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從榮
【摘要】高三文言文復習面臨著范圍廣、投入大、見效慢等一系列問題。那么如何才能解決好這些困難,或者說到底要怎么教,怎么學,才能更高效呢?筆者通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文言文復習中夯實三關,即可達到簡潔高效的效果。
【關鍵詞】高三語文;文言文復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近幾年的全國統(tǒng)一命題語文試題中,文言文閱讀試題一直保持比較穩(wěn)定的態(tài)勢,選材沿襲往年對人物傳記的考查,包括所設題型都是近年語文高考試題中最為穩(wěn)定的模塊之一。古詩文閱讀是高考語文試卷的重頭戲,從分值看,35分是語基的半壁江山;文言文閱讀復習又是老師和同學們在高三一年花費時間較多的一個板塊。從復習效果看,“少慢差費”;從考試反饋看,學生得分情況很不理想。優(yōu)化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勢在必行。
傳統(tǒng)文言文復習面對“知識點多,詞匯不易鞏固”的難點,采取面面俱到式的復習方法,從通假字實詞虛詞到詞類活用,再到句式特點及句讀理解,老師可謂講解得一絲不茍,但學生興趣索然,所以教師要以“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多地動起來”為實現(xiàn)課堂高效的途徑。“盡可能多地動起來”,首先是指讓盡可能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其次是指學生盡可能多次地自發(fā)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學起來的這一途徑,讓所有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這便是我們所說的課堂的最高效能。
文言文中的虛詞實詞復習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完成:
一、自研自學
課堂上每人拿一張紙,并且不借助任何的工具書和課本,閉卷寫出18個虛詞和120個實詞的用法。寫完后讓學生對照《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檢查自己做的情況,檢查遺漏和沒有掌握的詞語。教師講評,重點點評學生沒有印象或做錯的實虛詞。教師布置學習文言文的任務,要緊扣課程標準(或考綱考點)提出明確的復習目標,要讓學生知道究竟要學什么,如何學,每天用多長時間,要達到怎樣的要求,也要組織好學生結合教材自發(fā)自主地梳理文言知識,自主地檢測,最后同桌互相批改。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高三開始復習的重點是重新復習課本。因為課本中所講授的內容是最根本的,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無論什么類型的題目,都是從課本內的各個知識點拓展延伸出去的。因此,若想有好的成績,必須抓好這個階段的復習。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每復習一篇課文后,應及時地回顧一下以前所學過的相似的內容,并注意總結各個知識點。當然文言文的試題想要得到高分,僅僅抓課本也是不夠的,還應當適當?shù)叵蛘n外內容進行延伸,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增加閱讀量,也才能夠多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培養(yǎng)對文言文的整體語感。課外內容可以選擇全國的高考卷和各地名校的模擬卷,這些題目相對比較規(guī)范;閱讀可以選擇《語文讀本》的相關文言文,還可以選擇 ? ? 《史記》《世說新語》等,這些文章內容較為淺顯,適合學生的課外閱讀。
二、加強記憶
對于特別陌生的詞語,要求學生一定要對照課本去查找相應的例句,明確其中相應的用法。學生合作探究,自己收集整理自己錯的知識點。教師利用一些時間進行檢查,并以文段的形式,分為課外和課內的篇目,集中來練習這些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就可以在課本與課外文段之間實現(xiàn)重點知識的回顧和相應知識的遷移。利用部分檢測題對每天所學知識進行檢測。檢測之后,教師再來總結并講解。隨堂檢測一定要讓學生獨立地完成,教師進行監(jiān)督。檢測過程中,學生不能查閱課本和筆記,不能相互討論,以保檢測的有效性。等檢測結束后,教師公布答案,同桌互相修改更正。
這時要有一定的資料做輔助,并要給自己加上比較大量的習題來做。在這個過程中,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形成網絡化,強化記憶,這時若不熟練的地方,應及時返回到課文中去,千萬不能馬馬虎虎地隨隨便便地就放過。然后,要做一些復雜點的綜合性的試卷題目,逐步訓練自己的解題能力,一定養(yǎng)成用筆寫翻譯的習慣,避免看著會,寫出來錯,以及“眼高手低”的壞習慣。
三、鞏固內化
學生在不借助任何工具書和其他資料的前提下,寫出18個虛詞和120個實詞的用法和意義,并能寫出正確的例句后。再來做相關的課外文言文的閱讀鞏固練習。最后通過強化來提升,教師整理出的意義和用法(包括例句),要求學生每周都要讀一次。這樣做注意了強化鞏固,長期堅持是很有效的。另外,文言文翻譯復習可以這樣做:
(一)口頭直譯關
從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態(tài)度看,多數(shù)人對文言文閱讀有畏懼或厭煩心理,做題更抱有功利之心,甚至對與題目無關的語句一掃而過,不認真閱讀。對根本不懂的詞語更懶于查閱工具書,導致文言文的積累不足。加之教材知識的有限,做試題頻頻失分是必然的結果。一直以來,口頭翻譯被視作良好的鍛煉表達,是溝通古今的較佳方法,但如何將這個方法落在實處,實現(xiàn)大面積豐收?
口頭翻譯是膨脹詞匯量的最佳方法。老師可優(yōu)選近5年的考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逐字逐句口譯,教師做好監(jiān)督工作,最后交流從文段中需要積累的詞語,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經過一段集中訓練,能養(yǎng)成學生翻譯上字斟句酌的好習慣,同時可訓練直譯的規(guī)范翻譯方法,還能提高文言文的語感。加上老師對重點詞的點撥與拓展,文言翻譯就不會再有“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糾結感了。
(二)歸類強訓關
高考被擬定為要求考生翻譯的語句,一定是帶有重要語言特點的。一般分兩類:一類是積累性的,像實詞在句中的意思;一類是規(guī)律性的,像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掌握這些重點難點必須通過專題式訓練??刹捎米g句譯片段的形式,規(guī)定書面完成,老師批閱,對學生翻譯中的弱難點強化訓練,引導學生熟悉踩分點,吃透譯點易出錯的“陷阱”,準確把握翻譯的要領。如“茍不以鹽自活,一旦蜂聚為盜,則為患深矣”,其中,“蜂聚”考查名詞作狀語的句式,必須譯成“像蜜蜂聚集一樣”,“深”一詞多譯現(xiàn)象,譯為“厲害”??梢娭挥性鷮崒嵱柧殞W生翻譯的良好意識和對考點的敏感度,才能提高翻譯題的得分率。所選的文言文段落最好是高考試題,也可以是與教材結合緊密的文言段落,體現(xiàn)與教材的聯(lián)系。例如復習完《蘭亭集序》,可以閱讀《王羲之傳》等文章。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學習,也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詢問老師。
(三)錯點剖析關
文言翻譯訓練中,我們往往將目力盯在對正確答案的宣講上,忽視了對“錯譯”點的剖析。實際上,學生理解中的錯點也是他掌握的薄弱點,若輕描淡寫地帶過,同類的錯誤還會屢屢出現(xiàn)。因此對學生而言,錯誤才是寶,值得花時間去研究。老師可階段性地將學生翻譯的典型錯誤摘選歸類,給予點評和總結,例如“行李”“治”“干”的誤譯。放大錯點更易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俗話說“挖坑三千,不如打井一口”,文言文翻譯未必大量做題就有好的成績,真正實現(xiàn)“錯誤矯正”才是良好效果的保證。另一個原因不是知識點老師沒有講到,不是學生練習量不夠多,主要原因應該是練習不精,針對性不夠強。要提高文言文復習的質量,筆者以為應該精選練習內容,鞏固提升復習質量。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文言文的理想分數(shù)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得到的,必須在科學而簡潔的方法指導下抓實抓巧,才能見效。近年來,高考文言文閱讀已不斷有學生能奪取滿分,給正在備考的學生以極大的鼓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夯實文言文三關,對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必定產生強勢助推力!
參考文獻
[1]陳文姝.談談文言文的翻譯技巧[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16(4).
[2]關娜.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問題[J].中學課程資源,2016(1).
[3]金玲.文言文教學的一點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1(21).
[4]李宬紋.新課改背景下文言文該怎么教[J].廣西教育,2015(26).