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永紅
摘 要:從古到今,父母的教育對于兒童的成長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孩子能否茁壯成長,與父母的教育策略與教育方針有著很大的關系。父親與母親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對兒童人格的健全十分重要,只有充分結合父母在兒童成長中所具有的獨特的教育優(yōu)勢,才能使兒童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因此,在兒童教育過程中如何將父母角色和諧地聯(lián)合起來尤為重要。
關鍵詞:父母角色;教育;兒童成長
眾所周知,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是兒童在步入校園之前的引導人,教會孩子禮儀規(guī)范,讓孩子可以融入校園生活當中。除了家庭教育與校園教育的引導,社會更是一個巨大的教育平臺,兒童在校園中的學習成長,都是為了今后步入社會做準備。因此,家庭教育作為孩子教育的第一步顯得尤為重要,畢竟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這需要父母共同專注于兒童的教育。
一、父親在兒童成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
父親在兒童的心中一直是可靠,偉大以及值得信賴的象征,如同一個英雄一般。往往現(xiàn)在有很多人有一個誤區(qū),將兒童的成長教育的功勞大多給予母親,片面地認為父親更多的是賺錢養(yǎng)家,忽視了父愛教育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1】。這種認為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的觀念是錯誤的,無數(shù)的家庭實例表明了在父愛缺失的情況下,兒童的性格往往會出現(xiàn)缺陷,如內向、性格孤僻、沒有自信等,這些都是由于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給樹立一個可靠、偉大的形象。如果父親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家庭教育當中,無論家中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可以使孩子擁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與獨立意識,在遇到困難險阻的時候表現(xiàn)得更加堅強。
當然,父親在家庭中同時也要扮演著唱黑臉的角色,母親都是十分寵愛孩子的,但是當孩子犯了錯誤,需要進行合理的懲罰時,這時一般需要父親來擔當這樣的一個角色。但是,往往很多家庭中的父親對于孩子的懲罰過于嚴厲或者過激,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過分的畏懼父親,這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的。還有一個十分有意思的現(xiàn)象,那就是每當每個學期的家長會舉行的時候,父親往往是不愿意參加到,到場的大多數(shù)都是孩子的母親,出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父親工作繁忙,沒有閑暇的時間去參加家長會,另一個原因就是父親對于家長會選擇了逃避,這些也從側面表現(xiàn)出在家庭教育當中父親這個角色的不足之處【2】。
二、母親在兒童成長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
母愛是十分偉大的,從小我們就聽過許許多多關于母愛的詩文,比如《別老母》、《游子吟》等膾炙人口的詩句,又如老舍先生所作的散文《我的母親》,歌頌母愛偉大的著作千千萬萬,可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也表現(xiàn)出了母愛在孩子心中所留下的深刻而偉大的印象。母親是慈愛與祥和的象征,對于孩子的教育而言是十分溫柔的,所以孩子往往也更喜歡慈愛的母親而不是相對嚴厲的父親【3】。因此,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母親有更多的機會去引導孩子,引導孩子學會基本的禮儀規(guī)范,從小培育出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這些都是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在孩子出生之后,只有母親可以分泌母乳,哺育孩子。這是父親所無法替代的,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獨一無二的能力,使得母親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先驅的作用。孩子在母親的影響下,也會友善熱情地對待他人,當這種愛缺失之后,孩子從小就沒有接觸過母愛的無私與偉大,自然在性格的養(yǎng)成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不足。
母愛也并不是完全起到積極地作用,既然都知道母愛是十分無私的,母親在孩子的養(yǎng)育過程中愿意付出一切,這也使得許多母親過分的溺愛孩子,使得孩子的潛意識中覺得母親比父親好說話,甚至理解為母親可以欺負,而父親惹不起。再加上母親對于孩子的過分要求往往會選擇退讓,這就使得孩子在許多事情上面會得寸進尺,忽視母親的感受。另一方面,由于過去的年代重男輕女現(xiàn)象嚴重,使得女孩往往不能得到更加良好的教育,因此,母親的受教育水平往往低于父親。我們不能片面地說一個母親如果學歷不夠高就不能教育處一個品德高尚的孩子,但是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受教育水平更高的母親更可能教育處一個品德優(yōu)良的孩子。因此,母親的受教育水平也決定了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能做多大的貢獻【4】。
三、總結
父愛與母愛在兒童教育過程中缺一不可,兩者都是孩子性格與品德完善的基石。在家庭教育中二者應該相輔相成,共同引導孩子學習進步,所以和睦的夫妻關系應該是家庭教育完善的第一步【5】。要發(fā)揮父親"剛"母親"柔"的特性,父母應該準確找到自己在家庭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并合理地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學習發(fā)展,完善孩子的道德規(guī)范,只有充分結合父母在兒童成長中所具有的獨特的教育優(yōu)勢,才能使兒童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才能使孩子在融入社會的時候更加輕松。家庭教育看似是一個微小的教育環(huán)境,但是這是孩子踏入校園乃至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因此,重視家庭教育,對于孩子自身的水平提高甚至社會的整體素質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凌琳.幼兒家庭教育中"父母一致性"問題的探析[J].才智,2019(14):134.
[2]王衛(wèi).家庭教育中父母和孩子溝通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2):5+7.
[3]楊秀英.父母參與在子女性別、父母受教育程度中的差異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8(32):77.
[4]李婕如.父母受教育水平對子女過度教育影響研究[D].湘潭大學,2018.
[5]嚴興亮.父母角色的單方缺失對子女性別教育的消極影響及對策分析[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管理辦公室,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