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軍
【摘 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且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為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全部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將其檢查所獲結果同手術病理診斷結果做出對比。結果:50例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為下肢血管疾病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率為96.0%。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下肢血管疾病的診斷結果準確,且安全、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可重復,值得臨床予以積極推廣應用。
【關鍵詞】彩色多普勒超聲;下肢血管疾病;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5--02
以往臨床消除血栓以手術治療為主,但是具有創(chuàng)傷大、易復發(fā)等特點,因此臨床在消除血栓時通常不采取手術方法,除了廣泛性髂骨靜脈血栓形成,伴動脈血供障礙而肢體趨于壞疽者,才需手術取栓[1]。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周圍血管疾病診斷中的廣泛應用,也已經(jīng)成臨床診斷下肢血管疾病的首選方法。
1 病例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資料 選擇選擇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且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為是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50例為觀察研究對象,男、女比是32:18,年齡范圍從21歲到84歲,均值年齡54.7±4.5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設置探頭頻率在5~10MHz?;颊咴谘雠P位狀態(tài)下接受檢查,對其髂、股動脈、靜脈、大隱靜脈進行掃查;之后轉換為俯臥位狀態(tài),對其腘動脈、腘靜脈、脛后動脈及靜脈進行掃查;并仔細觀察管壁、管腔和周圍結構。對病變所在部位、血栓的大小以及栓塞程度進行記錄。若在檢查過程中有小腿靜脈分支顯示不清楚的情況,可指導患者取站立位或坐立位進行探查,促使患者靜脈血流變得充盈,以便于圖像清晰顯示。檢查過程中,患者每一段靜脈先做二維探查,對靜脈腔管中的內(nèi)徑、腔內(nèi)、關閉有無異常回聲予以記錄,之后再施以探頭加壓,對患者腔管能否壓閉進行查看。
1.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計數(shù)數(shù)據(jù)皆以例(n)、率(%)的模式闡述,并采用卡方(x2)檢驗方法,統(tǒng)計學軟件使用SPSS19.0,P<0.05認定為差異存在顯著性。
2 結果
2.1 超聲檢查結果 內(nèi)中膜厚度:>1mm,主要為單發(fā)或多發(fā)低回聲、強回聲或混合性回聲斑塊為主,針對比較大的斑塊部位來說血管腔較為狹窄;血流:腔內(nèi)血流充盈,針對比較大的斑塊部位來說可見充盈缺損,彩色血流變細,并為五彩狀。閉塞段腔內(nèi)沒有彩色血流顯示。閉塞或重度狹窄段以下管腔內(nèi)彩色血流顏色比較單一且顏色暗淡。
2.2 手術病理與超聲檢查結果的比較 50例經(jīng)手術病理確診為下肢血管疾病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準確率為96.0%(48/50)。具體比較:在對下肢靜脈瓣功能不全的診斷上,手術病理與超聲診斷結果均為36例,超聲診斷率100.0%;在下肢靜脈血栓的診斷上,手術病理結果為34例、超聲診斷結果為32例,超聲診斷準確率為94.1%;在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上,手術病理結果為16例、超聲診斷結果為14例,超聲診斷準確率為87.5%;在下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上,手術病理與超聲診斷結果均為8例,超聲診斷率100.0%;在下肢靜脈區(qū)長潰瘍的診斷上,手術病理與超聲診斷結果均為6例,超聲診斷率100.0%;在股動脈假性動脈瘤并股動靜脈瘺的診斷上,手術病理與超聲診斷結果均為4例,超聲診斷率100.0%;在下肢靜脈曲張并血栓形成的診斷上,手術病理結果為35例、超聲診斷結果為33例,超聲診斷準確率為94.2%;在動脈硬化并斑塊的診斷上,手術病理結果為30例、超聲診斷結果為29例,超聲診斷準確率為96.7%。
3 討論
血管造影與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以往為臨床診斷血管疾病的金標準,其中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是通過計算機將血管造影片上的軟組織和骨的影響去除掉,僅留下血管影像,但因其屬有創(chuàng)檢查,檢查過程較為繁瑣,而且很多患者檢查依從性較低,檢查后也存在著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的問題[2],所以逐漸已被臨床無創(chuàng)檢查所取代。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臨床上的應用,可以更為清楚的將組織器官中比較小的病灶顯示出來,對患者進行檢查是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能夠觀察到患者組織器官于不同時期下的血流速度變化、血流狀態(tài)以及血流速度分布等信息,從而做出對患者組織器官是否存在病變的判斷,另外經(jīng)由對患者下肢血栓、斑塊大小分布及形態(tài)特征、血管狹窄狀況的顯示,透徹觀察到血管壁和血管腔當中的病變情況,在并無切口創(chuàng)傷的情況下,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zhì)和病變程度,繼而做出對患者病灶部位、病情的診斷[3-4]。
在對下肢血管疾病診斷當中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不僅能夠顯示出血栓的形態(tài)、類型以及管腔阻塞情況,而且還能對血流狀態(tài)、急慢性病變予以顯示,這對臨床醫(yī)師在后續(xù)治療方案的選擇上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jù)[5]。本次研究選擇的50例經(jīng)手術病理確定為是下肢血管疾病的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的準確率高達96.0%,可見,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下肢血管疾病是有著較高的診斷準確性的。另外提出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為降低漏診率、誤診率,要求臨床醫(yī)生應該更為熟練的掌握下肢血管疾病的解剖結構,嚴格依據(jù)順序?qū)γ恳粭l血管進行探查,如果診斷為是急性栓塞,則要十分小心,以免由于不當操作而造成血栓的不慎脫落。
綜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下肢血管疾病的診斷結果準確,且安全、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可重復,值得臨床予以積極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楊霰.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19):134-135,140.
趙蕊.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中外醫(yī)療, 2013, 32(16):177-178.
陳祖乾.彩色多普勒超聲在下肢血管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9(4):53.
吳海莉,李琦.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下肢血管疾病的診斷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2(14):165-166.
馬國杰.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與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7, 30(20):3076-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