發(fā)去一條新年祝福。很快,收到了他的信息:堅持是目標的通行證,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我明白姜老師的意思,在大年夜里,重新拿起筆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來,這篇文章在《湖北教育》上發(fā)表了。
身上有太陽味的人是最有魅力的。行走世間,能遇到這樣一位渾身散發(fā)光芒的老師,實在是三生有幸!
(作者單位:荊門市沙洋縣沈集中學)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